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遺傳性疾病和產前診斷,主講人:張玉成,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遺傳性疾病,第一節(jié):遺傳病的概述,第二節(jié):單基因病,第三節(jié):多基因病,第四節(jié):線粒體病,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一、遺傳性疾病的概念,遺傳病或遺傳性疾?。╣enetic disease)是其發(fā)生需要有一定的遺傳基礎,通過這種遺傳基礎、并按一定的方式傳于后代發(fā)育形成的疾病。,二、遺傳病的特點,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1 : 遺傳病的先天性所謂先天性就是生來就有的特性;白
2、化病,嬰兒剛出生就表現(xiàn)有“白化”癥狀;但不是所有的遺傳病都是先天的,如亨廷頓舞蹈病往往在35歲以后才發(fā)?。环催^來,先天性疾病也有兩種可能性,有些先天性疾病是遺傳性的,如白化?。挥行﹦t是獲得性的,如孕婦妊娠時因風疹病毒感染,導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二、遺傳病的特點,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2 : 遺傳病的家族性所謂家族性就是疾病的發(fā)生具有家族聚集性。遺傳病常常表現(xiàn)為家族性,如亨延頓舞蹈病常表現(xiàn)為親代與子代間代代相傳。,二、遺
3、傳病的特點,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3: 遺傳病的數(shù)量分布4: 遺傳病的傳播方式遺傳性的疾病,一般則以“垂直方式”出現(xiàn),不延伸至無親緣關系的個體 。,二、遺傳病的特點,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5: 遺傳病的傳染性 一般的觀點認為,遺傳病是沒有傳染性的。因為在傳播方式上,它是垂直傳遞,而不是水平傳遞的。但是在目前已知的疾病中,人類朊蛋白病則是一種既遺傳又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三、遺傳病的類型,第一節(jié) 遺傳性疾病的概述
4、,根據遺傳物質改變的不同,可將遺傳病分為以下幾類:1: 單基因病2: 多基因病3:染色體病4:體細胞遺傳病5:線粒體遺傳病,,遺傳性疾病,第一節(jié):遺傳病的概述,第二節(jié):單基因病,第三節(jié):多基因病,第四節(jié):線粒體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是由遺傳性基因突變或獲得性基因突變使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或合成的量異常直接引起機體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包括血紅蛋白病、血漿蛋白病、受體病
5、、膜轉運蛋白病、結構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1. 血紅蛋白分子的結構及發(fā)育變化,α珠蛋白鏈(α鏈或ζ鏈),β珠蛋白鏈(ε、β 、γ或δ鏈),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1. 血紅蛋白分子的結構及發(fā)育變化,α珠蛋白鏈(α鏈或ζ鏈),β珠蛋白鏈(ε、β、γ或δ鏈),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 2. 人類珠蛋白基因及其表達 (1) 類α珠蛋
6、白基因簇,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 2. 人類珠蛋白基因及其表達 (2) 類β珠蛋白基因簇,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 2. 人類珠蛋白基因及其表達 (3) 珠蛋白基因的表達 珠蛋白基因的表達受到精確的調控,表現(xiàn)出典型的組織特異性和時間特異性,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3. 常見的異常血紅蛋白病1)鐮狀細胞貧血:是由β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7、?;颊擀禄虻牡?位密碼子由正常的GAG突變?yōu)镚TG(A→T),使其編碼的β珠蛋白的N端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變成了纈氨酸,形成HbS。,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3. 常見的異常血紅蛋白病1)鐮狀細胞貧血:,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3. 常見的異常血紅蛋白病1)鐮狀細胞貧血:,(一)血紅蛋白病3. 常見的異常血紅蛋白病2)血紅蛋白M?。撼食H旧w顯性遺傳。正常血紅蛋白(HbA)
8、血紅素中的鐵原子與珠蛋白鏈上的特定的組氨酸連接和作用,保證二價鐵離子的穩(wěn)定,以便結合氧。血紅蛋白M(HbM)患者的珠蛋白基因中,由于上述某個氨基酸的密碼子發(fā)生堿基置換,使珠蛋白鏈與鐵原子連接或作用的有關氨基酸發(fā)生替換,導致部分血紅素的二價鐵離子變成高價鐵離子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影響攜氧能力,使組織細胞供氧不足,產生發(fā)紺癥狀。,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 地中海貧血患者由于某種或某些珠蛋白鏈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
