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輸血療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失血性休克輸血治療,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輸血科陳方祥2006-12-20,,一. 血液基本知識 二、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變化三、治療    (一)擴容治療   ?。ǘ┹斞委?一、血液基本知識,(一)、血液的組成 :1 血漿: 55%~60%,包括水、氣體、無機鹽類、不含氮有機化合物、非蛋白氮、血漿蛋白質和脂類等。2 血細胞: 40%~45% 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 血漿部分恢復快,通過輸液以及

2、組織間液回到血管內很快恢復;血細胞成分就必須靠外來補充才能恢復,其中最多的是紅細胞,占94%,血小板占5%,白細胞占1%。,一、血液基本知識,(二)、血液的生理特性:1 血量 約占體重的8%,按60公斤計,約5000ml,妊娠期血量可增加23%~25%。 2 血液的比重 全血: 1.050~1.060,血漿: 1.025~1.030,紅細胞: 1.090 3 血液的黏滯性

3、血液的相對黏滯性為4~5,血漿為1.6~2.4。 5/65,(二)、血液的生理特性,4 血漿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約為313mOsm/L,在37℃時,其大小與0.9%NaCl溶液的滲透壓相等, 5 血漿的pH 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6 血液的功能,①、運輸功能 ②、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相對恒定 ③、提供反饋信息,參與體液調節(jié)

4、④、防御和保護功能 ⑤、凝血與生理止血,7 血細胞的生成與破壞,僅紅細胞與血小板,每公斤體重每天生成和破壞各占2.5×109個左右。①. 紅細胞的破壞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 天。②. 血小板的破壞 血小板進入血液后,只在開始兩天具有生理功能,其平均壽命7~14天。③. 其他血細胞的破壞 如中粒細胞在循環(huán)血液中停留8小時左右進入組織,一般3天后將衰老死亡。

5、 8/65,8  RBC血型,Red blood cell blood group 血型是人類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達了產生抗原抗體系統(tǒng)的遺傳特征。 ABO、 Rh血型系統(tǒng)是臨床輸血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統(tǒng)。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26種血型系統(tǒng)。 見表。,紅細胞抗原 血型系 發(fā)現(xiàn)年份 主要抗原

6、 已發(fā)現(xiàn)抗原數(shù) 所在染色體ABO 1900 A、A1、B、H 5 9MNSs 1927 M、N、S、s 30 4P 1927 P1、p 6 6Rh 1939 D、C、E、c、e 46 1

7、Lutheran 1945 Lua、Lub 15 19Lewis 1946 Lea、Leb 5 19Kell 1946 K、k 22 Duffy 1950 FYa、FYb 5 1 Kidd 1

8、951 JKa、 JKb 3 2Wright 1953 Wra、 Wrb 2 Diego 1955 Dia、 Dib 2 Yt 1957 Yta、 Ytb 2 I 1960 I、

9、 i 3,血型系 發(fā)現(xiàn)年份 主要抗原 已發(fā)現(xiàn)抗原數(shù) 所在染色體Auberger 1961 Au 1Xg 1962 Xga 1 XScianna 1962 Sc1、Sc2 3 1Dombrock 1965 Doa、

10、Dob 2 1,4En 1965 Ena 1Bg 1967 Bga、Bgb、Bgc 4Chido 1967 Cha 8 6 Coltom 1967 Coa、Cob 3 7

11、Sid 1967 Sd 3低頻率組:An,Bec,By,Bi,Bx,Bd,Chr,Dh,Esp,Er,Gf,Ht,Heibel, Hev,Hey,Hg,In,Jn,Je,Ls,Li,Mo,Ne,Or,Os,Ol,Pt,Pe,Pollio,Rd,Re,Rl,Rb,Sw,Tr,To,Ts,Tcc Vg,Wr,Wu,Wb,Wd,Zd,Zt.高頻率組:Csa,Ch,Cr,Dr,

12、Dp,En,El,Er,Es,Ge,Gy,Gna,Hy,Jo,Jr, Jmh,Kn,Kir,Lan,Mil,McC,Oca,Ok,Rg,Sl,Tc,Vel,Yk. 摘自: 肖星甫.輸血技術手冊.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P:63. 魏明競.臨床檢驗學.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P:112.,㈠ABO血型系 1. ABO血型系 血清中存在著反應強的抗體,而紅細胞上缺乏相應的抗原。 表1 A

