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急劇增加的趨勢,據(jù)估計到2025年,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將超過3億。胰島素抵抗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早期重要的發(fā)病機制,已經(jīng)成為重要公眾健康問題。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下存在糖類和脂肪代謝效率降低。線粒體是機體能量代謝和供給的核心細胞器,在代謝性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已有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障礙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可能是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機制之一。線粒體功能異常包括氧化能力的降低及ATP合成的減少,可導致脂質沉
2、積,引起胰島素抵抗。
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的維持在調節(jié)能量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線粒體是一種動態(tài)的細胞器,通過不斷的融合和斷裂過程來維持其網(wǎng)狀結構及功能。線粒體融合蛋白(mitofusin,Mfn)促進線粒體融合,調節(jié)線粒體生物合成及網(wǎng)狀結構的維持。而Mfn2是哺乳動物細胞中介導線粒體融合的關鍵蛋白之一。體內和體外實驗模型表明生理或病理狀態(tài)可導致Mfn2表達的改變,如糖尿病、肥胖、胰島素抵抗下調Mfn2表達,而運動和體重減輕則上調Mf
3、n2表達。有研究報道,下調Mfn2表達使線粒體膜電位降低、氧耗及葡萄糖氧化能力降低,而上調Mfn2表達使線粒體膜電位增加,氧耗及葡萄糖氧化能力增強。先前研究表明高脂飲食下調了胰島素抵抗大鼠骨骼肌Mfn2表達。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fn2表達與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相關,但具體機制仍不清楚。本課題通過高脂飲食喂養(yǎng)大鼠建立胰島素抵抗模型,同時用飽和脂肪酸孵育HepG2細胞建立胰島素抵抗細胞模型,采用重組腺病毒介導的基因轉染方法上調Mfn2
4、表達,研究Mfn2對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糖、脂代謝的的影響,分別在動物和細胞水平探討其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具體分子機制。
本實驗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發(fā)生及對肝臟Mfn2表達的影響
目的:建立高脂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動物模型,觀察高脂對大鼠肝臟Mfn2表達的影響。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4只,體重60-80 g,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
5、(normal diet,ND)12只和高脂組(high-fat diet,HFD)72只。ND組給予基礎飼料,熱量組成為脂肪10.3%,碳水化合物65.5%,蛋白質24.2%,總熱量為348kcal/100g;HFD組給予高脂飼料,其熱量組成為:脂肪59.8%,碳水化合物20.1%,蛋白質20.1%,總熱量為501 kcal/100g。所有動物自由攝食飲水,明暗周期為12 h(6 am-6pm),室溫20℃-23℃。實驗第8周末,兩組
6、分別隨機選出6只進行清醒狀態(tài)下高胰島素-正葡萄糖鉗夾(hyperinsulinaemic euglycaemic clamp)實驗,計算葡萄糖輸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評價胰島素敏感性。判斷造模成功后,處死大鼠,留取血清及肝組織進行相關指標檢測。血糖(blood glucose,BG)應用快速血糖儀測定。血漿胰島素(insulin,INS)、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xiàn)FA)檢測采用
7、ELISA試劑盒測定。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in,TC)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肝組織Mfn2 mRNA及蛋白水平分別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檢測。
結果:
1兩組大鼠一般指標的比較
各組大鼠體重隨時間延長而增加,HFD組大鼠體重(357.0±32.5 g)與ND組(355.7±39.0 g)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
8、學意義(P>0.05)。HFD組FBG水平(5.72±0.43 mmol/L)高于ND組(5.21±0.38 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FD組INS水平(37.59±7.02 mU/L)高于ND組(27.24±4.68 mU/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FD組血TG水平(0.32±0.09 mmol/L)高于ND組(0.24±0.05 mmol/L);HFD組血TC水平(1.42±0.17 mmo
9、l/L)較ND組(1.16±0.15 mmol/L)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FD組血FFA水平(0.80±0.12 mol/L)較ND組(0.60±0.08 mol/L)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兩組大鼠葡萄糖輸注率的比較
