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的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部分 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應用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比較不同認知水平的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腦結構、功能與血流灌注特征。
  方法:共有55例ALS患者及20例健康對照者(healthy control,HC)被納入研究,所有受試者均進行成套的神經心理學測驗及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

2、掃描。按照其認知功能,ALS患者被進一步分為三個亞組:27例無認知功能障礙的ALS(ALS with normalcognition,ALS-Cn)、17例ALS伴認知損害(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ALS-Ci)及11例ALS合并額顳葉癡呆(ALS-frontotemporal dementia,ALS-FTD)。應用基于體素的分析方法,比較不同亞組間灰質體積、腦血流量、部分各向異性、平均彌散率及靜息

3、態(tài)功能磁共振數據的差異。
  結果:ALS-Ci、ALS-Cn及HC三組間在灰質體積、腦血流量及靜息態(tài)數據方面無顯著差異,ALS患者皮質脊髓束部分各向異性較HC顯著下降(P<0.001,未校正)。ALS-FTD患者較其他三組出現(xiàn)灰質體積減少、腦白質結構完整性損害、功能連接性降低、血流灌注減少(P<0.05,F(xiàn)DR校正),累及區(qū)域包括運動皮層、額顳葉、扣帶回、胼胝體、基底節(jié)區(qū)、腦干、小腦,且與ALS-Ci、ALS-Cn及HC的差異依

4、次遞增。
  結論:ALS患者的腦結構、功能、灌注特征與其認知狀態(tài)密切相關,ALS-Cn、ALS-Ci、ALS-FTD譜系疾病的疾病負擔呈梯度性變化。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可幫助從多角度探索ALS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發(fā)展的病理生理機制。
  第二部分 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病情進展的監(jiān)測價值研究
  目的:探索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對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病情進展

5、的監(jiān)測價值,尋找有效的影像學標志。
  方法:27例ALS患者完成了基線磁共振掃描,多模態(tài)分析技術包括基于體素的形態(tài)學分析測量灰質體積、彌散張量成像評價腦白質纖維束完整性、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測定功能連接性及動脈自旋標記評價腦血流量。對各統(tǒng)計圖值與病程、疾病嚴重程度及病情進展速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與之存在顯著相關的腦區(qū)。其中10例患者完成了6個月后的影像學復查,對隨訪與基線的影像學數據進行對比,比較各種影像學技術監(jiān)測病情變化的敏

6、感性。
  結果:在相關性分析中,運動區(qū)的灰質減少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聯(lián),雙側額葉的皮質脊髓束完整性與病情發(fā)展速度相關聯(lián)(P<0.001,未校正)。在縱向對比中,ALS患者隨訪時其右側中央前回、左側中央后回及右側丘腦的灰質體積較基線時顯著減少(P<0.05,F(xiàn)DR校正);隨訪時其雙側額極、左側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側顳中回的腦血流量較基線時顯著減低(P<0.05,F(xiàn)DR校正);隨訪時運動區(qū)的功能連接性較基線顯著增加,運動區(qū)外的功能連

7、接性較基線顯著降低(P<0.001,未校正)。患者隨訪時全腦的白質相關指標較基線無顯著改變。
  結論:多模態(tài)磁共振技術可用于監(jiān)測短期內ALS患者的腦內變化,運動區(qū)的腦灰質體積減少可能較皮質脊髓束受損更為敏感,運動區(qū)外的腦血流量減少及功能連接性降低可能先于結構改變的發(fā)生。
  第三部分 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的腦灰質變化—基于體素的薈萃分析
  目的:許多基于體素的形態(tài)學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

8、,VBM)研究發(fā)現(xiàn)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在多個腦區(qū)存在灰質萎縮。本研究旨在通過基于體素的薈萃分析合并有關ALS的VBM研究,以發(fā)現(xiàn)ALS患者一致的灰質改變區(qū)。
  方法:在Ovid Medline、Pubmed、Emabase及BrainMap數據庫中檢索應用VBM方法比較ALS患者較健康對照者灰質發(fā)生變化的研究,發(fā)表時間截止至2017年1月。應用ES-SDM(ef

9、fect-size signed differential mapping)軟件進行薈萃分析的數據合并。
  結果:共有31項VBM研究符合納入標準,包含667例ALS患者與659例健康對照者,收集到差異腦區(qū)坐標值218個。ALS患者的全腦灰質體積較健康對照者顯著減少。ALS患者的灰質萎縮區(qū)主要位于右側中央前回、左側額下回(島蓋部)、左側前扣帶回/旁扣帶回及右側豆狀核,殼核。右側中央前回及左側額下回的灰質萎縮程度可能是ALS疾病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