13、BO血型抗原抗體 血型 紅細胞抗原 血清抗體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O型 無 抗-A,抗-B AB型 A和B 無 緊急情況下O型RBC,AB型血漿可輸

14、給任何ABO血型的病人。 ABO血型系亞型:A1,A2,A1B,A2B…… 12/65,2.ABO血型的遺傳 表-2: ABO血型的遺傳 父母血型 子女有的血型

15、 子女沒有的血型 O + O O A B AB O + A O,A B AB O + B O,B A AB O +AB A,B O AB A + A A,O B AB A + B A,B,O,A

16、B A + AB A,B AB O B + B B,O A AB B + AB B,AB,A O AB+ AB A,B,AB O────────────────────,㈡Rh血型系,可能是紅細胞血型系中最復雜的一種。至今已發(fā)現(xiàn)Rh血型系的抗原有40多個, 臨床意義較大的抗原有五個

17、: 即D、 C、 E、 c和 e抗原, 相應的抗體:為抗-D、抗-C、抗-E、抗-c和抗-e。 臨床上常以紅細胞上含有D抗原的稱為Rh陽性。 Rh抗體主要通過輸血或妊娠免疫而產生。受血者血漿中如含有Rh抗體,在輸入含相應抗原的血液后,將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IgG類的Rh抗體,能通過胎盤,可破壞胎兒有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引起新生兒溶血病。,我國漢族人的Rh表型頻率依此

18、為,Rh 陽性 CCDee 42.74% CcDE 34.91% ccDE 11.99% CcDee 8.77% CCDE 0.92% ccDee 0.33%合計: 99.66% Rh 陰性 ccdee

19、 0.20% Ccdee 0.08% ccdE 0.03% CCdE 0.03% 0.34%,(二)白細胞血型 白細胞血型: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一種存在于白細胞膜上并與其他器官組織細胞共有的抗原,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主要抗原,又稱組織相容性抗原(histocomp

20、atibility leukocyte antigen) 。它是一群糖蛋白分子。(三)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血型:血小板除含有許多紅細胞所含有的抗原外,還有它特有的血小板抗原系統(tǒng):Duzo、Zw、Ko、P1、Bak、Lek、Yuk等。 上述血細胞抗原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型達1017種以上,這就意味著輸注異體血可能作為免疫原使機體產生抗體,導致輸血不良反應或輸注無效,甚至危及生命。這也是提倡成分輸血的理論基礎。按照病人需要什么,補

21、充什么,以減少不良反應。,二、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變化,(一)失血量估計和休克分度1 正常人血容量為70-80ml/kg。70kg男性血容量約為5000ml,臨床癥狀取決于失血量和速度。失血量<15%血容量,心率↑,無休克癥狀。 >20%,早期休克(1000-1200ml) >30%,明顯休克(1500-1800ml) >40%,重度休克(2000-2400ml)。 大量出血:數(shù)

22、小時內失血量>40%血容量。 診斷的難點在于發(fā)現(xiàn)早期(代償期)休克癥狀; 治療的關鍵在于及時擴容(而不是輸血)。,(二)失血早期血常規(guī)的判斷,受到以下因素影響:血常規(guī)可能變化不大1)失血早期血液未稀釋,Hb和Hct可正常;2)大量輸液擴容之后,血液稀釋,RBC可能被過度稀釋,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要結合臨床作具體分析, 當失血伴有功能性細胞外液轉移到第三間隙,使血液濃縮,此時檢查結果與實際病情不符。此時病

23、人血常規(guī)可能變化不大,但是病人可能已有明顯低容量休克表現(xiàn)。 18/65,(三)失血后的代償與體液轉移,1. 血液重新分布,血流轉向心、腦等重要器官,維持血壓和保證心、腦供血,但是腎缺血時間過長,容易引起急性腎衰。2. 組織間液迅速向血管內轉移(自身輸液), 失血1000ml, 120ml/h; 失

24、血2000ml, 500-1000ml/h。 3. 組織間液向細胞內轉移,這種轉移與細胞膜Na+-K+-ATP酶活性↓有關。急性失血不但血容量↓↓,而且組織間液容量也↓↓。如果不補充晶體鹽溶液,將會造成嚴重后果。,,輸血量與凝血因子殘留量,,(四) 失血后貧血代償機制,心肺功能正常時從三個方面代償:1)氧攝取率增加;正常人有70%的氧未利用,在機體需要時才被利用。2)心輸出量增加。心儲備力好的可增加5倍;3)氧離解曲線右移,

