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歷史七下第21課《大一統(tǒng)氣派與中華民族的象征》word學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課大一統(tǒng)氣派與中華民族的象征學案●精題精講例1最早營建紫禁城的皇帝是A.明太祖B.順治帝C.康熙帝D.明成祖例2(2003年威海中考)閱讀下列材料:長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古代偉大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贈給聯合國的禮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長城為圖案的掛毯。今天中外游人參觀的長城多為明長城。明長城主要由關城、城墻、城臺、烽火臺組成。關城結構復雜,具有多種功能。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雁門關、嘉峪關等。

2、墻是長城的主體,墻里面是夯(hɑng)土,外面用磚包砌,其中特別險要的地帶用大石條砌筑。烽火臺每隔1.5千米左右設一個,白天點煙,夜間燃火以傳遞信號。據統(tǒng)計,修筑明長城大約需要1.8億立方米的夯土和6000萬立方米的磚石。如果以這些夯土、磚石來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墻,可以繞地球一周多,可見其工程的浩大。請回答:(1)明朝修筑長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明長城是什么性質的建筑體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由材料可以看出,古人用什么方式遠

3、距離傳遞信息?你還知道有哪些?(4)用一句話概括你對長城的評價。參考答案:(1)防范蒙古騎兵南下侵擾。(2)整體防御。有效地抵御了少數民族的侵擾,促進了北疆地區(qū)的經濟開發(fā),使民族融合不斷加強,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3)白天點煙,夜間燃火。騎馬、放飛信鴿、使用風箏。(4)長城氣勢宏偉,雄偉壯觀,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我夯基我達標1.明朝時,北京城的城中心是()A.宮城B.皇城C.京城D.外城2.人們通常所說的“金鑾寶殿”是指()A.交

4、泰殿B.太和殿C.中和殿D.保和殿3.不是象征政權中心的三大殿的是()A.交泰殿B.太和殿C.中和殿D.保和殿4.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也是當時的政治中樞,在這里發(fā)號施令的皇帝個數是()A.20B.22C.23D.245.北京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時間是()A.1986年B.1987年C.1989年D.1992年6.明朝修筑長城主要是為防范哪一少數民族的騎兵南下侵擾()A.蒙古族B.匈奴族C.女真族D.契丹族7.下列

5、關于明長城的說法,錯誤的是()A.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質量最好的長城B.比前代的整體防御功能大大提高C.長城是促進北疆經濟開發(fā)的生命線D.長城阻礙了中原人民和邊疆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8.根據所學知識,按要求列舉相關知識。(1)列舉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2)列舉在北京建都的朝代。參考答案:(1)都江堰、鄭國渠、長城、大運河、秦始皇陵、北京城等。(2)金、元、明、清。開拓經營遼闊北疆的門戶。建都北京,有利于加強對北方邊疆地區(qū)的管轄,

6、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清朝前期國家實力強大,其疆域將長城以北許多地區(qū)包括在內,長城失去了防御功效;康熙帝推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3)體現了中華民族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課本第118頁查一查答案:戰(zhàn)國、秦、西漢、東漢、南北朝、隋、金、明。課本第120頁材料閱讀答案:長城的修筑,鞏固了北部邊疆,使得長城沿線人民安心農耕,人口增加;農業(yè)的發(fā)展又推動了商業(yè)的繁榮,邊境城鎮(zhèn)也呈現出繁榮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