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作品】孔孟莊文化經典解題探究【資料下載】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孟文化經典解題探究陳圣芳陳圣芳2007年福建高考試卷中率先出現了文化經典題分值lO分范圍是《孔子》《孟子》《莊子)三部經典名著題型是兩題翻譯、一題簡答。翻譯主要是考學生的文言文水平而第二道簡答題還涉及到對問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008年對“文化經典閱讀”的表述更加明確,《論語》《孟子》《莊子》的考查是必定的,不會再改變,但古代文化經典方面的考查,“淺顯”二字也是一直被強調的。2009年由于原來文化經典的翻譯存在著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因而

2、《考試說明》把文言翻譯調整到文言文閱讀來考查。文化經典的考查難度有所下降。除了對《莊子》不作要求以外,對古代文化經典閱讀材料內容的理解,用單項選擇題的方式考查,其選擇項具有提示和導讀功能,幫助學生理解原文,降低了文化經典文本閱讀的難度;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概括和評價,用簡答題的方式考查,文化經典的閱讀還是屬于“淺易”的文言文閱讀。但在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往往把握不準。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我對簡答題的題型和方法進行了一些歸納和分析。l題型題

3、型11針對文段中人物的討論話題提出問題如:(1)在本章中孔子認為怎樣才能做到仁(用自己的話回答)(2)孔子認為讀書人怎樣才能通達(用自己的話回答)12針對文段中人物的觀點提出問題要求簡述原因,如:(1)孔子認為治理國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請簡述出來。(2)子貢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為什么孔子認為可以同子貢談論《詩》I3根據文段概括人物的思想或觀點如:(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張(用自己的話作答)(2)孔子有怎樣的

4、富貴觀(用自己的話作答)文段中人物明確觀點后。他必然要在文段中分析論證因此在他分析論證的部分去概括原因或特點也就不難了。例: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遷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問題:孔子認為治理國家要先正名,理

5、由是什么請簡述出來。分析:在文段中孔子認為最先做的事是正名分,接下來他分析了原因:。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庇米约旱脑捄喪龀鰜?。從而得出結論:只有先正名才能言順,事成。禮樂興,刑罰恰當百姓安心做事。23題型四要針對文段中人物的思想、觀點或話語進行評述這種類型題目要求先概括人物的思想、觀點然后再進行評述。評述時可以從人物思想的高度去分析也可以結合現代社會思潮分析它的進步

6、性或局限性。例: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①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蓖踉唬骸拔岷我宰R其不才而舍之”曰:“②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見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故曰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