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藥理學總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理學Pharmacology,曲衛(wèi)敏quweimin@fudan.edu.cn基礎醫(yī)學院藥理學系,中國藥理學奠基人(1906-1967),張昌紹 教授,上海醫(yī)學院藥理學系,解密睡眠之謎探索失眠對策,How They Sleep at Night,,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日、韓的大都市深夜燈火通明,衛(wèi)星拍攝-----2:00,,,,,,,,,,,,,,,,,,,,,,,,,,,,,,,,,,,,,,,,,,,,,,,,,,,

2、,,,,,,,,,,,,,,,,,,,,,,,,,,,,,,,,,,,,,,,,,,,,,,,,,,,,,,,,Bioassay System for Sleep Analyses,Injection pump,Slip ring,EEG,EMG,Temp.,Polygraph,Computer system,Controller,Multiplexcounter,Pellet,Water,Number of water

3、 drops,Number of pellets,Camera,VCR,Monitor,,睡眠覺醒藥物評價平臺,同時測定大、小鼠 106 只,睡眠藥物臨床前藥效學評價平臺,國家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科技專項”,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 藥理學系,睡眠與失眠機制,基礎研究:睡眠與失眠機制藥物開發(fā):鎮(zhèn)靜催眠、催醒轉化醫(yī)學:國人腦電數據庫     睡眠障礙解析中心,神州10號,神州9號,藥理學,pharmacology =

4、pharmakon + logos (藥物、毒物) (道理),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研究藥物的科學,生藥學 藥物化學 植物化學 藥劑學 藥理學 藥物治療學 毒理學,,研究藥物本身,,研究藥物與人體相互作用,第 一 節(jié),藥理學的研究內容與學科任務,第一章 緒 論,藥物特點:① 化學物質 ② 能對機體產生作用 ③ 用于預防、治療

5、、診斷疾病毒物藥物與毒物化學本質上不能截然分開,藥理學,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藥物效應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 PD)簡稱藥效學,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及機理。包括:藥理效應、作用機制、臨床應用藥物代謝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 PK )簡稱藥代學 ,研究機體對藥物的處置。 包括: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藥理學研究內容,藥理學學科任務,闡明藥物作用機制,指導臨床用

6、藥。開發(fā)新藥,發(fā)現常用藥物新用途。揭示生命運動的規(guī)律。,第 二 節(jié),藥 理 學 發(fā) 展 簡 史,傳 統(tǒng) 本 草 學,公元一世紀前后 《神農本草經》 唐代 《新修本草》 明朝 《本草綱目》,現 代 藥 理 學,19世紀 化學 生理學 粗制劑提純 動物整

7、體水平研究藥物,,,藥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1803年 德國 Serturner 罌粟→嗎啡→犬→鎮(zhèn)痛作用1823年 金雞納樹皮→奎寧→治療瘧疾1833年 顛茄及洋金花→阿托品1878年 阿托品對貓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神經末梢有與藥物結合的物質。(1908年,受體概念),現 代 藥 理 學,從植物中分離提純有效成分:,現 代 藥 理 學,20世紀構效關系→化學合成藥物、化學修飾天然有效成分的產物 →

8、實驗動物模型的生物活性篩選→ 新藥的發(fā)明,20世紀30~50年代:新藥發(fā)展鼎盛期磺胺類、抗生素、鎮(zhèn)痛藥、抗精神失常藥、抗高血壓藥、抗組胺藥、抗瘧藥、抗癌藥、激素類藥物以及維生素類等。,1953年 Waston和Crick發(fā)現了DNA雙螺旋結構。 1986年 Numa 成功克隆了乙酰膽堿受體,闡明了其?、 ? 、? 和? 亞基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離子通道、藥物結合蛋白及藥物作用的靶酶。,現 代 藥 理 學,生物藥物階段:,人

9、類基因組計劃和基因組藥理學,20世紀90年代后基因組(post genome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基因組藥理學(genomic pharmacology)基因工程藥物(genetic engineering drugs)重組鏈激酶、人胰島素、人生長素、干擾素類、 白介素類,現 代 藥 理 學,所有人的DNA序列99.9%相同人類僅有0.1%的DNA不同,基因組藥理學的意義,0.1%的差別在擁有30億

