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 h e S t r o n g A f f i n i t yw i t h I n d i a nI d e n t i t y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G a r d e n si nt h e D u n e s f r o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C u l t u r a lI d e n t i t yA T h e s i sS u b
2、m i t t e d i nF u l f i l l m e n to f 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D e g r e e o f M a s t e r o f A r t si n E n g l i s hB yZ h a o D a n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K a n gJ i a n m i n gF o r e i g n L
3、a n g u a gS c h o o l o r e ln a n g u a g e s C 1 1 0 0一 一 一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M a y 2 0 1 3摘要摘要《沙丘花園》是美國印第安女作家萊斯利·瑪蒙·西爾科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繼《典儀》之后發(fā)表的又一部關于美國印第安人追求身份認同的小說。該小說1 9 9 9 年出版,受到美國廣大讀者、專家學者
4、以及報刊雜志的廣泛關注,但在國內至今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到目前為止,除葉如蘭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及到這部小說外,尚未有人對這部小說進行過專門分析和研究。本文試從文化身份認同角度來探究主人公英迪戈的身份認同歷程。文化身份認同理論認為, “種族身份認同”是文化身份認同的前提,只有認同了自己所屬的群體才能進一步認清自己所屬的文化; “宗教信仰文化認同”則是文化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印第安人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占據其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幾乎所
5、有的印第安文化都與其有關聯; “本土文化認同”則是印第安文化身份認同的根基,歸根結底,本土文化身份的認同的成功才能真正的實現文化身份的回歸。小說的主人公英迪戈受到了美國白人主流文化的沖擊,因而一度迷失了種族身份、宗教信仰文化和本土文化認同,為此她內心非常痛苦,從中可以看出印第安人把實現身份認同看得非常重要。當英迪戈被動地置身于白人主流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之間時,她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印第安文化,實現了文化身份的認同。本文包含四個部分。引論簡要介
6、紹了西爾科的生平、文學成就以及本文要解析的《沙丘花園》這部小說,評述了國內外關于這部小說的評價及研究,進而提出本文的選題意義。第一章概述了文化身份認同理論的內容。文化身份認同理論是后殖民主義的一部分,也是其持續(xù)發(fā)展的產物。種族文化身份認同、宗教信仰文化認同以及本土文化認同是文化身份認同理論中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三個組成部分。“種族身份認同”是文化身份認同的前提; “宗教信仰文化認同”則是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土文化認同”則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難以割舍的印第安身份——從文化身份認同角度解讀《沙丘花園》_13777.pdf
- 解讀華裔美國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
- 雙重文化身份的認同——安琪拉的灰燼的后殖民解讀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
- 解讀華裔美國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_32028.pdf
- 夢娜多元文化身份的拉康式解讀
- 中國英語的文化身份認同功能研究.pdf
- 從文化身份看英漢隱喻.pdf
- 從空間批評理論角度解析跨界主人公簡四的文化身份認同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_33158.pdf
- 從創(chuàng)傷到美國印第安身份的重建剖析萊斯利希爾科的典儀
- 從翻譯的角度看后殖民語境下文化身份構建.pdf
- 雙重文化身份的認同——《安琪拉的灰燼》的后殖民解讀_40125.pdf
- 認同與抵抗:茨威格自傳中的文化身份塑造
- 托馬斯金草常青,水常流中印第安文化身份的顛覆、雜糅與認同
-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身份的建構與認同——從廣告與消費的角度分析.pdf
- 從他者角度研究黎明之屋中文化身份的追求
- 托馬斯金草常青,水常流中印第安文化身份的顛覆、雜糅與認同_5823
- 從文體偏離看爵士樂黑人文化身份認同與建構
- 從后殖民文化身份視角解讀中國電影中的文化身份問題——以賈樟柯電影小武為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