25、Hb<90 g/L時,開始右移;Hb<65g/L時,明顯右移,有利于組織供氧。 但是:有心臟病者對貧血的耐受力差,要注意及時糾正貧血。

26、 22/65,(五)失血性休克轉歸,1. 及時補液、迅速止血→糾正→恢復2. 沒能及時糾正→低血容量休克→惡化3. 大量補液、輸血、組織損傷等 可能出現(xiàn): 低溫、DIC、凝血病、血小板減少癥 低纖維蛋白血癥等。,急性失血轉歸,Carson等觀察125例手術病人,發(fā)現(xiàn)有兩個重要因素與死亡率有關:一個是術前血紅蛋白濃度,一個是術中出血量。如果術前血紅蛋白能維持在8 g/dl以上,術

27、中盡量減少出血量,就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Table I Preoperative Haemoglobin and Operative Mortality,Preoperative haemoglobin (g/dl) 0-6.06.1-8.08.1-10 >10 Proportion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χ2=

28、34,df=3,p<0.001).,Proportion who died by end of hospital stay※ (%) 8/13(61.5)3/9 (33.3)0/18(0) 6/85(7.1) 26/65,Table II Operati

29、ve blood loss and Mortality,Blood loss(ml) <500500-2000 >2000 Proportion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χ2=7.7,df=2,p<0.02).,Proportion who died by end of hospital stay# (%) 6/75(8) 6/36(16.7)

30、 3/7(42.9),三、治療,(一)擴容治療 1 首批晶體液擴容 早期有效擴容是改善失血性休克病人預后的關鍵;對于失血性休克補充血容量和組織間液都很重要;經驗證明首批擴容晶體液較好,用量為失血量的3-4倍;首批2000ml林格氏乳酸鈉液被常規(guī)選用(見表4-1)。 28/65,首批2000ml林格氏乳酸鈉液20min內輸入后的反應

31、,,2.膠體液擴容 *人造膠體液(血漿代用品,代血漿) 右旋糖酐(中分子、低分子) 明膠制劑: 琥珀酰明膠(佳樂施,血定安) 脲聯(lián)明膠(海脈素,血代,菲克血?。?羥乙基淀粉(706代血漿,賀斯) *血漿蛋白制品(白蛋白,F(xiàn)PP) *血漿(不宜作擴容劑),,未充分補充晶體液之前,不宜補充膠體液:

32、 ⑴有些膠體液的COP>血漿,把組織間隙的水分吸入到血管內發(fā)揮擴容,加重組織間隙脫水; ⑵人造膠體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分子擴容,小分子利尿,醫(yī)生誤認為血容量已補足。 失血量30%血容量,加用膠體液。 “晶”與“膠”的比例:2:1或3:1,可達4:1。,(二)輸血,1)輸血指征。 傳統(tǒng)輸血標準:10/30(100g/L,Hct<0.30),從1941年提出后被廣泛認同,作為輸血標準。近年來認為:如無

33、心肺疾病,大多數(shù)100g/L左右的病人圍手術期不必輸血。,輸血對急性失血者的意義,心肺功能正常,機體對貧血耐受力很強。 代償機制有三方面:㈠氧吸取率↑ 正常人靜息時有70%的氧未被攝??; 未被吸取的氧可通過攝取率↑被機體利用; 嚴重貧血時氧運送量降低一半,由于攝取率↑,氧耗量維持恒定。,,㈡ 心輸出量↑心臟貯備力好的貧血病人, 心輸出量可增加5倍;急性貧血時, 最初心輸出量的增加靠心

34、率↑; 血容量補足后,心肌收縮力↑,每搏輸出量↑;血液稀釋→血粘度↓→外周血管阻力↓→心輸出量↑。,,㈢氧離曲線右移 Hb<90~100g/L開始右移 Hb<65g/L明顯右移,有利于組織攝氧。 * 有心肺疾患的病人對貧血的耐受力差; * 嚴重創(chuàng)傷或感染代謝率↑→氧耗量↑, 耐受力↓。,,外科輸血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盡早糾正血容量,也要正確糾正血液成分的缺乏。