10、堿基對的基因組中翻譯出300萬個“拼寫”差異。,研究基因序列多態(tài)性與藥物效應多樣性之間的關系。,藥理學發(fā)展歷程,,,,,,藥理學發(fā)展歷程,神經藥理學 (Neuropharmacology)精神藥理學(Psychopharmacology) 內分泌藥理學 (Endocrine Pharmacology)免疫藥理學 (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藥理學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11、 生殖藥理學 (Reproductive Pharmacology) 生化藥理學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藥理學 (Molecular Pharmacology)藥理遺傳學 (Pharmacogenetics) 臨床藥理學 (Clinical Pharmacology)………..,藥理學的分支學科,第 三 節(jié),新藥開發(fā)與研究,新藥概念,我國《藥品注冊管理法》規(guī)定:,未在中國境內上市銷售的

12、藥品。已上市藥品改變劑型、改變給藥途徑、增加新的適應癥或制成新的復方制劑。,化學結構、藥品組分或藥理作用不同于現有藥品的藥物。,,,合成,篩選,,II期臨床試驗,III期臨床試驗,I期臨床試驗,動物藥理藥代毒理,藥物制劑,候選化合物,設計,申請證書,上市,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11-15年, $10 億,~100 設計方案,篩選數百萬化合物,新藥能否進入臨床試驗的先決條件。在動物上進行的試驗

13、。,1. 藥效學研究:與該新藥防治作用有關的主要藥理作用研究。,2. 一般藥理學研究:對新藥作用以外廣泛的藥理作用研究。,3. 藥代動力學研究: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4. 毒理學研究:包括全身性用藥、局部用藥的毒性試驗、特殊毒性試驗和藥物依賴性試驗。,一、臨床前藥理試驗,內容,二、新藥臨床研究 兩個內容,1. 臨床試驗,2. 生物等效性試驗,I期臨床試驗(Phase I clinical trial),II期臨床試驗(Phas

14、e II),III期臨床試驗(Phase III),IV期臨床試驗(Phase IV),兩種藥品在相同條件下等劑量給藥時,二者的生物利用度相同,I期臨床試驗(Phase I clinical trial),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是在人體上進行新藥研究的起始期,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內容,1. 耐受性 (Tolerance),2. 藥代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3.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Bi

15、oavailibility & Bioequivalence),II期臨床試驗(Phase II clinical trial),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對新藥有效性,安全性做出初步評價,推薦臨床給藥劑量。,III期臨床試驗(Phase III clinical trial),,擴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應遵循隨機對照的原則,進一步評價新藥的有效性,安全性。,IV期臨床試驗(Phase IV clinical trial),新藥上市后

16、監(jiān)測。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考察療效和不良反應(注意罕見不良反應)。,各期臨床試驗基本要求,,生物等效性試驗需18-24例,新藥開發(fā),從化合物發(fā)現到上市:平均12年,研究藥物進入臨床試驗的比率,1/1000-1500,所耗費用,在日本需100-150億日元,相當于人民幣8億-12億元,青蒿素(Artemisinin),發(fā)現人物發(fā)現過程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問題、思考,世界公認的原創(chuàng)新藥,成功范例,抗瘧藥發(fā)現,張昌紹屠呦呦(提煉青蒿素)周

17、維善李國橋(臨床上驗證青蒿素抗瘧功效)李英(改造青蒿素分子結構并合成蒿甲醚)周義清(率先研制復方蒿甲醚),張昌紹,上海第一醫(yī)學院藥理學教授從中藥研究抗瘧藥的先驅,1946年和1948年分別在《科學》和《自然》報道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瘧作用。NoteJang, C.S.(張昌紹), Fu, F.Y., Wang, C.Y., Huang, K.C., Lu, G. and Chou, T.C. (1946) Ch’ang

18、shan, a Chinese antimalarial herb. Science 103:59.Jang, C.S. (張昌紹), Fu, F.Y., Huang, K.C. and Wang, C.Y. (1948) Pharmacology of ch’ang shan (Dichroa febrifuga), a Chinese antimalarial herb. Nature 161:400–401.,,屠呦呦,“三無”

19、科學家:無博士學歷,無院士頭銜,無留洋經歷2011年9月,因青蒿素研究成果獲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獎”,Tu, Y.,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qinghaosu) and gifts from Chinese medicine. Nat Med, 2011. 17(10): p. 1217-20.,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Lasker award,獲獎理由是“因為發(fā)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

20、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Note:lasker award - the American Nobel prize,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Public Service Award (renamed in 2000 from Albert Lasker Public Service Award)Special Achi

