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硬化是一種慢性疾病,在疾病發(fā)生早期,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肝功能無顯著差異或者差異較小。伴隨著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腹水等并發(fā)癥的產生,病情轉入肝硬化失代償期,最終導致終末期肝病。研究表明,肝臟的病變和腸道菌群變化密切相關。腸道菌群的紊亂和移位,會刺激炎癥因子和炎癥的發(fā)生,繼而誘發(fā)肝性腦病,敗血癥等并發(fā)癥。同時,肝硬化患者膽汁酸的分泌以及進入小腸的膽汁都會減少,繼而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既往的研究發(fā)現,肝硬化病人和健康人的腸道菌群組成明顯不
2、同,患者的腸桿菌科,韋榮球菌科等明顯增加,毛螺菌科細菌比例明顯下降,而且大部分的病原菌源自上消化道。同時發(fā)現腸道菌群中氨氣合成功能基因表達較高,又會加重肝臟代謝的負擔,進一步增加病情。為理解腸道菌群在肝硬化發(fā)病進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擬用腸道菌群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對肝硬化的發(fā)病進程和腸道菌群的關聯進行研究。
方法:
本研究以健康對照(H),失代償肝硬化(decLC),代償期肝硬化(cLC)為研究對象,利用腸道菌群全基因組
3、測序解析菌群的組成和功能基因組成,以尋找和疾病進程(健康>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相關的菌群及功能基因,以探討肝功能代償和腸道菌群的關聯。并對同一批人群進行了生存隨訪,把患者分為死亡組(Death)和生存組(Alive),以尋找和死亡因素相關的菌群。同時我們使用了新的算法以計算菌群的物種組合和功能基因組成,同時利用模擬數據和真實測序的數據,以測試新算法的效能。這部分內容被單獨列為第二部分。
結果和討論:
和CL
4、C相比,deCLC患者腸道菌群的物種多樣性下降。CLC患者腸道菌群結構和健康人更接近。33個菌種及63種功能基因,和疾病進程正相關;10個菌種及123種功能基因,和疾病進程負相關,而這些菌可以聚在2個網絡中。氨基酸合成路徑(ko01230,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甲烷代謝(ko00680,Methanemetabolism),轉運RNA的合成(ko00970,Aminoaeyl-tRNA biosynt
5、hesis),和疾病進程負相關.氨代謝路徑(ko00910,Nitrogen metabolism)和疾病進程正相關。另外一些重要的益生菌,如Akkermanisa muciniphila和Bifidobacterium longum,在CLC和健康對照中沒有差異。腸道菌群在肝硬化早期開始失衡,且失衡狀態(tài)和疾病進程相關。
Death患者和Alive患者在菌群總體上看沒有差異,但Death組的菌群多樣性顯著下降,一些重要的益生菌
6、和產丁酸鹽菌,如Bifidobacterium longum,Oscillibacter valericigenes,Ruminococcus obeum,這3個菌種也和疾病進程顯著相關。
用隨機森林模型和疾病進程相關的43個菌。構建肝硬化的診斷模型,通過模型可以計算出疾病概率(POD),POD和疾病進程顯著相關。獨立樣品驗證發(fā)現,POD可以用來診斷CLC和H(0.7925),以及deCLC和H(0.8679準確率)。該模型對
7、CLC和deCLC也有一定的區(qū)別能力(AUC=0.6474)。但POD對Alive和Death無區(qū)別能力。
開發(fā)出了multiple best local alignments(MBLA)進行功能基因注釋,模擬數據準確率可從25.61%提到92.15%。另外開發(fā)出uniCo(Unique Coefficient)構建菌群的物種組成和基因組成,對一個真實的混合菌群數據集進行測試后,其相關度可從0.57提高到0.809(Pear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硬化失代償期ppt課件
- 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飲食護理
- 肝硬化失代償期的呼吸功能評價.pdf
- 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安全管理
-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護理查房
- 肝硬化失代償期護理查房講訴
- 肝硬化失代償期特征與護理講訴
- 腸黏膜屏障在肝硬化代償期向失代償期轉化中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肝硬化失代償期并發(fā)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pdf
- 肝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實驗研究.pdf
- 常用感染指標對失代償期肝硬化病人的預后分析.pdf
- 失代償肝硬化臨床路徑
- 失代償肝硬化臨床路徑
- 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長期療效觀察.pdf
- 臍帶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pdf
- 198例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預后多因素分析.pdf
- 多因素對干細胞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影響.pdf
- 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病例精選)
- 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MELD評分與預后分析.pdf
-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并發(fā)膽囊結石臨床特點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