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診斷和治療 指南(201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與臨床神經電生理學組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腦皮質、腦干和脊髓運動神經元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包括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進行性肌萎縮、進行性延髓麻痹和原發(fā)性側索硬化4種臨床類型。ALS是運動神經元病中最常見的類
2、型,一般中老年發(fā)病多見,以進行性加重的骨骼肌無力、萎縮、肌束顫動、延髓麻痹和錐體束征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生存期通常3~5年。,,,,,ALS的早期臨床表現(xiàn)多樣,缺乏特異的生物學確診指標。詳細的病史、細致的體檢和規(guī)范的神經電生理檢查對于早期診斷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影像學等其他輔助檢查在鑒別診斷中具有一定價值。臨床診斷過程中,確定上、下運動神經元受累范圍是診斷的關鍵步驟,根據患者所出現(xiàn)癥狀、體征的解剖部位,通常將受累范圍分為腦干、頸段、胸段和腰骶
3、段4個區(qū)域。,,一、臨床檢查,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在腦干、頸段、胸段、腰骶段4個區(qū)域中尋找上、下運動神經元共同受累的證據,是診斷ALS的基礎。根據情況可選擇適當的輔助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神經電生理、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對于在發(fā)病早期診斷的ALS,特別是當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或進展過程不明確時,應定期(3個月)進行隨診,重新評估診斷。,,1.病史:是證實疾病進行性發(fā)展的主要依據,應從首發(fā)無力的部位開始,追問癥狀發(fā)展、加重以及由一個
4、區(qū)域擴展至另一個區(qū)域的時間過程。注意詢問吞咽情況、呼吸功能以及有無感覺障礙、尿便障礙等。,,2.體格檢查:在同一區(qū)域,同時存在上、下運動神經元受累的體征,是診斷ALS的要點。(1)下運動神經元受累體征主要包括肌肉無力、萎縮和肌束顫動。通常檢查舌肌、面肌、咽喉肌、頸肌、四肢不同肌群、背肌和胸腹肌。(2)上運動神經元受累體征主要包括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陣攣、病理征陽性等。通常檢查吸吮反射、咽反射、下頦反射、掌頦反射,四肢腱反射、肌張力,
5、Hoffmann征、下肢病理征、腹壁反射,以及有無強哭強笑等假性延髓麻痹表現(xiàn)。,,(3)臨床體檢是發(fā)現(xiàn)上運動神經元受累的主要方法。在出現(xiàn)明顯肌肉萎縮無力的區(qū)域,如果腱反射不低或活躍,即使沒有病理征,也可以提示錐體束受損。(4)對患者進行隨診,動態(tài)觀察體征的變化,也可以反映出疾病的進行性發(fā)展過程。,,3.當病史、體檢中發(fā)現(xiàn)某些不能用ALS解釋的表現(xiàn)時,如病程中出現(xiàn)穩(wěn)定或好轉、有肢體麻木疼痛等,診斷ALS需慎重,并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
6、,二、神經電生理檢查,,當臨床考慮為ALS時,需要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以確認臨床受累區(qū)域為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并發(fā)現(xiàn)在臨床未受累區(qū)域也存在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同時排除其他疾病。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以看作是臨床體檢的延伸,應該由專業(yè)肌電圖醫(yī)生和技師完成,并依據明確標準進行判斷。,,1.神經傳導測定:神經傳導測定主要用來診斷或排除周圍神經疾病。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測定應至少包括上、下肢各2條神經。(1)運動神經傳導測定:遠端運動潛伏期和神經傳導速度通
