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具有逆轉錄特征的生物酶廣泛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HTLV)、鼠乳腺癌病毒(MMTV)、人類自身免疫缺陷病毒(HIV)、花椰菜花葉病毒(CaMV)、勞氏肉瘤病毒(RSV)等多種動植物病毒中,它們對人類的自身健康和生產(chǎn)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的不良影響。針對逆向轉錄酶(RT)的藥物研究具有廣泛的重要意義。通常情況下,藥物研發(fā)過程必須要設計出適合于高通量篩選的靶位模型。傳統(tǒng)的RT活性的3H摻入檢測法由于其操作過程復雜和放射性
2、核素使用方面固有的缺陷,已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且難以發(fā)展成為高通量或半高通量的篩選技術。 在國內(nèi)首次構建了RT活性的ELISA檢測法,應用預先包被于Covalink96孔板的poly(A)模板和不同來源的RT將生物素標記的dUTP摻入,用辣根過氧化物酶反應系統(tǒng)檢測酶活性,在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反映酶活性的OD值的大小與時間呈線性關系。通過與放射性核素摻入檢測法進行比較,顯示兩種方法有明顯的一致性(HIV-1RT:r2=0.997)。
3、應用ELISA法檢測奈韋拉平(NVP)、膦甲酸鈉(PFA)對HIV-1RT活性的抑制作用,顯示出藥物作用的劑量依賴性,測得IC50分別為0.23±0.12g/ml、0.21±0.08g/ml。同時,對ELISA法的重復性、穩(wěn)定性及用于抑制劑研究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進行了評價,證明了應用ELISA法檢測HIV-1RT的活性具有簡便、快速、重復性好、特異性強的特點,適用于抗HIV-1RT藥物的大樣品量篩選工作,并可發(fā)展成為高通量技術。在成功構建
4、HIV-1RTELISA檢測方法的基礎上,利用該方法,進一步檢測了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逆轉錄酶(M-MLV-RT)、禽類成髓細胞瘤病毒逆轉錄酶(AMV-RT)及鴨乙型肝炎復制復合體(DHBVRCs)的活性,同時還檢測了HIV-1感染細胞上清中RT的活性,證明ELISA法適用于具有逆轉錄特征的多種病毒酶的體外活性檢測。 隨著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廣泛應用,抗HIV感染的聯(lián)合化療取得了極大成功,HIV的傳播
5、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最新的研究表明,僅僅聯(lián)合使用兩個RT抑制劑如齊多夫定(AZT)和奈韋拉平(NVP)亦可使患者血液中HIV滴度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然而,HBV感染的治療卻面臨著相當?shù)睦Ь常?)與抗HIVRT的藥物相比,可供選擇抗HBVRT的治療藥物十分有限;2)伴隨某種藥物的長期單一應用,耐藥病毒株不斷出現(xiàn)。尋找新的不同機制的抗HBV藥物,增加聯(lián)合用藥的候選藥物種類,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在成功構建RT活性的ELIS
6、A檢測法的基礎上,對多種RT抑制劑進行了研究,其中RT抑制劑膦甲酸鈉(PFA,phosphonoformicacid)及其治療HBV的可能性引起了我們的關注。PFA是膦乙酸(PAA,phosphonoaceticacid)的同類物,是一個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300.1,當前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皮膚黏膜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及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發(fā)生的巨細胞病毒(CMV)性視網(wǎng)膜炎。
7、PFA有三個特點不同于抗HBV的傳統(tǒng)RT抑制劑(如3TC):1)PFA是一個小分子焦磷酸鹽類似物,結構上與核苷類似物3TC不同,2)作用位點是病毒DNA多聚酶的磷酸鹽結合部位,不同于3TC竟爭病毒DNA多聚酶的底物結合位點,3)區(qū)別于3TC,PFA進入細胞內(nèi)即可發(fā)揮抑酶活性,不依靠病毒的胸腺嘧啶激酶(TK)和/或宿主細胞的激酶激活形成3TC三磷酸化的活性形式。基于對PFA以上特征的高度關注,我們開展了PFA抗HBV感染的研究。
8、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FA應用于HBV感染治療的機制與療效。放射性核素摻入法體外酶抑制實驗顯示,PFA對DHBVDNA多聚酶、HBVDNA聚合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抑制曲線均顯示劑量依賴性,IC50分別為1.25±0.04μg/ml、18.70±1.11μg/ml。對于人工轉染HBV全基因組的HepG2細胞(2.2.15細胞),體外細胞實驗結果顯示,藥物處理細胞9天后,PFA明顯抑制細胞中HBVDNA復制,與細胞對照組相比,細胞中HBVRC
9、-DNA、DS-DNA及HBVDNA總量顯著減少,且PFA的藥效顯示出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并可對病毒酶產(chǎn)生直接抑制作用,無需磷酸化過程。 在動物體內(nèi)實驗中,一日齡雛鴨靜脈注射DHBV7天后,PFA腹腔注射給藥,日兩次,用藥14天后,與病毒對照組比較,血清中HBVDNA和鴨乙肝表面抗原(DHBsAg)明顯減少(250mg/kg組,P<0.01;125mg/kg組,P<0.05),鴨肝臟中DHBVDNA復制受到顯著抑制,DS-DNA(
10、250mg/kg組,P<0.001;125mg/kg組,P<0.01)和cccDNA(250mg/kg組,P<0.01;125mg/kg組,P<0.05)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在鴨乙型肝炎模型中,PFA的藥效亦顯示出明顯的劑量依賴性。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我們將PFA用于治療臨床上不同類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體內(nèi)HBV負荷明顯下降,病情得到改善。第一組病人為31例未接受過任何抗病毒治療措施的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接受PFA靜脈注射治療
