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C)作為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的標準治療方案已經得到廣泛接受。新輔助化療后獲得病理完全緩解(pCR)的乳腺癌病人的長期生存率可以得到顯著改善,同時也使部分不適合保乳的患者腫瘤縮小后獲得了保乳的機會,但是腫瘤退縮的模式是怎樣的,選擇哪些病人施行保乳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研究目的:
2、 本研究通過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乳腺切除標本部分乳腺次連續(xù)病理大切片的制作,觀察腫瘤化療反及應退縮規(guī)律并分析相關因素,確定腫瘤病理邊界進行病理學體積三維重建,觀察新輔助化療后乳腺癌的三維形態(tài),得到直觀全面立體的腫瘤退縮模型,以指導NC后保乳手術切除安全范圍的選擇。 材料方法: 30例初治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入院后行超聲、鉬靶檢查,麥默通(Mammotome)腫物切檢及腫大淋巴結細針穿刺明確診斷。觸診確定腫瘤臨床邊界用染料
3、紋身法于腫瘤表面皮膚投影進行標記,行2-3周期新輔助化療,每周期化療前及術前行超聲檢查評估腫瘤退縮情況,然后行改良根治術。術后標本按原發(fā)腫瘤邊界外擴2cm切取部分乳腺標本,將標本以3mm間距平行連續(xù)片狀取材,制作標本病理大組織切片(Whole-mount serial sections,WMSS),常規(guī)H.E染色,由病理科專家閱片、分析并在顯微鏡下勾畫病理腫瘤邊界。掃描儀采集切片圖像,用Adobe Photoshop9.0軟件對二維圖像
4、進行處理后,利用三維重建軟件3D-DOCTOR、進行三維重建。 結果: (1)通過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腫瘤病理大切片的研究,證實腫瘤的退縮模式大部分為在原腫瘤范圍內的原位消散,表現(xiàn)為衛(wèi)星灶式巢狀殘留,病理范圍并沒有縮小。28/29例(96.6%)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NC后在原腫瘤范圍內,腫瘤組織失去正常結構,同時伴有大量炎細胞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大小不等的癌巢、癌細胞團或者孤立癌細胞被纖維組織分隔;不同區(qū)域癌細胞呈現(xiàn)不同的化療反
5、應,腫瘤細胞呈不同程度退行性交,并有原位癌殘留。1例呈向心性退縮,鏡下觀察殘留腫瘤周圍纖維組織增生,腫瘤細胞呈相似的化療反應,無導管原位癌殘留。 (2)NC后cCR者1例(3.33%);cPR者17例(56.66%);cNC者11例(36.67%);cPD者1例(3.33%);pCR者1例(3.33%);總有效率(cRR)為59.99%。 (3)統(tǒng)計學分析化療前超聲測量腫瘤大小與化療后病理腫瘤范圍兩者間無顯著差異(P=0
6、.792),有良好的相關性Pearson相關系數(shù)(0.799 P<0.001),而化療后超聲測量腫瘤大小與化療后病理腫瘤范圍有顯著性差異(P=0.006);化療后超聲評估腫瘤縮小百分比在化療療效一般和良好兩組中有顯著性差異(平均36.9%vs.58.6%P=0.037)。 (4)鉬靶檢查有惡性鈣化者與較多導管原位癌殘留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檢驗(к=0.670 P<0.01)。 (5)年齡、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病理類
7、型、受體狀態(tài),Her-2表達、化療方案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與良好化療療效無關(P值均大于0.05)。 結論: 經過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腫瘤病理大切片研究證實,腫瘤的退縮模式大部分為在原腫瘤范圍內的原位消散,表現(xiàn)為衛(wèi)星灶式巢狀殘留,病理范圍并沒有縮小,但腫瘤細胞密度降低,殘留癌細胞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性。本研究提示乳腺癌降期后保乳縮小手術范圍,即使切緣陰性,可能遠離切緣還有殘余癌灶存在,導致復發(fā)。 化療前超聲能很好的評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輔助化療后乳腺原發(fā)腫瘤退縮模式研究.pdf
- 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MRI研究.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殘余腫瘤瘤床的磁共振成像研究.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保乳手術的臨床研究.pdf
- 乳腺癌輔助化療
- 擴散加權成像在評價乳腺癌分子亞型新輔助化療腫瘤病理反應的應用.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共識與進展
- 乳腺癌腫瘤學指標對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預測價值.pdf
- 乳腺癌術前穿刺活檢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意義.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殘留腫瘤自噬及其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預測因子的初步研究.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腫瘤浸潤免疫細胞及其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pdf
- 乳腺癌新輔助動脈灌注化療的臨床應用.pdf
- 早期乳腺癌輔助化療進展
- IVIM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早期反應評估的應用價值.pdf
- 乳腺癌CAFs與腫瘤生物學特性及新輔助化療的關系.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與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變化的初步研究.pdf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免疫組化標記物表達改變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