35、 失血性休克搶救能否成功取決于是否能早期恢復血容量、血流量和氧運輸量。,國家規(guī)定標準,《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一、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1 紅細胞:Hb>100g/L,不輸血 Hb<70g/L, 輸血 70-100g/L根據(jù)貧血程度、心肺代償功能、有無代謝率增高以及年齡等因素決定。2 血小板: >100×109/L,不輸 <50 ×1

36、09/L, 可輸 (50-100) ×109/L之間根據(jù)有無自發(fā)性出血或傷口滲血決定。當術中有不可控制滲血,或有血小板功能低下等,要輸。3 血漿(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PT,APTT >1.5N, 創(chuàng)面滲血,術中大量庫存全血或濃縮紅細胞(相當于自身血量),有凝血功能障礙者,要輸。4 凝血因子:FI <1.0g/L時,要補充FFP或冷沉淀。,國家規(guī)定標準,《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二、內科輸血:1

37、 紅細胞:對于慢性貧血病人,Hb <60g/L, 或Hct< 20%,輸血2 血小板:Plt (10-50)×109/L,根據(jù)出血情況決定輸注3 FFP:各種原因引起多種凝血因子(FII、Ⅴ、Ⅶ、Ⅸ、Ⅹ、Ⅺ或抗AT-III)缺乏,伴有出血時,可輸注10-15ml/kg.

38、 32/65,,有一組病例觀察報道: 兩組選擇性手術前Hb 術后死亡率 組 I: 60g-100g/L 5% 組II:

39、 >100g/L, 4.2% 無顯著性差異。 因此,1988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建議把圍手術期輸血指征降到Hb 80g/L。,,一般認為: 輸血指征應該根據(jù)貧血程度, 心肺代償功能, 有無代謝率增高, 病人的年齡等因素綜合考慮。 有心臟病或有低氧血癥的病人,維持Hb100g/L以上比較合適。

40、 34/65,2)輸血的選擇,1 紅細胞制品,4±2℃保存,冰凍除外2 血小板制品, 22±2℃保存3 白細胞制品, 22±2℃保存4 血漿, -20℃以下保存5 凝血因子,如CRYO, -20 ℃以下保存35/65,,對于失血性休克治療: 1 首先輸液 2 判

41、斷病人目前主要缺什么? 容量問題? 細胞成分? 凝血因子? 3 及時作相關檢查,指導治療。 血常規(guī)、凝血象、心電監(jiān)護等,Increasing sufficiency through enhanced productivity.,2 – 3 Transfusion doses per donation,flexibil

42、ity to tailor & optimize donation outcomes.,The PET RBC process is simple,,1-Add Riboflavin,2-Illuminate< 60 min.,3- Add storage solutionReady to store /transfuse,,Riboflavin + normal saline,pRBC,,Preparation f

43、rom whole blood collection,,常用紅細胞制品,濃縮紅細胞、MAP紅細胞混懸液、洗滌紅細胞、照射紅細胞、每單位200ml,4±2℃保存。冰凍紅細胞,用于特殊情況。

44、 39/65,3)輸血治療,初 期 處理: 晶體液+膠體液+RBC制品→ 恢復血容量+維持攜氧功能。大量輸注后:血液稀釋+低溫,酸中毒+休克→肝功能損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凝血功能紊亂、 DIC、廣泛出血。監(jiān)測: Plt、Hb、RBC、Hct等血常規(guī)指標, PT,APTT,F(xiàn)ib,等凝血象指標。神志

45、 口渴 皮膚粘膜顏色、溫度 脈搏 血壓 尿量,3)輸血治療,糾正凝血功能紊亂: PT或APTT≥對照值的1.5倍, 或Fib≤1.0 g/L應該快速輸注FFP10~15ml/kg(按50㎏算補充500~750ml),以達到止血目的.41/65,病例介紹,例1,男,65歲,281596, 2002-8-28~10-10. 因大便帶血1月,加重4天入院.診斷為直腸癌,于9月3日手術切除術,術中

46、用紅細胞制品1800ml,術后第二天因凝血功能不好,貧血等。 繼續(xù)選用紅細胞,血小板,血漿等血液成分,凝血功能改善,貧血糾正.康復出院.下表為檢查結果動態(tài)觀察記錄.,檢 查 結 果,時間 RBC Plt FFP CRYO N L Mon WBC RBC Hb Hct Plt PT TT APTT Fib 8-29

