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來自靜脈系統(tǒng)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以肺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屬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占PE中的絕大多數(shù),通常所稱的PE即指PTE。PTE是骨科圍手術期的重要死亡原因,其80%~90%的栓子來源于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DVT與PT
2、E實質上為一種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目前是美國第三位的心血管病致死因素,其中肺栓塞的發(fā)病人數(shù)約為每年60萬[1]。肺栓塞是一種嚴重的潛在致死性疾病,據(jù)報道PTE每年的發(fā)病率約為1/1000[2],其中10%的PTE患者于數(shù)小時內死于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25%的患者在1年內死亡[3]。由于PTE的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且對于診斷技術
3、要求較高,故我國PTE的誤診率很高,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少見病,近年來隨著診斷認識及診斷技術的提高,其診斷率也不斷提高,如今PTE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成為國內外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
目的:
研究不同危險度分層肺血栓栓塞癥(PTE)患者與發(fā)病因素、血脂等指標之間的差異,分析探討其臨床癥狀與體征,從而為不同危險度分層PTE的初步診斷提供依據(jù),評價血脂等指標對預估高、中危PTE發(fā)生風險的價值,并合理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4、及預后。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確診為肺血栓栓塞癥(PTE)的60例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血脂等實驗室檢查結果,根據(jù)2014年版歐洲心臟病學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急性肺栓塞診斷及管理指南》中PTE的危險度分層標準分為高、中危組(A組,35例)和低危組(B組,25例),并對A、B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癥狀、體征、血脂
5、水平等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1、A組與B組PTE患者的一般資料及臨床相關因素資料中,年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平均年齡高于B組(P<0.05);兩組間是否合并腦血管病及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有顯著差異(P<0.01),其余臨床相關因素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合并腦血管疾病及DVT為高、中危組發(fā)生PTE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其發(fā)生的風險呈正相關。其中年齡越大,合并腦
6、血管病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發(fā)生高、中危PTE的風險越高。
2、A組與B組的臨床癥狀比較結果顯示,呼吸困難(發(fā)生率均>70%)、胸痛、咳嗽等為常見癥狀,但同時出現(xiàn)PTE三聯(lián)征(呼吸困難、胸痛、咯血)者則較為少見,A、B兩組的發(fā)生率均<25%,上述癥狀的發(fā)生率在兩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暈厥、瀕死感、心悸、咯血或痰中帶血的發(fā)生率在A組、B組患者中分別為22.86% vs0%、28.57% vs0%、42.86% vs
7、16.0%、8.57% vs32.0%,上述癥狀的發(fā)生率在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
3、A組與B組PTE患者的臨床體征比較結果顯示,下肢腫脹、呼吸頻率增快(>20次/分)等是常見體征,上述體征的發(fā)生率在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此外,頸靜脈充盈、心動過速(>100次/分)在A組及B組患者中發(fā)生率分別為34.29 vs8.0%、31.43% vs4.0%,上述體征發(fā)生率在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
8、
4、A組與B組PTE患者血脂結果比較顯示,兩組間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膽固醇(HDL-c)、低密度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Ⅰ(apoAⅠ)、載脂蛋白B(apoB)均無顯著差異(P>0.05)。
結論:
1、年齡、合并腦血管疾病及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高、中危分組的獨立危險因素。當PTE患者出現(xiàn)暈厥、瀕死感、心悸、咯血或痰中帶血、心動過速、頸靜脈充盈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時,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獲得性危險因素及危險分層的研究.pdf
- 急性肺血栓栓塞癥107例的危險因素及臨床特征分析.pdf
- 超聲檢查對急性肺血栓栓塞癥危險分層的預測價值.pdf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癥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血甭肌鈣蛋白I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癥危險分層中的臨床價值.pdf
- 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風險評估.pdf
- 主動脈夾層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住院死亡危險因素分析.pdf
- 老年肺血栓栓塞癥的高危因素及臨床特征分析.pdf
- 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險因素及臨床特征分析.pdf
- 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危險因素的相關分析.pdf
- 房顫患者血栓栓塞危險因素及抗栓治療現(xiàn)狀分析.pdf
- 肺血栓栓塞癥患者血栓性因素的研究.pdf
- 血脂水平與肺血栓栓塞癥的相關性研究.pdf
- 肺血栓栓塞癥臨床路徑
-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 18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不同發(fā)病季節(jié)及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pdf
- 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危險因素分析.pdf
- 肺血栓栓塞癥血栓吸收相關因素研究.pdf
- 肺血栓塞癥
- 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