9、肽鏈缺乏,另一些肽鏈相對過多,出現(xiàn)肽鏈數(shù)量的不平衡,導致溶血性貧血,稱為地中海貧血。α珠蛋白鏈合成減缺的稱為α地中海貧血,β珠蛋白鏈合成減缺的稱為β地中海貧血。,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1 α地中海貧血(1) Hb Bart’s: 兩條16號染色體上的4個α基因都缺失或缺陷,不能合成α珠蛋白鏈,結果不能生成正常的胎兒血紅蛋白HbF(α2 γ2),而正常的γ珠蛋白鏈會自身形成四聚體γ4,由于γ4首次發(fā)現(xiàn)于St
10、 Bartholomew醫(yī)院,故命名為Hb Bart’s。γ4對氧的親和力極高,在氧分壓低的組織中也不易釋放氧氣,使組織嚴重缺氧,引發(fā)胎兒全身性水腫,肝脾腫大,四肢短小,腹部因腹水而隆起,致使胎兒死亡。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報告,該院婦產科圍產期死亡胎兒總數(shù)的26.3%是胎兒水腫綜合征。,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1 α地中海貧血(1) Hb Bart’s:,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
11、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1 α地中海貧血(1) Hb Bart’s:,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2 β地中海貧血一位25歲的廣西籍孕婦在其12周孕期時到醫(yī)院婦產科進行首次產前檢查。孕婦主訴輕度貧血史,但是沒有其哥哥嚴重,其哥哥患有嚴重的貧血,需要經常輸血,10歲去世。該孕婦以往被診斷為貧血,但沒有任何癥狀。體格檢查符合12周妊娠,超聲波檢查確診為12周宮內妊娠,血液檢查顯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HB濃
12、度為89g/l),血紅蛋白電泳分析顯示血紅蛋白A2(HbA2)含量增高(4.0%)胎兒血紅蛋白,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2 β地中海貧血量增高,符合輕度β-地中海貧血的表現(xiàn),為了檢查胎兒是否患有地中海貧血,孕婦進行了絨毛膜穿刺檢查,后得出診斷結果。診斷:β-地中海貧血;CD17(A-T)突變。中國人群中有5個熱點突變:CD17(A-T),28M(A-G),CD41/CD42(TTCT),IV5-II-6
13、54(C-T),CD71-72(+A)最多見,約占突變類型的90%。,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一)血紅蛋白病4.2 β地中海貧血CD17(A-T)突變正常-珠蛋白基因序列C T G T G G G G C A A G G T G A A C突變的序列C T G T G G G G C T A G G T G A A C突變的影響:因為DNA序列的CD(A-T),產生終止密碼子TAG,使肽鏈合成提前終止,
14、β鏈合成減少,產生無義突變。,,(二)血漿蛋白病血漿蛋白病是血漿蛋白遺傳性缺陷所引起的一組疾病。在血漿蛋白病中以血友病較常見,血友病是一類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型、乙型和丙型,又稱為血友病A、B、C。,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血漿蛋白病1.血友病A 血友病A是血漿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所致X連鎖隱形遺傳的凝血障礙性疾病。過去曾在歐洲某些貴族中遺傳,故又稱“皇家病”。男性發(fā)生率較高(1/6 000),約
15、占血友病總數(shù)的85%。,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血漿蛋白病1.血友病A 凝血因子VIII是一個復合分子,由3種成分構成,①抗血友病球蛋白(AHG);②VIII因子相關抗原;③促血小板黏附血管因子。血友病A是因AHG遺傳性缺乏所致。AHG基因位于Xq28,長約180kb,幾乎占X染色體的0.1%,由26個外顯子和25個內含子組成。近年發(fā)現(xiàn)約40%血友病A的患者是由于AHG基因第22內含子的倒位所致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
16、、分子病,(二)血漿蛋白病2.血友病B血友病B又稱血漿凝血活酶缺乏癥或IX因子缺乏癥。其臨床癥狀與血友病A基本相同,但發(fā)病率較低,為1/10萬~1.5/10萬,占血友病類疾病總數(shù)的15%~20%。其分子病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FIX基因突變所致,故該病的遺傳方式與血友病A相同,呈X連鎖隱形遺傳。人類FIX基因定位于Xq27.1-q27.2,全長35kb,由8個外顯子和7個內含子構成,完整的人FIX基因的cDNA長度為2802kb,編碼
17、序列的長度為1383bp。,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血漿蛋白病3.血友病C 血友病C是血漿第XI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礙性疾病,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形遺傳,基因定位于15q11。本病癥狀較血友病A和血友病B輕。,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血漿蛋白病4.血管性假性血友?。╲on Willebrand)是一種與VIII凝血因子有關的遺傳性凝血障礙。本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血漿中的一種大分子量的糖蛋白vWF缺乏。v