47、 68 30 2 6.7 4.08 124 371 95 11.3 16.6 32.0 3.489-3. 1400 800 20U 82 18 11.4 1.98 60 182 659-3.20:30 8

48、00 1200 88 12 6.7 1.42 39 128 23 26.4 35.2 1 27 0.39-3.22:00 88 10 2 9.6 2.63 66 236 83 35.8 36 >

49、100 2.89-4.1:00 800 10U 400 20U 86 12 2 5.8 1.92 52 172 75 16.7 23 >100 3.89-4.4:30 1200 10U 84 14 1 4.4 1.77 46 156 59 20.

50、2 26 >100 2.99-4.7:00 91 8 1 10.0 2.64 77 235 59 19.1 15 49.4 3.49-5. 400

51、 85 262 609-7. 78 243 609-12. 400

52、 75 223 689-17. 400 87 280 96 18.1 34.3 10.8 33.2 4.4 9-27.

53、 94 342 12210-7. 76 24 8.2 3.94 119 365 195 發(fā)血記錄: RBC: 5400 Plt: 400ml, FFP:

54、 2400 Cryo : 40U, 共計: 8400ml, 10-9 痊愈出院。,,,,,,,四)、濃縮血小板輸注(ABO型相同),特點:用細胞分離機單采技術,由單個供血 者循環(huán)血液中采集。 1×1011/袋。作用:止血。適應癥:血小板功能障礙引起的出血。 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出血: 血小板<20×109/L

55、 自發(fā)性出血 血小板 20-50×109/L 常無自發(fā)性出血 但不宜手術 血小板50-80×109/L 應備有血小板, 術中有異常出血應輸血小板。

56、 血小板?100 ×109/L 不需輸血小板,The PET platelet process is simple,1-Add Riboflavin,2-Illuminate for 4-8 minutes,3-Ready to store /transfuse,Collect platelet,,,用下面這張圖小結輸血選擇,五)、血漿的輸注(ABO型相同或相容),圍手術期的輸血及血漿代用品的應用問題(另有專

57、題討論)。 1. 生理需要量: 4ml/Kg/第一小時 2ml/Kg/第二小時 1ml/Kg/第二小時后每小時 禁食需要量 手術時間X生理需要量 2. 失血量 估計或測量 3. 第三間隙需要量 4-

58、-8ml/Kg/h(手術) 此處僅重點討論凝血因子的補充問題 55/65,凝血因子的特點,,凝血因子的特點,五)、血漿輸注(ABO型相同),臨床常用的:新鮮液體血漿(FLP) 新鮮冰凍血漿(FFP) 普通冰凍血漿(FP)1. 新鮮液體血漿(FLP)

59、 特點:新鮮全血中分離出來的液體血漿(4°C 24小時內)。 作用:補充全部凝血因子。 劑量和適應癥:補充量取決于病情: 見下表。 58/65,新鮮血漿輸注量,五)、血漿輸注,新鮮冰凍血漿(FFP) 特點: 采血后6小時內分離血漿并速凍成塊。保存在-20°C以下一年之內。

60、作用:補充全部凝血因子(但因子V、VIII活性可能低于FLP)。 適應癥:與FLP相同。 60/65,五)、血漿輸注,3. 普通冰凍血漿(FP) 特點: FFP在-20°C以下保存期>1年而< 5年以內即為FP。 作用: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

61、 適應癥: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II、VII、IX、 X、XI、XII、XIII)缺乏癥。,五)、血漿輸注,4. 冷沉淀(Cryo) 特點: 新鮮冰凍血漿FFP融化后之沉淀物。-20°C以下一年。 作用:補充凝血FI 、FVIII、vWF. 等。 適應癥: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纖 維蛋白原缺乏癥。

62、 62/65,,The PET plasma process is simple,1-Add Riboflavin,2-Illuminate for approx. 10 min.,3-Ready to store /transfuse,Collect pla

63、sma,,,,,Riboflavin 30 µM,Plasma,,發(fā)熱反應 由HLA抗原抗體反應及致熱原引起。 過敏反應 由Ig聚合體或Ig抗原抗體反應引起。 溶血反應 由RBC血型不合引起。 輸血相關GVHD 由輸入HLA不合的T細胞引起。 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 由輸入HLA抗體引起。 輸血后紫癜 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