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病原體,可導致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與肝細胞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尚無特異性根治慢性乙肝的手段,一般采用核苷類藥物及α干擾素(interferon,IFN)來抑制HBV復制以最大程度減輕和延緩HBV慢性感染所導致的肝臟免疫病理損傷。其中IFN-α作為具有直接抗病毒效應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細胞因子是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體內由宿主模
2、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PRR)介導的通路誘生,并經由Ⅰ型干擾素效應通路發(fā)揮抗病毒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雖然大量體內外研究已證實IFN-α具有抑制HBV轉錄復制的作用,但是臨床上慢性HBV感染患者對IFN-α治療的應答率僅約30%,提示HBV可能存在拮抗Ⅰ型干擾素效應通路的策略。
本課題組前期工作表明HBV編碼的多聚酶蛋白(polymerase,Pol)具有抑制IFN-α誘導的MyD88轉
3、錄的功能。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明確Pol在HBV拮抗IFN-α效應過程中的角色,在此基礎上深入觀察Pol對IFN-α激活的JAK-STAT(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通路的抑制作用,并揭示其中分子機制,以加深人們對HBV拮抗Ⅰ型干擾素通路及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機制的認識。
首先在HBV復制和Pol過表達的細胞中采用熒光報告基因檢測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確認了
4、HBV和Pol對于IFN-α誘導的干擾素刺激反應元件(ISRE)活化及下游抗病毒基因轉錄的抑制作用。同時在基于高壓尾靜脈質粒注射的小鼠轉染模型中也觀察到,HBV和Pol的表達抑制了mIFN-α誘導的小鼠干擾素刺激基因(ISGs)的轉錄。為從生物學意義上確認HBV和Pol的表達削弱了IFN-α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將VSV用作感染指示病毒行病毒保護實驗,免疫熒光觀察及細胞培養(yǎng)上清病毒滴定的結果均顯示,HBV和Pol的存在顯著削弱了IF
5、N-α誘導的細胞抗VSV感染的能力。以siRNA干擾HBV復制細胞中Pol的表達后,HBV拮抗ISRE活化的能力明顯減弱,確認了Pol在HBV抑制IFN-α效應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為進一步探尋Pol對Ⅰ型干擾素介導的信號轉導的影響,通過免疫印跡及免疫熒光觀察了Pol對信號通路相關分子表達以及IFN-α誘導的STAT分子活化的影響,發(fā)現(xiàn)Pol對IFNAR1、IFNAR2、JAK1、Tyk2、STAT1、STAT2、IRF9、Im
6、portin-α5等分子的本底表達,以及STAT1-701位酪氨酸磷酸化和STAT1-STAT2異聚體的形成無明顯影響,但Pol對與STAT1轉錄活性密切相關的STAT1-727位絲氨酸磷酸化及STAT1、STAT2的入核有顯著抑制作用。小鼠高壓尾靜脈質粒注射模型中的結果驗證了Pol對STAT1-727位磷酸化的抑制;而在IFN-α離體處理的慢性乙肝病人肝穿標本中,本研究首次證實相較未感染HBV肝細胞中STAT1和STAT2大多分布于核
7、中,HBV感染肝細胞中的STAT1和STAT2則主要滯留于胞漿,有力地支持了細胞系內觀察到的現(xiàn)象。
進一步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Pol與負責調節(jié)STAT1-727位磷酸化的PKC(proteinkinase C)-δ激酶蛋白的催化亞基存在相互作用,且抑制了IFN-α誘導的PKC-δ磷酸化及其與STAT1的結合。另一方面,免疫共沉淀實驗結果顯示Pol以濃度依賴的方式抑制了核漿運輸?shù)鞍譏mportin-α5與STAT1和STAT2的相互作
8、用;GST-pull down實驗和截短突變分析進一步顯示,Pol與核漿運輸?shù)鞍譏mportin-α5存在相互作用,且Pol與Importin-α5相互作用的區(qū)段和Importin-α5與STAT1-STAT2異聚體結合的區(qū)段互相重疊,提示Pol可能通過與Importin-α5的競爭性結合阻礙了其介導的STAT1和STAT2的入核。
鑒于Pol蛋白由末端蛋白(terminal protein,TP)、連接區(qū)(spacer,SP
9、)、逆轉錄酶區(qū)(reverse transcriptase,RT)和RNaseH(RH)區(qū)等構成,通過構建并轉染編碼Pol各個結構域的質粒,確定了TP區(qū)負責抑制PKC-δ介導的STAT1-727位磷酸化,RH區(qū)則負責抑制Importin-α5介導的STAT1、STAT2的入核;TP和RH兩個截短體單獨表達均具有和全長Pol表達類似的抑制IFN-α信號通路的效應。
綜上所述,本研究確認了Pol在HBV拮抗Ⅰ型干擾素效應通路方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抑制Ⅰ型干擾素誘生機制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拮抗α干擾素抗病毒活性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Tp相關蛋白抗干擾素作用研究.pdf
- 干擾素病毒性乙型肝炎治療應用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擾素療效的關系.pdf
- 乙型肝炎病毒對Ⅰ型干擾素受體表達的影響.pdf
-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末端蛋白抗α-干擾素功能區(qū)域分析.pdf
-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TP257抗α干擾素機制初步探討.pdf
- 干擾素誘導跨膜蛋白分子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初探.pdf
- 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上調干擾素信號通路負性調控分子hPIAS1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干擾素誘導的MyD88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抑制α-干擾素誘導的MyD88表達的機制研究.pdf
- 重組鴨α-干擾素抗鴨乙型肝炎病毒實驗感染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慢性乙型肝炎疾病重度以及干擾素療效的關系.pdf
- 新城疫病毒P基因編碼蛋白拮抗Ⅰ型干擾素信號通路的機制研究.pdf
- 干擾素刺激基因IDO和ZAP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研究.pdf
- 干擾素與慢性乙型肝炎的相關治療
- 副黏病毒V蛋白拮抗MAVS介導的Ⅰ型干擾素通路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與α-2b干擾素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pdf
- 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