18、WF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為VIII凝血因子的載體,并可增強VIII因子的穩(wěn)定性。vWF缺乏會降低VIII凝血因子的活性;同時由于血小板也含有vWF,vWF缺乏也影響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因此本病患者有明顯的出血傾向。,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分子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先天性代謝缺陷也稱遺傳性酶病,指由于遺傳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變)而造成的酶蛋白質分子結構或數(shù)量的異常引
19、起的疾病。根據酶缺陷對機體代謝的影響不同,將先天性代謝缺陷分為糖代謝缺陷、氨基酸代謝缺陷、脂類代謝缺陷、核酸代謝缺陷、內分泌代謝缺陷、溶酶體沉積病、藥物代謝缺陷和維生素代謝缺陷等。本章重點講述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苯丙酮尿癥和白化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一)先天性代謝缺陷的共同規(guī)律:1.酶缺陷與酶活性 2.底物堆積和產物缺乏 3.底物分子的大小與性質 4.臨床表型與酶缺陷,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
20、節(jié) 單基因病,(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G-6PD ?,GSH?,Hb-SHHb變性沉淀變性珠蛋白小體膜蛋白/酶蛋白-SH膜脂質改變,紅細胞膜氧化損傷-溶血,NADPH ?,氧化性物質(蠶豆、藥物、感染),,,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溶血性貧
21、血,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由于葡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而引起的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是一種常見的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G6PD基因定位于Xq28。男性半合子發(fā)病,女性雜合子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度。其原因是:女性雜合子細胞內帶有一對G6PD等位基因,即野生型等位基因和突變型等位基因。由于其中一條X染色
22、體的隨機性失活使得女性雜合子體內部分細胞群帶有活性的野生型等位基因,而另一部分細胞群帶有活性的突變型等位基因,成為鑲嵌體。如果帶有活性的突變型等位基因細胞群的比例高,則這個女性雜合子將表現(xiàn)G6PD酶活性的明顯降低;如果她帶有活性的野生型等位基因細胞群的比例高,則將表現(xiàn)G6PD酶活性的輕度降低或正常。,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糖代謝缺陷病1. 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臨
23、床診斷(1)、高鐵血紅蛋白還原實驗(2)、氰化物-抗壞血酸鹽實驗(3)、熒光斑點實驗(4)、染料還原實驗(5)、G6PD活性測定(6)、胞海因小體計數(shù),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苯丙酮尿癥(PKU)是引起智力低下的最常見的酶蛋白病,也是研究得最深入的一種氨基酸代謝病。1934年,F(xiàn)olling首先描述了此病,因尿中含有大量苯丙酮酸而得名。1953年,Jervis發(fā)現(xiàn)PKU
24、是因為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缺陷引起。,,1 苯丙酮尿癥發(fā)病機制,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謝產物,苯丙氨酸,苯丙酮酸,,,苯丙氨酸轉氨酶,(正常極少),大量由尿中排出,苯乙酸,由尿排出,,,,苯丙酮尿,特殊尿味,,,,蓄積于血及腦脊液中,某些酶活性,,神經介質,,苯丙氨酸羥化酶,酪氨酸,,酪氨酸酶,(黑色素細胞),多巴,,多巴醌,,吲哚醌,,聚合,黑色素,,神經組織腎上腺髓質,酪氨酸羥化酶,多巴,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
25、,,,,,,,,,腦發(fā)育、腦功能受抑,,智力低下、神經系統(tǒng)癥狀,,白化表現(xiàn),,毛發(fā)變黃,膚白,鞏膜色淺,,,,,,,,,,,,,,,,,:L-谷氨酸脫羧酶,5-羥色胺脫羧酶,酪氨酸羥化酶,多巴胺脫羧酶,r-氨基丁酸,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PKU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形遺傳,國外發(fā)病率約為1/4 500~1/100 100,我國發(fā)病率約為1/16 500。PAH基因定位