HFD組GIR(13.66±2.54 mg/(kg·min))較ND組(28.14±5.00mg/(kg·min))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10、r> 3兩組大鼠肝臟Mfn2 mRNA及蛋白水平的比較
HFD組大鼠肝臟Mfn2 mRNA表達水平(0.23±0.04)較ND組(0.91±0.14)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HFD組Mfn2蛋白含量(0.28±0.05)較ND組(0.87±0.07)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4肝組織形態(tài)學的比較
光鏡下觀察:ND組肝組織結構完整,肝小葉規(guī)則,肝細胞排列整齊,在中央靜脈周圍呈放
11、射狀分布,肝細胞中央有大而圓的核,細胞質均勻,未見脂滴和炎癥細胞侵潤;HFD組大鼠肝小葉結構紊亂,肝細胞腫脹,肝細胞胞漿內可見大量脂滴空泡,以中央靜脈周圍最為明顯,重者胞質疏松呈網(wǎng)狀改變,且可見小葉內及匯管區(qū)炎癥細胞侵潤。
透射電鏡觀察:ND組肝細胞中細胞器結構完好,線粒體、粗面內質網(wǎng)豐富,胞漿內無脂滴及脫顆?,F(xiàn)象,線粒體膜、嵴結構完整,排列規(guī)則,粗面內質網(wǎng)排列整齊;HFD組肝細胞內可見大量大小不等的脂滴分布,線粒體有一定程度
12、的腫脹,內外膜部分融合,線粒體嵴變少變短,部分或全部消失,甚至出現(xiàn)空泡化。
結論:
1高脂飲食誘導大鼠產生胰島素抵抗,具有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癥、高脂血癥等特點。
2脂飲食導致大鼠肝細胞脂肪變性及線粒體超微結構的異常。
3高脂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Mfn2表達降低,Mfn2與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相關。
第二部分 Mfn2對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GK、PEPCK活性的影響
目的:觀察腺病
13、毒介導的Mfn2轉染對胰島素抵抗大鼠糖代謝相關酶葡萄糖激酶(glucoskinase,GK)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的活性影響。
方法:實驗8周末判斷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將高脂組剩余60只大鼠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高脂對照組(Con)12只、空載體對照組(empty Ad adenovirus,Ad)12只、Ad-Mfn2低劑量組(1
14、×108 v.p/kg)12只、Ad-Mfn2中劑量組(1×109v.p/kg)12只、Ad-Mfn2高劑量組(1×1010 v.p/kg)12只。以鼠尾靜脈注射的方式,Con組給予磷酸鹽緩沖液(PBS緩沖液),Ad組給予空載體(1×109 v.p/kg體重),Ad-Mfn2低中高劑量組分別給予相應劑量Mfn2的重組腺病毒。每周1次,連續(xù)3周。給予腺病毒干預3周后,進行清醒狀態(tài)下高胰島素-正葡萄糖鉗夾實驗,計算GIR,處死動物并留取血清
15、及肝組織進行相關指標檢測。血糖、血胰島素及游離脂肪酸測定方法同第一部分。肝臟糖原含量采用肝糖原試劑盒測定。肝GK及PEPCK活性采用酶偶聯(lián)比色法測定。
結果:
1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各組大鼠肝臟Mfn2 mRNA及蛋白表達的比較
隨著Ad-Mfn2劑量增加,大鼠肝臟Mfn2 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升高,與A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
16、,各組一般指標的比較
隨時間延長各組大鼠體重均增加,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大鼠FBG、INS隨著Ad-Mfn2劑量增加而降低,而GIR升高,與A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各組肝臟糖原含量的比較
8周末:HFD組肝糖原含量(4.29±0.45 mg/g)較ND組(5.31±0.63mg/g)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肝
17、糖原含量隨著Ad-Mfn2劑量增加而升高,Ad-Mfn2中、高劑量組肝糖原含量與A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各組大鼠肝臟GK、PEPCK活性的比較
8周末:HFD組肝臟GK活性(7.70±1.41 mIU/(min·mg protein))較ND組(13.87±1.72 mIU/(min·mg protein))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PEPCK活性(18.40±2.20 mIU/
18、(min·mg protein))較ND組(10.67±2.50 mIU/(min·mg protein))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與Ad組相比,肝GK活性隨著Ad-Mfn2劑量的增加而升高,PEPCK活性隨著Ad-Mfn2劑量的增加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大鼠肝臟形態(tài)學及超微結構的改變
光鏡下觀察:Ad
19、組可見肝小葉結構明顯紊亂,肝細胞索消失,肝細胞變大,肝細胞胞漿內可見大量圓形脂滴空泡,核居邊,且小葉內炎細胞侵潤程度增加。Ad-Mfn2不同劑量組可見肝細胞體積較高脂組變小,胞漿內脂滴減少。
透射電鏡觀察:Ad組肝細胞胞漿中可見大量脂滴,肝細胞核不規(guī)整,線粒體膜模糊不清,部分膜破裂,線粒體嵴幾乎消失不見,偶有少量殘存,有空泡樣變;Ad-Mfn2不同劑量組肝細胞胞漿中脂滴較高脂組數(shù)量少,線粒體腫脹減輕,內外膜部分融合,線粒體嵴部
20、分或大部分消失。
結論:
1高脂飲食可導致大鼠血糖水平升高,肝糖原含量減少,糖酵解及氧化關鍵酶GK活性降低、糖異生關鍵酶PEPCK活性增加,引起糖代謝異常。
2上調Mfn2表達,胰島素抵抗大鼠肝糖原含量升高,GK活性增加、PEPCK活性降低,并且使肝細胞脂肪變性和線粒體超微結構損傷減輕。Mfn2改善胰島素抵抗可能與調節(jié)GK、PEPCK活性及影響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有關。