7、常正常,無運動神經部分傳導阻滯或異常波形離散。隨病情發(fā)展,復合肌肉動作電位波幅可以明顯降低,傳導速度也可以有輕度減慢。,,(2)感覺神經傳導測定:一般正常。當合并存在嵌壓性周圍神經病或同時存在其他的周圍神經病時,感覺神經傳導可以異常。(3)F波測定:通常正常。當肌肉明顯萎縮時,相應神經可見F波出現(xiàn)率下降,而傳導速度相對正常。,,2.同芯針肌電圖檢查:下運動神經元病變的判斷主要通過同芯針肌電圖檢查,肌電圖可以證實進行性失神經和慢性失神經的
8、表現(xiàn)。當肌電圖顯示某一區(qū)域存在下運動神經元受累時,其診斷價值與臨床發(fā)現(xiàn)肌肉無力、萎縮的價值相同。(1)進行性失神經表現(xiàn):主要包括纖顫電位、正銳波。當所測定肌肉同時存在慢性失神經的表現(xiàn)時,束顫電位與纖顫電位、正銳波具有同等臨床意義。,,(2)慢性失神經的表現(xiàn):①運動單位電位的時限增寬、波幅增高,通常伴有多相波增多;②大力收縮時運動單位募集減少,波幅增高,嚴重時呈單純相;③大部分ALS可見發(fā)放不穩(wěn)定、波形復雜的運動單位電位。,,(3)當同一
9、肌肉肌電圖檢杏表現(xiàn)為進行性失神經和慢性失神經共存時,對于診斷ALS有更強的支持價值。在某些肌肉可以僅有慢性失神經表現(xiàn),而無纖顫電位或正銳波。如果所有測定肌肉均無進行性失神經表現(xiàn),診斷ALS需慎重。,,(4)肌電圖診斷ALS時的檢測范嗣:應對4個區(qū)域均進行肌電圖測定。其中腦干區(qū)域可選擇測定一塊肌肉,如胸鎖乳突肌、舌肌、面肌或咬肌。胸段可選擇胸6水平以下的脊旁肌或腹直肌進行測定。在頸段和腰骶段,應至少測定不同神經根和不同周圍神經支配的2塊肌
10、肉。,,(5)在ALS病程早期,肌電圖檢查時可僅僅出現(xiàn)1個或2個區(qū)域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此時對于臨床懷疑ALS的患者,需要間隔3個月進行隨訪復查。(6)肌電圖出現(xiàn)3個或以上區(qū)域下運動神經源性損害時,并非都是ALS。電生理檢查結果應該密切結合臨床進行分析,避免孤立的對肌電圖結果進行解釋。,,3.運動誘發(fā)電位:有助于發(fā)現(xiàn)ALS臨床下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但敏感度不高。,,三、神經影像學檢查,,1.影像學檢查不能提供確診ALS的依據,但有助于A
11、LS與其他疾病鑒別,排除結構性損害。例如,顱底、腦干、脊髓或椎管結構性病變導致上和(或)下運動神經元受累時,相應部位的MRI檢查町以幫助鑒別診斷。,,2.在ALS,MRI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錐體束走行部位的異常信號。3.某些常見疾病,如頸椎病、腰椎病等可與ALS合并存在,需要注意鑒別。,,四、ALS的診斷標準,1.ALS診斷的基本條件:(1)病情進行性發(fā)展:通過病史、體檢或電生理檢查,證實臨床癥狀或體征在一個區(qū)域內進行性發(fā)展,或從一個區(qū)域發(fā)展
12、到其他區(qū)域。(2)臨床、神經電生理或病理檢查證實有下運動神經元受累的證據。(3)臨床體檢證實有上運動神經元受累的證據。(4)排除其他疾病。,2.ALS的診斷分級:(1)臨床確診ALS:通過臨床或神經電生理檢查,證實在4個區(qū)域中至少有3個區(qū)域存在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累的證據。(2)臨床擬診ALS:通過臨床或神經電生理檢查,證實在4個區(qū)域中至少有2個區(qū)域存在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累的證據。(3)臨床可能ALS:通過臨床或神經電生理檢查,證
13、實僅有1個區(qū)域存在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累的證據,或者在2或以上區(qū)域僅有上運動神經元受累的證據。已經行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排除了其他疾病。,,五、鑒別診斷,,在ALS的診斷過程中,根據癥狀和體征的不同,需要與多種疾病進行鑒別,常見的有頸椎病、腰椎病、多灶性運動神經病、平山病、脊髓性肌萎縮、肯尼迪病、遺傳性痙攣性截癱、副腫瘤綜合征等。,,六、ALS的治療,,盡管ALS仍是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但有許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應早期診斷,早
14、期治療,盡可能延長生存期。治療中除了使用延緩病情發(fā)展的藥物外,還包括營養(yǎng)管理、呼吸支持和心理治療等綜合治療。,,1.延緩病情發(fā)展的藥物:(1)利魯唑(riluzole):化學名為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其作用機制包括穩(wěn)定電壓門控鈉通道的非激活狀態(tài)、抑制突觸前谷氨酸釋放、激活突觸后谷氨酸受體以促進谷氨酸的攝取等。1994年法國開展的一項臨床研究首次報道該藥能夠減緩ALS病情發(fā)展。,,1996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力如太(r
