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bb19737f-b207-4918-bf77-23159838519e/bb19737f-b207-4918-bf77-23159838519epic.jpg)
![應用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進行臟層胸膜活檢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臨床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bb19737f-b207-4918-bf77-23159838519e/bb19737f-b207-4918-bf77-23159838519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胸膜活檢術是獲取胸膜標本進行病理檢查、診斷胸膜疾病的一項重要技術,通過胸膜活體組織學檢查不僅可做出疾病診斷,而且對腫瘤性病變可能獲得病理組織學分型,并為治療方案的選擇和評價預后提供重要的依據(jù)。胸膜活檢雖為一種有創(chuàng)性組織學檢查手段,但其損傷小,操作簡單,方法易掌握,患者痛苦小,陽性率較高,可重復操作,在診斷各種原因不明的胸腔積液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目的:本研究目的即探討應用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對中~大量胸
2、腔積液伴有不同程度胸膜增厚與胸膜粘連、胸水分隔包裹兩大類胸腔疾病患者進行臟層胸膜活檢的新方法,評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選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呼吸內科收治90例病因不明胸膜疾病患者。符合入選條件:(1)病史均≥2周,反復多次胸水常規(guī)生化為滲出性積液,經(jīng)細菌培養(yǎng)、腺苷脫氨酶、腫瘤標志物、胸水脫落細胞學和肺影像學不能明確診斷的患者。取得家屬或病人愿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患者均無肺氣腫
3、,肺大泡,上腔靜脈梗阻,心包積液,心、肺功能衰竭,嚴重水腫和凝血功能障礙等。(3)無明顯胸腔穿刺禁忌癥。(4)胸部CT提示為單側病變,術前均行胸腔超聲檢查及定位。(5)KPS評分≥50。
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范圍24-76歲,平均年齡為54.54±11.58歲。有34例患者(外院轉入我院前)胸腔內曾經(jīng)置管并多次注射藥物。A組51例患者超聲示中~大量胸腔積液伴有不同程度胸膜增厚,其中17例(以患側
4、胸腔肩胛下線第9肋間壁層胸膜計算胸膜厚度)胸膜厚1mm、14例1.1~2mm、10例2.1~3mm、7例3.1~4mm和3例>4.1mm;B組39例患者胸膜粘連、胸水分隔包裹,胸水深度1~10cm,根據(jù)超聲定位胸腔后下部19例,胸腔外下部7例,前外側胸腔6例,其它胸腔部位7例。兩組患者均應用直式鉗式套管針進行臟層胸膜活檢,每位患者胸膜活檢僅限1次,每次活檢僅限3次咬檢,各次咬檢組織分別存放不同福爾馬林標本瓶中送病理學檢查。病理顯示胸膜或
5、有陽性意義組織為取材成功,活檢鉗咬空或病理顯示肌肉、脂肪組織或纖維素等為取材失敗。
研究目的觀察對照兩組之間的取材成功率、病理診斷陽性率、活檢組織塊大小以及并發(fā)癥,應用SPSS17.0計算機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取材成功率
A組進行胸膜活檢51次,活檢成功率為94.1%(48/51),咬檢取材153次,咬檢成功率為87.6%(134/153),鉗咬空11.1%(17/15
6、3),咬檢物為橫紋肌或纖維素1.3%(2/153):B組進行胸膜活檢39次,活檢成功率為92.3%(36/39),咬檢取材117次,咬檢成功率87.2%(102/117),鉗咬空9.4%(11/117),咬檢物為橫紋肌或纖維素3.4%(4/117)。兩組比較活檢成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咬檢成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病理陽性率
A組進行臟層胸膜活檢,病理陽性診斷為82.4%(42/51
7、),42例患者中第1次咬檢明確診斷者32例(76.1%);第2次咬檢增加7例(16.7%);第3次咬檢增加3例(7.0%)。3例胸膜厚>4.1mm患者及7例胸膜厚3.1~4mm患者全部明確診斷,10例2.1~3mm患者8例明確診斷,14例1.1~2mm患者10例明確診斷,17例胸膜厚1mm患者14例明確診斷。其中胸膜轉移癌占23例,結核性胸膜炎10例,惡性胸膜間皮瘤6例,化膿性胸膜炎2例,慢性非特異胸膜炎6例,惡性淋巴瘤1例,病理結果中
