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源化學物的遺傳毒性及其評價,第二軍醫(yī)大學衛(wèi)生毒理學教研室 鄭怡文,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遺傳毒性的類型,第六節(jié) 遺傳毒性的評價,第五節(jié) 遺傳毒性的檢測方法,第四節(jié) 遺傳毒性的后果,第三節(jié) 遺傳毒性的機制,,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遺傳毒理學(genetic toxicology),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機體遺傳物質(zhì)和遺傳過程的作用, 闡明遺傳毒性對機體健康的后果及其作用機制,,為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平衡提供科學依據(jù)的一
2、門毒理學分支學科。,,基本概念,突變是一種遺傳狀態(tài),是可以通過復制而遺傳的DNA結(jié)構(gòu)的永久性改變,化學物質(zhì),遺傳物質(zhì),突 變 (mutation),,遺傳毒物(genotoxicant) 誘變劑(mutagen)致突變物,能力-遺傳毒性(genetic toxicity /genotoxicity) 誘變性(mutagenicity) 致突變性,,,直接致突變物—無需代謝活化 (
3、direct-acting mutagen)間接致突變物—需代謝活化 (indirect-acting mutagen),,,基本概念,過程-致突變(mutagenesis),按發(fā)生方式,突變,自發(fā)突變(spontaneous mutation)誘發(fā)突變(induced mutation),,,頻率 進程 后果 低 漸進 有益 高 突然 有害?,第二節(jié) 遺傳毒性的類型,從遺傳學角
4、度分類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 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畸變(structur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體數(shù)目畸變(numerical chromosome aberration),從發(fā)生機制角度分類 以DNA為靶的損傷(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畸變) 不以DNA為靶的損傷(主要指染色體數(shù)目畸變),遺傳毒性類型,基因突變 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畸 染色體數(shù)目畸變,指基因在結(jié)構(gòu)上發(fā)生了堿基對組成和排列序
5、列的改變,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基因突變的類型,(一) 根據(jù)基因結(jié)構(gòu)的改變,(二) 根據(jù)對遺傳信息的改變,(三) 根據(jù)突變效應方向分類,堿基置換(base substitution):移碼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 三核苷酸重復(triplet repeats)大段損傷(large fragment damge),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的類型,(一) 根據(jù)基因結(jié)構(gòu)的改變,堿基置換(base subs
6、titution) ——DNA核苷酸鏈上出現(xiàn)錯誤配對,某一堿基被另一堿基取代。 因僅牽涉到一個堿基對,又稱點突變。轉(zhuǎn)換(transition)顛換(transvertion),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移碼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 ——基因編碼區(qū)內(nèi)缺失或增加的核苷酸數(shù)目不是3的倍數(shù)而改變遺傳閱讀框的突變。,后 果改變了產(chǎn)物的氨基酸組成,并可能使蛋白質(zhì)合成過早終止;若移碼
7、突變發(fā)生在必需堿基,則可能是致死的;若插入或缺失三個堿基, 閱讀框架不變,其產(chǎn)物常常有活性 或 有部分活性——整碼突變,三核苷酸重復(triplet repeats) 又稱三聯(lián)體重復或三核苷酸擴展,即一特定的三聯(lián)核苷酸被擴增,重復數(shù)目超過正常數(shù)目 目前已知有三聯(lián)體重復的遺傳病:強直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亨廷頓(Huntington’s)病、脆性X綜合征等。,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大段損傷(large
