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蔭補官員與地方政治_18162.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宋代的官僚隊伍中,以蔭補出身的官員人數(shù)為最多,宋初承襲五代蔭補舊制,文武官員五品以上都可蔭補子弟入仕。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頒布了宋代第一部蔭補法,法令以官員所任官職、差遣等來作為蔭補的標準,蔭補所授官職大大低于唐代,并且全都是從八品及其以下的武官。到仁宗時,大量的蔭補官員入仕,形成了嚴重的冗官危機,為解決這一問題,北宋朝廷圍繞著蔭補官員的人數(shù)和蔭補的品階,對蔭補法進行了修改,雖然改訂后的法令沒有實行,但對后世影響很大,最終

2、在熙寧時基本完成了對蔭補法的修改,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按照蔭補法的規(guī)定,無出身的蔭補官員必須經過銓試和呈試,才能參加差注獲得差遣。這本是為提高蔭補官員的素質而設定的。可是蔭補官員憑借其自身的勢力、關系往往能免試注官,即使是參加考試,也會用各種作弊手段蒙混過關,很容易通過考試獲得出官機會。在出官上,他們作為無出身人按規(guī)定要受到限制,主要反映在除授差遣和敘遷兩個方面。在差遣方面,一般來講,蔭補官員不得擔任高級清要之職。比如,蔭補官員

3、一般不能任臺諫、兩制、外交使節(jié)等職。在敘遷上,蔭補官員要比有出身的官員慢很多。他們可差注的差遣也主要是地方的監(jiān)當官以及地方的各級統(tǒng)兵官等。 蔭補官員大量、長期的在地方任職,對地方的政治有著十分消極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財政、兵政和官場風氣三個方面。蔭補官員大量為監(jiān)當官,縱容下屬吏人殘暴征稅、損公肥私、中飽私囊,嚴重阻礙了地方商業(yè)的發(fā)展。其次,以蔭補官員為主的武將群體,一旦帶兵到前方征戰(zhàn),便暴露出他們不知兵的弱點,敗多勝少,只以刻剝軍

4、士為能事,完全達不到保衛(wèi)地方安寧的任務,甚至激化矛盾,造成兵變。另外,在地方官場中有許多高級官員的子弟,他們有較好的背景,可以通過各種關系來實現(xiàn)自身的升遷、改官,以便跳出“選?!?,他們在官場中散播的這種不良風氣腐蝕了整個官僚隊伍。 與蔭補出身的官員相比,科舉出身的官員對地方政治的影響是積極的??婆e出身的官員一般獲得親民差遣,他們在民政方面所做的努力,如平反冤案,興修水利,開墾良田,捕盜捉寇等,這些有助于減輕并彌補蔭補官員在財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