8、有3次咬檢組織為橫紋肌或纖維素。153次取材組織塊大小2.5~27mm3,平均8.1±1.2mm3。
B組進行臟層胸膜活檢,病理陽性診斷為84.6%(33/39)。33例患者中第1次咬檢明確診斷者24例(72.7%);第2次咬檢增加6例(18.2%);第3次咬檢增加3例(9.1%)。其中胸膜轉移癌17例,結核性胸膜炎9例,惡性胸膜間皮瘤4例,化膿性胸膜炎2例,慢性非特異胸膜炎3例,惡性淋巴瘤1例,病理結果中有3次咬檢組織為
9、橫紋肌或纖維素。117次取材組織塊大小2.3~26.5mm3,平均9.3±1.4mm3。
兩組比較病理診斷陽性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并提示同一部位咬檢3次后,再增加咬檢次數(shù)不能顯著提高病理診斷率。
3并發(fā)癥
A組51例患者中:氣胸發(fā)生6例(11.8%),其中胸膜厚度>2.1mm患者均無氣胸發(fā)生,2例胸膜厚1.1~2mm患者、4例胸膜厚1mm患者發(fā)生氣胸。胸膜反應發(fā)生2例(3.9%),出
10、現(xiàn)皮下種植1例(2.0%),肺出血2例(3.9%),發(fā)熱1例(2.0%)??偛l(fā)癥發(fā)生率為23.5%(12/51)。
B組39例患者:無氣胸發(fā)生,胸膜反應發(fā)生1例(2.6%),未出現(xiàn)皮下種植患者。肺出血1例(2.6%),發(fā)熱3例(7.7%)??偛l(fā)癥發(fā)生率為12.8%(5/39)。
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本研究顯示:1.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進行臟層胸膜活檢這項
11、新技術可以獲得較高的診斷陽性率,對不明原因的胸腔疾病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診斷價值。2.具有胸膜增厚或胸膜粘連、胸水分隔包裹性胸腔積液患者,應用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進行臟層胸膜活檢是一種簡單、安全和有效的胸膜活檢方法。3.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在穿刺點可以多方向多部位取材,活檢同一部位可多次咬檢,但咬檢3次后,再增加咬檢次數(shù)不能顯著提高病理診斷率。4.臟層活檢可引起氣胸,氣胸發(fā)生率伴隨胸膜增厚程度下降,當胸膜增厚(患側胸腔肩胛下線第9肋間壁層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鉗式胸膜套管針在膈肌胸膜活檢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df
- 套管式胸膜活檢鉗應用安全性研究.pdf
- C型胸膜活檢套管針在壁層胸膜及膈肌胸膜活檢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動物實驗研究.pdf
- 鉗式胸膜活檢套管針的研發(fā)和臨床應用.pdf
- 應用超聲引導下鉗式胸活檢套針與Cope針進行胸膜活檢的對照研究.pdf
- 微量胸腔積液臟層胸膜活檢30例臨床分析.pdf
- 30例滲出性胸腔積液閉式胸膜活檢術的臨床分析
- 胸膜活檢術簡單版
- 應用鉗式胸膜活檢與胸水細胞學檢查在滲出性胸腔積液診斷中的對比研究.pdf
- 蜂針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pdf
- 二維超聲與超聲引導下胸膜活檢在良惡性胸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pdf
- 改良椎體活檢針的研制及臨床應用.pdf
- 氣道評估方法的臨床相關性及喉管臨床應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pdf
- 應用二氧化碳進行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臨床研究.pdf
- 活檢鉗標準(doc)
- 創(chuàng)傷后早期抗凝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研究.pdf
- 葫蔓藤飼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pdf
- 定標活檢術評價結腸小息肉活檢鉗除治療效果的臨床分析.pdf
- 急性腎衰竭行經(jīng)皮腎穿刺活檢術的意義及安全性的臨床探討.pdf
- CT引導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對肺部惡性腫瘤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安全性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