8、 fragment damge):亦稱DNA重排指DNA序列上有較長的一段序列的重排分布,包括大段(一個堿基至數(shù)千個堿基)的插入、缺失、取代、復制、放大和倒位。這類損傷有時可波及兩個基因甚至數(shù)個基因。,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ABCDEFGHIJ,ABCDEKLFGHIJ,ABCDGHIJ,,ABCKLMGHIJ,ABCDEF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
9、EFGHIJ,ABCDEFGHIJ,,ABCGFEDHIJ,,正常插入缺失取代重復內(nèi)重復放大倒位,,基因突變,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的類型,(二) 根據(jù)對遺傳信息的改變,同義突變: 是指沒有改變基因產(chǎn)物氨基酸序列的突 變,與密碼子的兼并性有關,錯義突變: 是指堿基序列的改變引起了產(chǎn)物氨基酸 序列的改變,無義突變 :是指某個堿基的改變使代表某個氨基酸
10、 的密碼子變?yōu)榈鞍踪|(zhì)合成的終止密碼子 導致多肽鏈在成熟之前終止合成,(三)根據(jù)突變效應方向分類,正向突變:是指改變了野生型性狀的突變回復突變:是指突變體所失去的野生型性狀可以通 過第二次突變恢復(原點恢復突變很少),遺傳毒性的類型,,基因突變的類型,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畸變,,遺傳毒性的類型,由于染色體或染色單體斷裂,造成缺失或引起各種重排,從而出現(xiàn)染色體結(jié)構(gòu)的異常,染色體型畸變-兩條染色單體均涉及
11、(DNA復制前損傷)染色單體型畸變-僅涉及一條染色單體(DNA復制后損傷),斷裂劑—凡能引起染色體斷裂的化學物質(zhì),染色體結(jié)構(gòu)畸變,,遺傳毒性的類型,雙著絲粒染色體和無著絲粒,無著絲粒環(huán),三輻體,四輻體,核內(nèi)復制,注:A、B、C、D代表非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畸變,,遺傳毒性的類型,第三節(jié) 遺傳毒性的形成機制,致突變機制模式,DNA損傷-修復-突變,,遺傳毒性的機制,一、DNA損傷(DNA damage) 在遺傳毒物的作用
12、下,DNA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發(fā)生改變,DNA的復制與轉(zhuǎn)錄受到阻礙,,遺傳毒性的機制,堿基損傷 DNA鏈損傷,(一)堿基損傷1. 堿基錯配,2.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鏈,3.堿基類似物取代 ? BrdU( 5-脫氧尿嘧啶核苷)?取代T ?互變異構(gòu) ?堿基置換 錯配( A:T G:C G:C A:T),? 2-AP(2-氨基嘌呤) ?取代鳥嘌呤?互變異構(gòu) ?堿基置換 錯配 (A:T G:C),,,,4.
13、堿基的化學修飾 ? 堿基氧化脫氨--亞硝基引起,DNA鏈上相鄰的嘧啶共價相連,形成TT、TC、CC等嘧啶二聚體,(二)DNA鏈損傷,1.二聚體的形成,2.DNA加合物的形成 活性化學物與DNA、蛋白等細胞大分子之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穩(wěn)定復合物,通常很難用一般的化學或生物學方法使其解離大加合物代表物:多環(huán)芳烴、生物毒素、黃曲霉毒素B、芳香胺類后 果:DNA立體構(gòu)象明顯變化,阻斷受損部位復制轉(zhuǎn)錄
14、 或?qū)е乱拼a突變小加合物代表物:烷化劑、亞硝基化合物后 果:對DNA構(gòu)象影響較小,易導致堿基錯配,DNA-DNA交聯(lián) 代表物:亞硝酸、絲裂霉素C、氮和硫的芥子氣、各種鉑的衍生物等后 果: DNA分子上一條鏈的堿基與互補鏈上的相應堿基形成共價連接,致使復制時不能解鏈,復制和轉(zhuǎn)錄終止,DNA鏈內(nèi)、鏈間、DNA與蛋白質(zhì)的交聯(lián) 代表物:多功能烷化劑后 果:交聯(lián)后不易修復或
15、易錯修復,高度致突變,并致 染色體斷裂,易導致死性突變,3.交聯(lián)分子的形成,,DNA損傷的常見類型,堿基類似物的取代鏈間嵌入DNA鏈斷裂DNA堿基修飾堿基烷化和共價結(jié)合DNA-DNA交聯(lián)DNA-蛋白質(zhì)交聯(lián) ……,二、DNA修復,DNA損傷修復按其機制可分為:損傷修復機制(repair mechanisms)損傷耐受機制(tolerance mechanisms),,
16、遺傳毒性的機制,(一) 損傷的逆轉(zhuǎn)—直接修復,損傷修復機制(repair mechanisms),堿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 BER),(二) 切除修復,切除和替換損傷的DNA堿基受損堿基移除由DNA糖基化酶啟動,由多個酶共同完成主要針對DNA單鏈斷裂、小的堿基改變及氧化性損傷,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最常見,是體內(nèi)識別 DNA 損傷最多的修復通
17、路在DNA內(nèi)切酶、外切酶、 DNA聚合酶、DNA連接酶等共同作用下,將DNA受損部位切除,并以另一條完整的DNA鏈為模板,再填補切去的部分,(四)鏈斷裂的修復,(五)交聯(lián)修復,(六)跨損傷的DNA合成,(三)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MMR),損傷耐受機制(tolerance mechanisms)-未清除DNA損傷,但可允許細胞存活,(一)重組修復 -復制后修復,(二)SOS修復,在大腸桿菌,阻止DNA復制的損傷等可
