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親和力ABLSH3片段競爭性結合RIN1抑制BCR-ABL活性和增加伊馬替尼敏感性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cr-Abl融合蛋白具有異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典型標志,位于Abl段的SH3結構與Bcr-Abl蛋白激酶活性激活有著直接的關系,可負向調控Bcr-Abl的活性,其關鍵位點的突變或結合配體的改變均可引起伊馬替尼(Imatinib,IM)耐藥。有研究發(fā)現(xiàn)耐 IM慢粒細胞株 KCL22高表達RIN1蛋白,而對IM敏感的細胞株中RIN1表達較低。RIN

2、1是作為Abl的一個直接的激活因子控制對IM敏感的調定點。RIN1是Ras抑制因子1,含Abl結合結構域(Abl binding domain,ABD)。RIN1富含脯氨酸的序列(PPAVPPPPVP)通過與Abl的SH3(PxxP motif)低親和力的結合引起 RIN1 Tyr36的磷酸化,隨后和 SH2作用,導致Abl構象的改變,自抑制結構被解除,激活Bcr-Abl,繼而促進Abl底物的磷酸化,而對Bcr-Abl蛋白的表達無影響,

3、并且這種作用不依賴于SRC介導的Abl酪氨酸激酶結構域(TKD)磷酸化活性,亦不受Bcr-Abl T315I突變的影響。因此,RIN1已經(jīng)成為IM耐藥的研究熱點之一。
  本課題嘗試采用直接阻滯Bcr-Abl與RIN1兩者之間作用的策略,通過計算機模擬技術,篩選Abl SH3與RIN1 ABD結合的最佳片段,并在保持其高度特異性的前提下,將Abl SH3結構突變,使RIN1與Bcr-Abl SH3結構的低親和力結合方式轉變?yōu)楦哂H和

4、力。通過構建突變體重組腺病毒載體,分別選取高表達和低表達 RIN1的細胞株 KCL22(耐IM細胞株)和K562及IM耐藥的K562/G01為模型,研究其在細胞內是否通過競爭性結合的方式與RIN1相結合從而調控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同時聯(lián)合 IM用藥,在體外細胞實驗探討高親和力的Abl SH3對CML細胞株的影響及相關的作用機制。旨在為CML聯(lián)合用藥和耐藥治療奠定基礎。
  采用的主要實驗方法如下:
  1.利用分子

5、動態(tài)模擬和計算機分子模擬軟件找出Abl SH3片段與RIN1富含脯氨酸區(qū)域結合的關鍵氨基酸,結合文獻報道,突變單/兩個氨基酸位點或改變序列長度,NAMD2.8軟件Amber力場下動力學模擬突變后的結構,PepSite2.0軟件預測SH3突變體與RIN1富含脯氨酸膜體的結合,根據(jù)P值大小判斷親和力。VMD1.8.7和PyMCL可視化圖形軟件分析不同的SH3突變體結構,計算RMSd分析結構的穩(wěn)定性。設置對照:反義突變(結合力下降)和野生型(

6、未突變)。
  2.構建重組腺病毒載體表達 SH3-m突變體(SH3-mutant)和野生型,通過實驗驗證突變體的作用,繼而篩選有效應的高親和力突變體。免疫熒光法檢測突變體和野生型在 CML細胞中的定位;Western blot測定突變體的有效性。免疫共沉淀和質譜技術分析SH3-m與RIN1的相互作用。選擇作用效果明顯的突變體進行后續(xù)的實驗。
  3.體外細胞實驗分析上述篩選出的SH3-m突變體聯(lián)合IM用藥,對KCL22和

7、K562細胞的效應及 Bcr-Abl活性的影響和作用機制。MTT和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周期分析細胞增殖情況;光鏡檢測細胞結構變化、流式細胞術分析突變體對細胞凋亡的影響;Western blot分析Bcr-Abl活性、底物磷酸化水平的變化以及 Bcr-Abl下游 PI3k/Akt、Ras/Raf/Mek/Erk1/2信號通路各指標的變化;免疫熒光技術觀察細胞骨架的重建情況。
  獲得的實驗結果和結論如下:
  1.用計算機分子模

8、擬技術(PepSite2.0軟件)分析出RIN1富含脯氨酸的結構域與 Abl SH3結構域結合的關鍵氨基酸是位于 Abl SH3 domain上疏水口袋周圍的含有苯環(huán)或類苯環(huán)的芳香族氨基酸(脯氨酸:Pro、色氨酸:Trp、天冬氨酰:Asn、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將這些氨基酸進行一系列突變,P-value預算結合特異性,選擇結合能力高的三個突變體T79Y,N94W和T79YN94W(雙突變)和結合能力低的突變體:W99R及野

9、生型結構,NAMD和VMD軟件成功演算穩(wěn)定的結構。其中,低結合能力W99R及野生型為對照。
  2.成功構建六個重組腺病毒載體(包括不含目的片段的載體):pAd-SH3、pAd-W99R、pAd-N94W、pAd-T79Y、pAd-T79YN94W和pAd-null(以下分別簡稱為:M0、M1、M2、M3、M4、T)。各種突變體能高效感染靶細胞并有不同的亞細胞定位:M0、M1、M3和T位于胞漿,M2和M4定位于胞漿和胞核。West

10、ern blot結果表明:與M0和T相比較,M1和M3抑制Bcr-Abl磷酸化蛋白的表達,抑制下游Stat5和Crkl磷酸化水平,而M2和M4作用與此相反。免疫共沉淀和質譜檢測均證實M3、M4能與RIN1結合,M1不能與RIN1結合。因此,后續(xù)實驗重點研究高親和力M3的效應及機制。
  3.體外細胞實驗證明,高親和力 M3突變體聯(lián)合 IM能顯著抑制KCL22和K562細胞生長,使細胞周期阻滯在S期,在IM中等耐藥細胞株KCL22中

11、效果優(yōu)于IM敏感株K562。形態(tài)學觀察到兩株細胞均出現(xiàn)核碎裂、空泡和核聚集的現(xiàn)象,流式細胞術檢測發(fā)現(xiàn)細胞凋亡;Western blot顯示能明顯抑制Bcr-Abl、Stat5和Crkl磷酸化水平,以及下調凋亡相關蛋白 Bcl-2、c-Myc和周期蛋白 CyclinD1的表達,上調Bax的表達。免疫熒光觀察到細胞骨架微絲或者微管蛋白出現(xiàn)明顯的聚集,且有邊緣化或者向中間聚集的現(xiàn)象。實驗中意外發(fā)現(xiàn):M1突變體雖未與RIN1結合,但聯(lián)合IM也能

12、顯著抑制KCL22和K562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
  綜上所述,本課題將計算機模擬技術篩選出的高親和力 Abl SH3突變體M3聯(lián)合IM用藥,體外實驗顯示能有效地抑制CML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其機制是阻滯了Bcr-Abl與RIN1的結合,從而抑制了Bcr-Abl活性及底物和磷酸化。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對Abl SH3結構及其與Bcr-Abl活性關系的深入研究,為CML治療方面特別是IM耐藥患者提供了分子靶點,同時也為臨床聯(li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