第三部分 Mfn2對胰島素抵抗大
21、鼠肝臟ACCα、CPT-Ⅰα表達的影響
目的:觀察腺病毒介導的Mfn2轉染對胰島素抵抗大鼠脂代謝相關酶乙酰輔酶A羧化酶α(acetyl CoA carboxylaseα,ACCα)、肉毒堿棕櫚酰轉移酶-Ⅰ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Ⅰ,CPT-Ⅰα)表達的影響。
方法:動物分組及處理同第一、二部分。肝臟TG含量按試劑盒說明測定,Real time PCR測定肝組織ACCα、CPT
22、-Ⅰα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檢測ACCα、CPT-Ⅰα蛋白水平。
結果:
1給予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各組大鼠血液一般指標的比較
血TG、TC及FFA水平隨著Ad-Mfn2劑量的增加而降低,Ad-Mfn2中、高劑量組TC、FFA水平低于Ad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Mfn2高劑量組TG水平低于Ad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各組大鼠肝臟
23、TG含量的比較
8周末:HFD組肝臟TG含量(595.35±159.24μmol/L)高于ND組(371.75±105.47μ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肝臟TG含量隨著Ad-Mfn2劑量的增加而降低,與A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各組大鼠肝臟CPT-Ⅰα和ACCα mRNA及蛋白水平的比較
8周末:HFD組肝臟CPT-Ⅰα
24、mRNA表達及蛋白水平較ND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FD組ACCα mRNA水平較ND組高,但蛋白磷酸化水平低于ND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CPT-ⅠαmRNA及蛋白表達隨Ad-Mfn2劑量的增加而升高,與Ad組相比,以中、高劑量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Ad組相比,ACCα mRNA水平隨著Ad-Mfn2劑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蛋白磷酸化水平則升高
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高脂飲食可導致肝臟脂質沉積,脂肪酸氧化關鍵酶CPT-Ⅰα表達降低,脂肪酸合成關鍵酶ACCα磷酸化水平降低。
2上調Mfn2表達,胰島素抵抗大鼠血脂降低,肝臟脂質沉積減輕,脂代謝相關酶CPT-Ⅰα表達升高,ACCα磷酸化水平升高。Mfn2改善胰島素抵抗可能與CPT-Ⅰα表達升高及ACCα活性降低,改善脂代謝異常有關。
第四部分 Mfn2改善胰島素抵抗的
26、機制研究
目的:測定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及HepG2細胞胰島素信號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 B,PKB/AKT)途徑相關分子的表達,探討Mfn2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具體作用機制。
方法: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及動物實驗同第一、二部分。細胞培養(yǎng):分別用含0.25 mmol/L軟脂酸(palmitate,PA)培養(yǎng)基和普通培養(yǎng)
27、基(normalcontrol,NC)培養(yǎng)HepG2細胞24小時后采用葡糖糖氧化酶法測定細胞培養(yǎng)液的葡糖糖含量。判斷胰島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后,設立軟脂酸對照組(Con)、軟脂酸空載體組(Ad)、Ad-Mfn2低劑量組(50 pfu/cell,Mfn2L)、Ad-Mfn2高劑量組(100 pfu/cell,Mfn2H)。Con組給予PBS緩沖液,Ad組按50 pfu/cell空載體給予,Ad-Mfn2低劑量組按50 pfu/cell給予A
28、d-Mfn2,Ad-Mfn2高劑量組按100 pfu/cell給予Ad-Mfn2。培養(yǎng)24h后,測定各組細胞培養(yǎng)基葡萄糖含量,并采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別檢測各組Mfn2、INSR、IRS2、PI3K、AKT2、GLUT2 mRNA及蛋白水平表達變化。
結果:
1 HepG2細胞的胰島素抵抗體外模型建立
PA組葡萄糖含量(12.16±0.54 mmol/(L·mg pr
29、otein))較Con組(16.02±0.73 mmol/(L·mg protein))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用軟脂酸誘導胰島素抵抗體外細胞模型成功建立。
2 HepG2胰島素抵抗細胞Mfn2及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分子的表達
PA組Mfn2 mRNA水平(0.48±0.11)較Con組(0.97±0.03)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A組Mfn2的蛋白表達量(0.46±0.06)較Con
30、組(0.90±0.11)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A組INSR、IRS2、GLUT2 mRNA及蛋白表達較Con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A組PI3K、AKT2 mRNA及總蛋白水平與Con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PI3K和AKT2蛋白磷酸化水平較Con組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MTT法檢測Ad、Ad-Mfn2對HepG2細胞增殖的影響,Ad組、Mf
31、n2低劑量及高劑量組細胞增殖率無明顯差別。