15、ilutek)用于ALS治療,該藥是目前惟一經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發(fā)展的藥物,用法為50mg,每日2次口服。常見不良反應為疲乏和惡心,個別患者可出現(xiàn)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需注意監(jiān)測肝功能。當病程晚期患者已經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時,不建議繼續(xù)服用。,,(2)其他藥物:在動物實驗中,盡管有多個藥物在ALS動物模型的治療中顯示出一定的療效,如肌酸、大劑量維生素E、輔酶Q10、碳酸鋰、睫狀神經營養(yǎng)因子、胰島素樣生長閃子、拉
16、莫三嗪等,但在針對ALS患者的臨床研究中均未能證實有效。,,2.營養(yǎng)管理:(1)在能夠正常進食時,應采用均衡飲食,吞咽困難時宜采用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以保證營養(yǎng)攝入。(2)對于咀嚼和吞咽困難的患者應改變食譜,進食軟食、半流食,少食多餐。對于肢體或頸部無力者,可調整進食姿勢和用具。,,(3)當患者吞咽明顯困難、體重下降、脫水或存在嗆咳誤吸風險時,應盡早行經皮內鏡胃造瘺術,可以保證營養(yǎng)攝取,穩(wěn)定體重,延長生存期。建議PEG應在用力肺活量(fo
17、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降至預計值50%以前盡早進行,否則需要評估麻醉風險、呼吸機支持下進行。對于拒絕或無法行PEG者,可采用鼻胃管進食。,,3.呼吸支持:(1)建議定期檢肺功能。(2)注意患者呼吸肌無力的早期表現(xiàn),盡早使用雙水平正壓通氣(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開始無創(chuàng)通氣的指征包括:端坐呼吸,或用力吸氣鼻內壓(sniff nasal pressure,
18、SNP)<40cmH2O(1cmH2O=0.098kPa),或最大吸氣壓力(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60cmH2O,或夜間血氧飽和度降低,或FVC<70% .,,(3)當患者咳嗽無力時(咳嗽呼氣氣流峰值低于270L/min),應使用吸痰器或人工輔助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4)當ALS病情進展,無創(chuàng)通氣不能維持血氧飽和度>90%,二氧化碳分壓<50mmHg(1mmHg=0.133kPa),或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診斷和治療指南(2012)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藥物治療進展.pdf
- 肌電圖廣泛神經源性損害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診斷
- 肌萎縮側索硬化認知功能研究.pdf
- 劉友章教授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經驗介紹
- 53例肌萎縮側索硬化臨床診斷過程分析.pdf
- 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TARDBP基因突變研究.pdf
- 樊金玲——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診療探索.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危險因素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影像學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遺傳學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體外培養(yǎng)模型的建立.pdf
- 脊髓型頸椎病與肌萎縮側索硬化的鑒別診斷.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臨床與肌電圖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神經影像學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認知和行為功能的臨床研究.pdf
-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重復神經電刺激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