21、evement Award in Medical Science (1994-).,周維善 教授,分子式和分子量,確定其類型是通過對各種光譜數據的解讀,將各個結構單元拼湊起來《青蒿素的結構和反應》:發(fā)表在1979年5月出版的《化學學報》上,沒有申請專利。,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青蒿素結構測定和人工合成,合成(歷時五年) 競爭 成功倍半萜骨架上手性碳的構建,如何加入過氧基團瑞士諾華制藥青蒿素的全合成,論文《青蒿素

22、及其一類物結構和合成的研究》發(fā)表在1984年第42期的《化學學報》上。,研究背景,1. 1961年5月,美國軍隊進駐越南,越南戰(zhàn)爭爆發(fā),瘧疾橫行。2. 1967年,旨在援外備戰(zhàn)的緊急軍事項目啟動。啟動日期是5月23日。項目的代號被定為“523”。,青蒿素的發(fā)現過程,收集整理資料:走訪專家,整理藥方,進行實驗研究,組織鼠瘧篩選,均無果系統(tǒng)查閱有關文獻,東晉名醫(yī)葛洪《肘后備急方》中稱,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服”可治“久瘧”,

23、得啟示。改進了提取方法:乙醇冷浸法將溫度控制在60℃,用低沸點溶劑提取,使鼠瘧效價更高,而且趨于穩(wěn)定。,Handbook of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 by Ge Hong (284–346 CE),青蒿素的發(fā)現過程,基本藥物篩選:第191次實驗,獲得了青蒿抗瘧發(fā)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對鼠瘧原蟲抑制率達100%,把青蒿提取物分為中性和酸性兩大部分,在確證中性部分為青蒿抗瘧有效部分后,又進行猴瘧

24、實驗結果可喜。藥理、毒理研究:1973年,在同一地方首次試用青蒿素單體,抗瘧療效勝于優(yōu)選抗瘧藥-氯喹。接著在全國各地的大力協(xié)助下,擴大臨床驗證,青蒿素的發(fā)現過程,分離提純青蒿有效單體及確定化學結構:1977年3月,《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發(fā)表于《科學通報》,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深入階段:在確定品種方面,更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在化學研究方面,從青蒿中分離出17種化合物,其中7種為新型化合物;在藥理研

25、究方面,除抗瘧外,還對青蒿解熱、鎮(zhèn)痛、抗炎、抑菌等傳統(tǒng)藥效進行了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研究進展,成功開發(fā)抗瘧療效高,復發(fā)率極低、用藥劑量小、使用方便的抗瘧新藥——雙氫青蒿素。對還原青蒿素的化學、制劑、毒理、藥理、藥代動力學、生物利用度、質量規(guī)格、臨床應用等20余項課題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雙氫青蒿素通過了技術鑒定改造構型,提高療效。,引起關注,1981年10月北京,WHO主辦的“青蒿素”國際會議上: “這一新的發(fā)現更重要的意義是在于將為進一步

26、設計合成新藥指出方向”。 1986年,青蒿素獲一類新藥證書。2011年9月,屠呦呦因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獲得拉斯克獎。,Delegates at the 4th Meeting of the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the Chemotherapy of Malaria in Beijing in 1981,啟示,科研要以解決人民群眾需求為目的??茖W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萍脊ぷ髡咭サ舾≡辏_踏實地。

27、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艱苦的努力,要堅持不懈、反復實踐,關鍵是要有信心、有決心來把這個任務完成。,,中藥輝煌,三氧化二砷與白血?。簭埻?、陳竺、王振義麻黃素:治喘、防止低血壓速效救心丸人參及人參皂苷:增加記憶、抗衰老、性功能靈芝:增強免疫,第四節(jié) 藥理學學習方法,聯(lián)系基礎醫(yī)學理論: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等。藥理作用:藥物→ 增強或抑制機體生理功能。藥理作用要關聯(lián)作用機制、應用與不良反應。突出代表藥,比較同類藥(

28、異同點),背書一字不差,答題不離標準,作文引經據典,說話循規(guī)蹈矩,處世四平八穩(wěn),辦事按部就班,,應試教育與科技創(chuàng)新,“異想天開”、“想入非非”、“別出心裁”、“標新立異”,★ 好奇心、 正直、勤奮、執(zhí)著、刻苦、奉獻 先天稟賦加后天培養(yǎng) ★ 精神 — 探索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 實證精神、獨立精神★ 能力 — 觀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