4 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后各組HepG2細胞胰島素敏感性的比較
Mfn2L組及Mfn2H組細胞培養(yǎng)液葡萄糖含量較Ad組降低(P<0.01)。
5 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后各組細胞Mfn2及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分子的表達
Mfn2L組及Mfn2H組HepG2細胞Mfn2表達較Ad組顯著增加(P<0.01),INSR、IRS2、GLUT2 mRNA水平及蛋白
32、表達量較Ad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Ad組相比,PI3K、AKT2 mRNA表達水平及總蛋白表達量變化不顯著(P>0.05),但其蛋白磷酸化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大鼠肝臟INSR、IRS2、PI3K、AKT2、GLUT2 mRNA水平及蛋白表達的比較
實驗8周末,HFD組大鼠肝臟INSR、IRS2、GLUT2 mRNA表達水平較ND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3、。PI3K、AKT2 mRNA及總蛋白水平與ND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PI3K和AKT2蛋白磷酸化水平較ND組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Fig.5。
Mfn2重組腺病毒干預3周后,轉染Ad-Mfn2的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INSR、IRS2、GLUT2 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較Ad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I3K和AKT2蛋白磷酸化水平較Ad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4、0.05)。
結論:
1高濃度游離脂肪酸可誘導HepG2細胞產生胰島素抵抗,伴隨Mfn2表達降低,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的INSR、IRS2、GLUT2表達降低,PI3K、AKT2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
2高脂誘導大鼠肝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分子INSR、IRS2、GLUT2表達下降,PI3K、AKT2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
3上調Mfn2表達,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及HepG2細胞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分子INS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脂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Mfn2表達與線粒體功能.pdf
- 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糖代謝及血漿抵抗素、脂聯(lián)素水平的變化.pdf
- 有氧運動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ZAG表達的影響.pdf
- 熊果酸對胰島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謝及肝臟葡萄糖激酶的影響.pdf
- Exenatide對高脂喂養(yǎng)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胰島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謝的影響.pdf
- 有氧運動對高脂飲食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心肌cebpβ表達的影響
- 中樞輸注Sfrp5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的糖代謝的影響.pdf
- 糖腎膠囊對高果糖餐大鼠胰島素抵抗及脂代謝的影響.pdf
- 有氧運動對高脂飲食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心肌C-EBPβ表達的影響.pdf
- 線粒體融合蛋白2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肪代謝的影響.pdf
- 利拉魯肽對高脂喂養(yǎng)胰島素抵抗大鼠肝臟脂質沉積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的探討.pdf
- 腎交感神經(jīng)離斷對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SD大鼠糖代謝的影響.pdf
- 轉錄因子Nrf2對高脂飲食誘導小鼠肝臟胰島素抵抗的影響及機制.pdf
- 津力達對高脂飲食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脂質沉積的影響及其機制.pdf
- 津力達對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pdf
- ACEI改善長期高脂喂養(yǎng)聯(lián)合STZ誘導大鼠的胰島素抵抗及糖代謝紊亂.pdf
- 抵當湯對高脂飲食胰島素抵抗大鼠的瘦素、脂聯(lián)素及其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pdf
- 吡格列酮對脂質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高脂飲食誘導妊娠胰島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謝特征及胰腺β細胞凋亡的研究.pdf
- Vaspin對高脂喂養(yǎng)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