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氫嘧啶脫氫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滋養(yǎng)細胞腫瘤化療的個體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劑量、恒速靜脈輸注5-FU或FUDR治療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療效顯著,但治療中不可避免地會引發(fā)不良反應。臨床中使用FUDR或5-FU的劑量一般是根據患者的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的。相同劑量下,患者的個體差異很大,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骨髓抑制、偽膜性腸炎和心肌損害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氟化嘧啶類藥物在體內多轉化為5-FU而發(fā)揮作用,二氫嘧啶脫氫酶(DPD)是5-FU分解代謝的限速酶,其活性的高低將影響到5-FU代謝的快慢,進而影響5-

2、FU和其他氟化嘧啶類藥物的毒性。DPD由二氫嘧啶脫氫酶基因(DPYD)編碼產生,DPYD序列上堿基的突變可能導致DPD活性缺乏。體內DPD活性可以通過血漿中內源性尿嘧啶(U)及其代謝產物二氫尿嘧啶(UH2)的比值間接反映。隨著對DPD與DPYD分子基礎的闡明和相關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檢測DPD活性和DPYD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有利于預測氟化嘧啶類藥物毒性和療效,將可能成為減少或避免患者發(fā)生嚴重毒性反應的一種手段,但國內外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并不深入。

3、 為此,本研究試圖通過篩查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患者的DPYD基因型、測定DPD活性和血藥濃度并結合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探索DPYD多態(tài)性、DPD活性與氟化嘧啶類藥物治療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療效和安全性間的關系,為氟化嘧啶類藥物的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 首先,本研究建立了人血漿中DPD活性的間接測定方法-U和UH2的HPLC測定方法,通過測定UH2/U比值間接表示體內DPD活性,為本研究提供方法學基礎。其次,在本實驗室原有的測定人血

4、清中FUDR的HPLC方法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使檢測限提高到2.5μg·L-1,滿足了研究需要。為篩查患者是否存在A74G、T85C(DPYD*9)、IVS14+1G→A(DPYD*2)、C2303A和A2846T等5個DPYD突變,研究中建立了檢測各個位點的多聚酶鏈反應(PCR)-直接測序方法。 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在2007年2月~2008年1月,選擇經臨床確診為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使用含5-FU或FUDR的常規(guī)方案治療并簽署

5、知情同意書的患者,采集血標本,測定其DPD活性、DPYD基因型及輸注2h和停藥30min的血藥濃度,記錄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等指標。同時,對2000年和2005年兩個年度使用氟化嘧啶類藥物治療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患者的234份病歷進行回顧性分析,篩選出發(fā)生過嚴重不良反應或因不良反應而停藥者,發(fā)出隨診函95份;對25名自愿回訪的患者采集血標本,測定其DPD活性和DPYD基因型。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DPYD多態(tài)性和DPD活性在中國人群中的分布狀況

6、,考察DPD活性、DPYD基因型、血藥濃度、療效和不良反應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2000年和2005年使用氟化嘧啶類藥物的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患者的病歷回顧分析發(fā)現,二聯療法時,初治患者組和外院轉入治療患者組之間,使用含FUDR和含5-FU化療方案的Ⅲ/Ⅳ度腹瀉、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生率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初治患者中使用含FUDR化療方案的Ⅲ/Ⅳ度惡心、嘔吐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含5-FU的化療方案。三聯療法時,初治患者組

7、和外院轉入治療患者組相比,含FUDR方案的Ⅲ/Ⅳ度惡心、嘔吐反應均顯著高于含5-FU方案,而Ⅲ/Ⅳ度腹瀉發(fā)生率沒有顯著差異;含FUDR方案的。Ⅲ/Ⅳ度骨髓抑制發(fā)生率高于含5-FU方案,其中初治患者組Ⅲ/Ⅳ度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外院轉入治療組Ⅲ/Ⅳ度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生率均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首次在中國人群中發(fā)現一例C2303A雜合體變異患者,并發(fā)現DPYD﹡2、DPYD*9雜合體變異者。DPYD﹡9等位基因發(fā)

8、生頻率在化療組和回訪組中分別為6.93%和6.25%,呈多態(tài)性分布;DPYD*2等位基因發(fā)生頻率在化療組和回訪組中分別為0.00%和2.00%;C2303A等位基因發(fā)生頻率在化療組和回訪組中分別為0.49%和0.00%;研究中未發(fā)現A74G和A2846T變異。 化療組和回訪組患者的UH2/U比值分別為7.91±3.27和7.46±2.00,均呈正態(tài)分布,但個體間變異程度大??疾霼H2/U比值(反映DPD活性)與不良反應的關系發(fā)現

9、,患者UH2/U比值與最低白細胞計數、粒細胞計數以及血小板計數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424、0.425和0.281。可見,患者的UH2/U比值越低,出現白細胞減少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嚴重程度越高。DPYD*2雜合體變異或C2303A雜合體變異患者的UH2/U比值低于DPD活性均值的70%,且化療反應相對嚴重。DPYD﹡9雜合體變異與DPD活性降低和引起嚴重粒細胞減少癥之間未見明顯相關關系。通過相對工作特征曲線評價,將DPD活性為

10、7.21作為預測可能發(fā)生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臨界值。 UH2/U比值與全部患者的腫瘤細胞殺滅率間無明顯相關關系;但腫瘤細胞殺滅率<1的患者,UH2/U比值與滋養(yǎng)細胞殺滅率明顯負相關(r=-0.540,P=0.002)。全部患者的UH2/U比值與FUDR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和停藥后30min血藥濃度之間未發(fā)現相關性;以化療劑量分組,1125mg組和1500mg劑量組患者的UH2/U比值與FUDR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385和

11、-0.552,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使用FUDR劑量為1250mg的患者,UH2/U比值與FUDR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負相關(r=-0.430,P=0.032),提示UH2/U比值與FUDR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可能存在負相關關系,即DPD活性越低,FUDR穩(wěn)態(tài)濃度越高。 本課題的初步結論是:1)氟化嘧啶類藥物治療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中,含FUDR的三聯療法方案引發(fā)嚴重惡心、嘔吐和血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高于含5-FU的化療方案。2)中國滋養(yǎng)細胞腫瘤患者中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