26、于染色體12q23.1,基因全長90kb,含13個外顯子和12個內含子,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有180多種不同的突變類型,在中國人中已發(fā)現(xiàn)約有20種點突變,如中國人中最常見的外顯子7的111位密碼子CGA變?yōu)門GA,由編碼精氨酸變?yōu)榻K止密碼。,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臨床表現(xiàn)(1)、發(fā)病時間: 出生時:正常;癥狀出現(xiàn):3-6個月;癥狀明顯 :1歲(
27、2)、智力低下 (3)、濕疹:面部(4)、神經系統(tǒng):癲癇,多動,行為異常, 肌張力↑(5)、皮膚色素改變 毛發(fā)黃,虹膜色澤淺,皮膚白(6)、鼠尿味:汗液,尿液,,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臨床表現(xiàn),,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診斷(1)、新生兒篩查:半定量法;喂奶2-3日后,采末梢血液;苯丙氨酸>0.24mmol/L(4m
28、g/dl)。(2)、血清氨基酸分析: 苯丙氨酸>1.2mmol/L(20mg/dl)(3)、DNA分析:主要用于產前診斷。,,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治療,,(1)、治療目的:防止智力落后 飲食控制開始時間與智力發(fā)育的關系,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治療,,(2)、治療開始時間:診斷一旦確定,立即開始治療(3)、治療
29、持續(xù)時間:青春期后(4)、治療原則: A: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 :保證正常生長; 維持最低 代謝需要量 B:低苯丙氨酸治療應考慮:足夠的熱量;蛋白質;苯丙氨 酸需要量;維生素;微量元素,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治療,,(3)治療時監(jiān)測指標:血中苯丙氨酸控制量
30、;身高、體重、頭圍; 腦電圖;智商;血色素,二、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第二節(jié) 單基因病,(三)氨基酸缺陷病1. 苯丙酮尿癥 預防,,產前診斷:羊水細胞DNA分析,,遺傳性疾病,第一節(jié):遺傳病的概述,第二節(jié):單基因病,第三節(jié):多基因病,第四節(jié):線粒體病,第三節(jié) 多基因病,人類一些常見的先天畸形和疾病,常表現(xiàn)有家族傾向,但系譜分析又不符合孟德爾遺傳方式,患者同胞中的發(fā)病率大大低于1/2或1/4,大約只有1%~10%。群體中這類疾病的發(fā)病率大多
31、超過1/1000,研究表明這些疾病的遺傳基礎不是一對基因,而是受若干對基因控制,故稱多基因遺傳病。,第三節(jié) 多基因病,決定多基因遺傳病的每對基因彼此之間沒有顯性與隱性的區(qū)分,而是共顯性。這些基因對該遺傳性狀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稱為微效基因,但是若干對基因的作用累積起來,可以形成一個明顯的表型效應,稱為加性效應。多基因性狀或遺傳病的形成除受微效基因影響外,也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所以這種遺傳方式又稱多因子遺傳。,第三節(jié) 多基因病,目前的研究認
32、為多基因遺傳因素中,除了微效基因外,還可能存在著主基因。所謂主基因是指在某種多基因病的發(fā)病過程中,除了環(huán)境因素和微效基因的作用外,還存在著外顯度相對較高、并對疾病易患性有實質性影響的基因。,第三節(jié) 多基因病,,,遺傳性疾病,第一節(jié):遺傳病的概述,第二節(jié):單基因病,第三節(jié):多基因病,第四節(jié):線粒體病,,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一:線粒體DNA的結構特點,二:線粒體DNA的遺傳特征,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一:線粒體DN
33、A的結構特點,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的能量代謝中心。細胞呼吸作用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并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能量(ATP)供給整個機體利用。因此,線粒體被稱為細胞的氧化中心和動力工廠。,,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一:線粒體DNA的結構特點,人類mtDNA是一個全長為16569bp的雙鏈閉合環(huán)狀分子,外環(huán)為重(H)鏈,內環(huán)為輕(L)鏈。mtDNA編碼13種蛋白質、22種tRNA和2種rRNA。與核DNA不同,mtDNA分子上無核苷酸結合
34、蛋白,缺少組蛋白的保護,基因與基因之間少有間隔,而且線粒體內無DNA損傷修復系統(tǒng),這些成為線粒體DNA易于突變且突變難以修復并遺傳到子代細胞的分子基礎。線粒體DNA的另一特點是每一個細胞中含有數(shù)百個線粒體,每個線粒體內含有2~10個拷貝的mtDNA分子,由此每個細胞可具有數(shù)千個mtDNA分子,從而構成細胞mtDNA異質性的分子基礎。,,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1.mtDNA的復制具半自主性2.線粒體基因組所用的遺傳密碼和通用密碼不同3.