18、誘發(fā)SOS修復系統(tǒng),即誘導細胞產(chǎn)生特殊的DNA聚合酶,以不嚴格的堿基配對使復制通過損傷部位通過SOS修復,細胞得以存活,但常導入錯誤的堿基,故為易錯修復,常見的DNA損傷及其修復機制,錯配修復,切除修復,直接修復,雙鏈損傷,單鏈損傷,單個核苷酸的短補片添加,轉(zhuǎn)錄偶聯(lián)性NER,多個核苷酸的長補片合成,全基因組NER,堿基切除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非同源性末端連接,同源重組,DNA修復,,,,,,,,,,,,,,,,,三、整倍
19、體和非整倍體的形成,對DNA合成和修復有關的酶系統(tǒng)的作用對紡錘體的毒作用 ? 與微管蛋白二聚體結(jié)合 ? 與微管上的巰基結(jié)合 ? 破壞已組裝的微管 ? 妨礙中心粒移動,,遺傳毒性的機制,表觀遺傳突變(epimutation) 與突變,環(huán)境因素可以通過基因組的可遺傳的變異導致有害的表型改變。然而, 突變并不是基因組可遺傳變異的唯一機制。環(huán)境物質(zhì)也可直接或間接改變甲基化模式和表觀遺傳狀態(tài)等非DNA序
20、列信息,導致功能基因表達改變,引起表型的改變。,遺傳毒物的作用機制,致突變機制模式,DNA損傷-修復-突變,第四節(jié) 遺傳毒性的后果,遺傳毒物,,遺傳毒性的后果,遺傳負荷(genetic load):一個群體由于有害等位基因存在而使適應度下降的現(xiàn)象。以人群中平均每個個體攜帶的有害基因的數(shù)量來表示 。,第五節(jié) 遺傳毒性的檢測方法,檢測基因突變 檢測染色體畸變 檢測DNA損傷,檢測基因突變,,細菌回復突變試驗,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
21、變試驗,昆蟲突變試驗,哺乳動物體內(nèi)突變分析,昆蟲突變試驗,?,檢測基因突變,分子生物學技術,基因組測序基因芯片轉(zhuǎn)基因動物突變檢測系統(tǒng)……,檢測染色體畸變,哺乳動物體外細胞遺傳學分析,哺乳動物體內(nèi)細胞遺傳學分析,?,?,檢測DNA損傷,DNA鏈斷裂程序外DNA合成(UDS)DNA加合物的檢測DNA修復的檢測姐妹染色單體交換(SCE) 單細胞凝膠電泳,第六節(jié) 遺傳毒性的評價,根據(jù)不同的測試對象和目的選擇試驗組合,,遺傳試
22、驗組合的原則,試驗組應能檢測多個遺傳學終點指示生物應包括幾個進化階段,至少要包括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兩個系統(tǒng)應包括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突變試驗應包括體內(nèi)試驗與體外試驗體外試驗應包括加與不加代謝活化系統(tǒng),一些國家新藥遺傳毒性評價的項目,判斷化合物是否有致突變性的標準,陽性:在檢出任一遺傳學終點的生物學試驗中 呈現(xiàn)陽性反應的物質(zhì)陰性:需檢測五種遺傳學終點的一系列試驗中 均為陰性 ? DNA完整性改變
23、 ? DNA重排或交換 ? DNA堿基序列改變 ? 染色體完整性改變 ? 染色體分離改變 確定對人具有致突變性還需做流行病學調(diào)查,,致突變物的分類標準,參考資料,Mutation Research – 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Mutation Research – Reviews in Mutati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外遺傳毒性評價試驗的優(yōu)化.pdf
- 新型緩釋化肥遺傳毒性的生物評價.pdf
- 雙酚A遺傳毒性研究.pdf
- 蘆薈通暢膠囊遺傳毒性研究
- 甲醛表觀遺傳毒性及其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用L5178Y評價鎘、土荊芥揮發(fā)油遺傳毒性及其毒性機制研究.pdf
- 鎘遺傳毒性的研究進展
- 烏頭類中藥遺傳毒性研究.pdf
- 環(huán)境遺傳毒性效應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其應用.pdf
- 藥物遺傳毒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 甲醛對小鼠遺傳毒性和免疫毒性的研究.pdf
- 綜合廢水和環(huán)境水樣遺傳毒性評價新方法研究.pdf
- H98遺傳毒性及生殖毒性實驗研究.pdf
- 熱休克的細胞遺傳毒性研究.pdf
- 三七、白術、巴戟天的遺傳毒性研究.pdf
- 甲醛遺傳毒性與氧化損傷研究.pdf
- 甲醛的遺傳毒性及氧化損傷研究.pdf
- 有機膨潤土和自然土顆粒的遺傳毒性比較和烷基季銨鹽的細胞遺傳毒性體外實驗研究.pdf
- 喹噁啉類遺傳毒性分子機制.pdf
- 藥物遺傳毒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000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