11、,每天1g,日兩次,用藥4周,血液中HBV活動性復制的重要臨床指標HBVDNA下降99.7%(p<0.05),HBeAg下降96%(p<0.01),同用藥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與PFA的抗病毒療效一致,反映肝功能指標的ALT(p<0.001),AST(p<0.001),γ-GT(p<0.01),與用藥前相比,顯著降低,表明患者肝功能明顯改善。第二組為21例由于病毒產(chǎn)生YMDD突變而導致3TC抗藥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接受PFA治療28
12、天后,患者血液中HBeAg和HBVDNA與PFA治療前相比,顯著下降(p值小于0.01),HBV復制水平明顯降低;ALT、AST、γ-GT水平下降,肝功能明顯改善。這些結果與第一組病例相一致。第三組是13例伴有嚴重肝損傷的重癥肝炎的患者,接受PFA治療前一直服用傳統(tǒng)中藥而未接受過3TC治療。經(jīng)過四周PFA治療后,同用藥前相比,血液中HBeAg(p<0.01)、HBVDNA(p<0.05)、AST(p<0.05)、ALT(p<0.02)的
13、水平顯著下降,黃疸消失,表明患者體內(nèi)乙肝病毒的復制受到明顯抑制,肝功能改善,癥狀減輕。以上三組病例血液中的HBVDNA、HBeAg、ALT、AST均顯著下降,表明HBV的復制得到控制,肝功能改善;而通過對第一組慢性活動性肝炎病例PFA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尿素氮、血肌酐)的檢測,表明患者腎功能正?;驘o明顯變化。 鑒于已取得的實驗結果以及傳統(tǒng)抗肝炎藥3TC在HBVDNA多聚酶上的作用位點區(qū)別于PFA,我們初步探索了PFA與3TC聯(lián)合
14、進行抗HBV治療的可能性。對于2.2.15細胞,用PFA和3TC聯(lián)合處理細胞,藥物處理細胞9天后,結果顯示,與單獨給藥組相比,兩種藥物劑量比例適當?shù)穆?lián)合給藥組細胞中HBVDNA總量減少更為顯著,明顯優(yōu)于PFA和3TC單獨給藥組,并呈現(xiàn)藥物協(xié)同作用。在DHBV感染雛鴨動物模型中,單獨給藥組動物PFA腹腔注射給藥,3TC灌胃給藥,聯(lián)合給藥組動物同時給予PFA腹腔注射和3TC灌胃,通過檢測鴨肝DHBVDNA含量,發(fā)現(xiàn)兩種藥物劑量比例適當?shù)穆?lián)合
15、給藥組療效更為顯著,與細胞實驗的結論相同,并呈現(xiàn)顯著的藥物協(xié)同作用。 綜上所述,PFA是一個小分子全合成的病毒DNA多聚酶抑制劑,阻斷HBVDNA多聚酶的磷酸鹽結合部位并抑制HBVDNA復制。本研究在體外酶水平、細胞水平、DHBV動物模型體內(nèi)、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體內(nèi)四個層面綜合和深入分析了PFA在抗HBV感染方面的理論并嚴格證實了其臨床療效,并展示了其與3TC聯(lián)合用藥的協(xié)同作用。由此,我們認為,PFA在HBV感染者的治療中,有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轉錄酶區(qū)預存耐藥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轉錄酶基因自然序列特征分析.pdf
- PBMCs中HBV逆轉錄酶表達與臨床乙型肝炎的關系.pdf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轉錄酶區(qū)A181T-V變異的相關研究.pdf
- 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設計與篩選.pdf
- 逆轉錄病毒和逆轉錄酶簡介
- 抗HIV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的設計與合成.pdf
- HIV-1逆轉錄酶抑制劑篩選方法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DNA逆轉錄酶基因特異基因變異檢測方法的建立及評價.pdf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轉錄酶區(qū)rtI233V變異的演變及病毒學特點分析.pdf
- 乙肝病毒逆轉錄酶(RT)區(qū)變異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中的研究.pdf
- 1 HBeAg陰性與HBeAg陽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臨床分析;2 膦甲酸鈉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臨床觀察.pdf
- 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藥物與DNA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HIV-1逆轉錄酶及其抑制劑的分子模擬研究.pdf
- 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藥物對雞逆轉錄病毒的抑制作用及藥物選擇壓下禽白血病病毒耐藥毒株的產(chǎn)生.pdf
- 含N芳雜環(huán)類HIV-1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及埃博拉病毒侵入抑制劑的研究.pdf
- HIV-1逆轉錄酶抑制劑的定量構效關系及分子設計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啟動子-前核心區(qū)和逆轉錄酶區(qū)變異的臨床特點與意義研究.pdf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家系隱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調(diào)查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逆轉錄酶區(qū)準種特性分析及耐藥相關位點變異觀察.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