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國粹派教育思想。辛亥革命以前,國粹派提出“用國粹激動種姓”的思想,舉辦國學講習會,從國學中挖掘人物事跡、闡發(fā)民族大義、弘揚愛國精神,在配合革命宣傳、抵制盲目西化等方面,發(fā)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但由于國粹派內部政治、文化觀不同,辛亥革命勝利后,國粹派分道揚鑣,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粹派倡導“復古存學”的精英式教育,逐漸蛻化為文化保守主義的一翼,對教育的發(fā)展起了阻礙作用;隨著教育平民化、科學化運動的廣
2、泛開展,國粹派教育思想終于在三十年代后期隱匿于近代教育的舞臺。
國粹派提出教育要立足于國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傳統(tǒng),認為語言文字立則國學立,國學立則國立;并提出“國學即國魂”的思想,認為國學是民族強大的精神來源,主張培養(yǎng)國人的愛國精神?;诖?,國粹派又提出普及普通教育的思想,而且還提出創(chuàng)辦國粹學堂,來實現(xiàn)其國學復興的教育理想。
在探索復興國學教育的過程中,國粹派認為教師應博習眾家學說,不囿于一家之言。同時,國粹派站
3、在重“中”輕“西”的立場,論證了中學與西學的關系,主張立足中學、兼采西學;并以此為指導,對新式國學教科書和鄉(xiāng)土教科書進行了探索。
國粹派是中國近代比較特殊的知識分子群體,其教育思想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征:他們身兼雙重使命,既有為建立新國家而投身革命的政治理想,又有為復興國學而堅守信念的文化責任:他們嘗試利用西學來改造中國教育,卻無法對西學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認識,還逐漸對西學產(chǎn)生懷疑、恐懼和敵對的情緒;他們認為中學是“精神之學”
4、,西學是“形質之學”,表面上接受西學,實質上是以舊化新。
國粹派復興國學的思考與努力,反映了中國部分知識分子近代以來,探索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出路的迷惘與彷徨。由于自身理論建設不完備,國粹派在思考和探索中國教育問題時,其保守復古的思想特性往往表現(xiàn)出與時代潮流的格格不入。國粹派雖然推動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發(fā)展,成為近代國學教育的先行者與國學研究的開拓者,但卻無法完成革故鼎新的歷史重任。
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與人文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章太炎“國粹”教育思想探析.pdf
- 胡適國學教育思想研究.pdf
- 梁啟超國學教育思想研究.pdf
-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之困
- 晚清國粹派
- 近代女子師范教育之研究.pdf
- 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之研究.pdf
- 論學衡派的教育思想.pdf
- 近代南通教育望族語文思想研究.pdf
- 言語實踐派語文教育教學思想研究.pdf
- 我國近代高校女子體育教育演進之研究.pdf
- 教會學前教育與中國學前教育近代化.pdf
- 中國近代學校女子體育教育之研究.pdf
- 晚清國粹派文化觀研究.pdf
- 解思想之困明奮進之路
- 思想政治教育之審美教育研究.pdf
- 近代教育家吳汝綸教育思想及實踐活動研究.pdf
- 顏之推教育思想
- 近代女子教育與婦女體育發(fā)展關系之研究.pdf
- 陳之佛圖案教育思想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