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麻疹患者的臨床特征和流行病學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北京、沈陽等地出現(xiàn)大量麻疹患者。此次流行的麻疹在臨床表現(xiàn)上有何特點?麻疹患者免疫學特點如何?麻疹發(fā)病率突然升高是否因為出現(xiàn)病毒基因變異?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進行了相關研究。
  目的和方法:
  收集2014年1月-5月在解放軍302醫(yī)院住院的112例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采集30例麻疹患者急性期、恢復期及30例對照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細胞術進行免疫學檢測,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同期采集解放軍第3

2、02醫(yī)院112例(同上)和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150例麻疹患者的血清及咽拭子,檢測麻疹病毒IgM抗體,分離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分析麻疹病毒N基因和H基因的分子特征。
  結果:
  1.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在112例麻疹患者中,發(fā)病前有麻疹患者接觸者46例(41.07%);78例(69.64%)患者未曾接種過麻疹疫苗;成人患者85例(75.89%)。發(fā)熱后出疹時間3天(2~4),熱程天數7天(6~9);臨床表現(xiàn)以發(fā)熱(

3、100%)、皮疹(100%)、咳嗽(90.18%)、流涕(85.71%)、結膜炎(100%)和口腔柯氏斑(78.57%)為主。麻疹并發(fā)肺炎37例(33.04%),其中<8個月10例(76.92%)、>18歲19例(22.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肝損害56例(50%),其中<8個月2例(3.57%)、>18歲51例(91.0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COX回歸模型提示,麻疹患者是否并發(fā)肺炎是影響總病程的

4、獨立危險因素(P<0.01)。
  2.麻疹患者免疫學和病毒學特點:成人麻疹患者急性期和恢復期CD4+IL17+、CD4+IFNγ+及CD8+IFNγ+T淋巴細胞比例均較對照組降低(P<0.05);急性期麻疹患者CD8+IL22+細胞比例明顯升高,與恢復期和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疹患者調節(jié)性T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升高。兩家醫(yī)院共262例麻疹患者中,病毒IgM抗體陽性234例(89.32%),咽拭子分離麻疹病毒

5、陽性82株(31.30%),均為Hla基因型;H蛋白基因測序顯示有S240N、Y481N和P397L替代變異。
  結論:
  1.在112例患者中,<18歲麻疹患者肺炎發(fā)生率較高(48.65%),成人麻疹患者肝損害發(fā)生率較高(60.00%)。肺炎是影響麻疹患者總病程的獨立危險因素。
  2.成人麻疹患者體內淋巴細胞總數降低,急性期麻疹患者CD4+T淋巴細胞呈下降趨勢,CD8+T淋巴細胞呈上升趨勢。麻疹患者CD3+I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