35、 mtDNA為母系遺傳 4. mtDNA在細胞分裂復制分離過程中存在遺傳瓶頸 5.mtDNA的異質性與閾值效應 6.mtDNA的突變率極高,二:線粒體DNA的遺傳特征,,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種因母系遺傳造成線粒體傳遞障礙引起的,以雙眼急性或亞急性中央視力喪失為特征的具有遺傳異質性的遺傳性視神經疾病
36、。1958年,von Graefe首次報道。1981年,leber在16個家族中收集了55例病人,確定了本病的遺傳性。,,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遺傳方式:線粒體遺傳特點:(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2):男性患者后代不發(fā)病,女性患者 后代可發(fā)?。?(3):女性多為攜帶者,其后代中,男 性約有50%發(fā)病,女性約
37、8-10%發(fā) 病。 (4) :突變位點:G11778A,G14459A、G3460A、T14484C、G15257A,,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臨床表現(xiàn):(1):雙眼先后發(fā)病,間隔約數(shù)周;(2):男性多于女性;(3):常于青春期前后發(fā)?。唬?):癥狀:突然視力減退,常伴色覺障礙(5):體征:視力突然減退;眼底(早期視盤正?;蜉p度充血,邊界略模糊,隨病情發(fā)展視
38、盤顳側或整個視盤變蒼白;,,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診斷:(1)、家族史:家族內其他人有類似表現(xiàn)(2)、臨床表現(xiàn):典型的雙眼癥狀(3)、VEP異常:VEP,視誘發(fā)電位,輕者潛時延長,峰值減少;重者無反應或接近熄火。(4)、分子生物學檢測可異常,有必要檢測患者母親mtDNA,,,,第四節(jié) 線粒體病,三: Leber遺傳性神經病,治療和預防:無有效治療方法:有人用發(fā)熱療法、VB12、垂體后葉素或皮質類固醇、
39、輔酶Q10,療效均不明確。本病重點在于預防,做好醫(yī)學分子生物學檢測和遺傳咨詢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章思考題,1.遺傳病的特點包括哪些?2.遺傳病的類型包括哪些?3.簡述鐮狀細胞貧血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以及檢測方法?4.簡述α地中海貧血之Hb Bart’s發(fā)病機制?5.簡述血友病A的發(fā)病機制?6.簡述葡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的發(fā)病機制和檢測方法?7.簡述苯丙酮尿癥的發(fā)病機制、治療原則?8.簡述線粒體DNA的遺傳特征?9.簡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遺傳性疾病
- 伴性遺傳性疾病
- 人類遺傳性疾病與優(yōu)生
- 遺傳性疾病的分子診斷
- 遺傳性疾病與人類健康
- 遺傳性疾病的試驗診斷
- 遺傳性疾病練習題分享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性疾病ffl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性疾病-ffl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性疾病ppt課件
- y遺傳性疾病基因治療的進展
- 多基因遺傳性疾病的相關基因研究.pdf
- 染色體病和遺傳性疾病影像學診斷
- 畢業(yè)論文--常見遺傳性疾病的種類及特點
- 利用循環(huán)ctc胎兒脫落細胞fdna建立肝癌和遺傳性疾病無創(chuàng)
- 三種遺傳性疾病的基因診斷及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pdf
- 遺傳性疾病的分子診斷-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檢驗系
- 無創(chuàng)性產前診斷遺傳性疾病的生物芯片的研究.pdf
- 2018年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兒科學試題遺傳性疾病
-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產前遺傳性疾病檢測中的應用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