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露自我感情更有利于人際關系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我表露理論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自我表露理論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自我表露即為個體與他人交往時,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將自己內心的感覺和信息真實地發(fā)表出來的過程。這一概念強調了存在交往的雙方關系,如日常關系、心理咨詢中的咨詢關系等;體現了個體表達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觀意愿;同時強調了表達式是真實的。自我表露能夠促進相互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增進感情、密切關系;通過自我表露還可以進行心理調試;通過自我表露可以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增進自信心等。自我表露在人際

2、交往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也是衡量一個人交際能力的一個標準.適當的自我表露不僅會拉近自己和別人的距離而且也讓別人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與信任.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自己對自我表露與人際交往的關系.首先我覺得是你自我表露的對象一個人不可能對一個連自己都不信任的人表露.所以一定的了解與信任是前提.我們經常在失落悲傷的時候去找一個自己的知心朋友或者家人親戚去傾訴去表露.人在傷心的時候總想去傾訴總希望得到其他人的理解與安慰.這是人類的本能需求.猶如

3、一個受委屈的小孩總喜歡跑去自己的母親懷抱去傾訴渴望母親的安慰.我們不可能向自己的敵人去表露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向一個陌生人表露.因此我們表露的對象必須是我們所熟悉所信任度的.尤其是我們步入社會后對于同事或者其他人我們一定要謹慎因為我們的表露可能會傷害其他人甚至會受到別人的敵視反感.最后可能演變成你前進的絆腳石.其次我認為是你傾訴的內容我們在自我表露的時候應該注意分寸表露并不是什么話都能說的適當的表露才能達到你預計的目的因此表露也要有自控表露

4、不是發(fā)泄想怎么發(fā)泄就怎么發(fā)泄有時候我們表露的時候說的話可能會無意中傷害了一些人甚至是你傾訴的對象所以我們表露是不要用過激的詞語不要用偏激的觀點要理智的去表露我們首先要對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充分認識到事情的因果有時候事情的真相可能并不是我們看上去的那樣所以不要盲目的去表露有時候我們可能真的很受傷但是我們也要控制自己認識到事情的真相可能只是一個誤會所以客觀理智的去認識事情去表露這樣你的表露才會成功.還有我們表露時候的心態(tài).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

5、來往雙方的自我表露逐漸增長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自我表露可以增長他人對你的愛好。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強的象征性,它給對方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你對他相當信任,愿意有進一步的來往。而且,對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發(fā)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進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因此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與積極的心態(tài)去表露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認可.一個好的態(tài)度可以決定你的表露能否成功.假如我們用一種怨天尤人的態(tài)度去表露我們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甚至會引起

6、別人的反感以前我雖然不懂表露的概念也不懂表露有如此深的內涵所以我向別人傾訴的時候總是用一種比較偏激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著后來隨著慢慢的成長我認識到這是一種錯誤的態(tài)度真正的表露不僅是一中傾訴在傾訴下面有著我們對事情的認識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其實表露也是顯示你人格魅力的一個過程.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在表露是不僅會用一種客觀謙虛的態(tài)度去訴說更會在訴說過程中體現的一種態(tài)度他們言辭平自我表露界定為:個體與他人交往時,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將自己內心的感覺和

7、信息真實地發(fā)表出來的過程。這一概念強調了存在交往的雙方關系,如日常關系、心理咨詢中的咨詢關系等;體現了個體表達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觀意愿;同時強調了表達式是真實的。二、關于自我表露作用的認識二、關于自我表露作用的認識自我表露能夠促進相互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增進感情、密切關系;通過自我表露還可以進行心理調試;通過自我表露可以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增進自信心等。對自我表露的消極認識,學生們認為自我表露會暴露自身弱點,別人可能會利用表露者的弱點傷害

8、他;過多表露自身評價會降低,遭到孤立等。權衡自我表露的益處與危險,多數學生認為還是積極作用多于消極作用。三、關于自我表露的影響因素三、關于自我表露的影響因素生活中我們很少被要求自我表露,但我們常常選擇自我表露或決定某個時候表露,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們表露或不鼓勵表露呢?李林英在其訪談的材料中分析,這些因素包括了表露者和傾聽者的個人特質(真誠、尊重、共情、保密等)、表露的內容(機密程度、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等)、雙方的關系(親密程度、信任程

9、度、雙方是否都有表露的意愿等)、后果評估(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否解決問題、是否擔心等)、表露情境(表露場合、雙方心理狀態(tài)等)等因素。編輯本段四.自我表露的理論自我表露的理論大多從人際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自我表露的理論大多從人際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41不確定性降低理論不確定性降低理論(uncertaintyreductionthey)(Berger&Calabrese,1975)這個理論認為在人際交往中,個體

10、將不斷尋求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親密來交換。也就是說,人們希望減少人際間的不確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尋求他人的信息,進行社會交換,然后將得到的信息加以處理,形成人際知識,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認同,將有助于社會生活的順利進行。個體傾向于對他人的自我表露通過表露相同的方面進行回應(Derlega,1987)。不過,Joinson(2001)發(fā)現,信息的親密水平在伙伴之間不一定相同。42社會滲透性理論(social

11、perationthey)(Tayl&Altman,1987)Altman等人(1973)提出這一理論來解釋關系發(fā)展的過程,說明自我表露在發(fā)展友誼等親密關系上的作用。他們認為人際交往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交往的廣度,即交往或者交換的范圍;二是交往的深度,即親密水平。關系發(fā)展的過程是由較窄范圍的表層交往,向較廣范圍的密切交往發(fā)展。并認為自我表露是一種社會交換的基本形式,隨著關系的發(fā)展,這種交換會變得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會隨著關系

12、的發(fā)展而改變,在最初的關系中,人們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對彼此的表露進行“交換”,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嚴格的交換便很少發(fā)生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種滲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們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極反應。Hendrick(1981)認為社會滲透理論為探索人與人關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個框架(引用:蔣索,2006)。43社會互惠理論社會互惠理論(socialmutualbenefitthey)(Derlega,Met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