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與目的:應激是機體對有害刺激(應激原)所做出的適應性綜合反應。機體在受到外界刺激如燒傷.缺血再灌注以及手術等創(chuàng)傷應激后,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的激活、氧化應激以及細胞內的Ca2+超載,誘導體內產生大量的血管緊張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內皮素(ET-1)以及各種細胞因子和活性氧自由基,從而引起應激性高血壓、應激性心律失常、應激性心肌缺血、心功能障礙等。肢體創(chuàng)傷也是一種應激狀態(tài),心血管系統(tǒng)是多種應激因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2、 本實驗用手術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左后肢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模型,動態(tài)檢測血漿H2S、NO、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丙二醛(MDA)、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的變化,檢測心肌CSE、MPO活性及MDA、ALD含量,并用RT-PCR的方法檢測心肌CaNmRNA的表達,觀察心肌組織CaNAβ基因表達的變化,同時光鏡下觀察心肌的病理損傷,電鏡觀察心肌
3、線粒體形態(tài)和結構的變化。并應用H2S供體NaHS、CSE抑制劑PPG、CaN抑制劑FK506及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進行干預,觀察上述指標及線粒體呼吸功能、膜電位及線粒體總ATP酶的變化,進一步研究H2S,CaN及醛固酮在肢體創(chuàng)傷應激后心肌損傷中的信號傳導機制及各信號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研究H2S、CaN抑制劑FK506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 本研究分為三部分:一、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心肌H2S/CSE體系和
4、CaN的動態(tài)變化及干預措施;二、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心肌損傷相關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三、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心肌損傷的線粒體機制。 方法:本實驗用手術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左后肢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模型。第一部分實驗分組:雄性Wistar大鼠63只,隨機分為9組,每組7只:正常對照組;截肢后1h組;2h組;4h組;6h組;12h組;24h組;48h組;72h組。第二部分實驗分組:雄性Wistar大鼠42只,分為6組,每組7只:正常對照組;創(chuàng)傷對照組;Na
5、HS組:截肢后立即給予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PPG組:截肢后立即給予腹腔注射PPG(50mg/kg);FK506組:截肢后立即給予腹腔注射FK506(0.1mg/kg);螺內酯組:正常大鼠螺內酯每天灌胃(20mg/kg),6天后截肢.觀察各組大鼠心肌病理、血漿H2S、NO、MPO、MDA、AngⅡ、ALD的變化,同時檢測各組大鼠心肌CSE活性,MPO、MDA、ALD的含量;并用RT-PCR的方法檢測心肌CaNmRNA的
6、表達,電鏡觀察心肌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第三部分實驗動物為48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8只:分組及處理同第二部分。觀察心肌線粒體呼吸功能和膜電位的變化,測定線粒體總ATP酶。 結果:第一部分結果: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血漿MPO、MDA在截肢后1h即有明顯升高,至截肢后6h達高峰,其后雖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心肌MPO及MDA較血漿變化稍晚,于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2h開始升高,心肌MPO于12h最高,MDA于截肢后6h最
7、高。血漿H2S及NO均于創(chuàng)傷應激后4h開始明顯下降,6h最低,至創(chuàng)傷后24h逐漸恢復。而心肌CSE酶活性的變化稍晚于血漿H2S,于創(chuàng)傷后12h最低,72h后才逐漸恢復。第二部分結果:與創(chuàng)傷對照組比,NaHs組及FK506組血漿及心肌MDA、ALD、H2S、NO含量增加,PPG組血漿MDA、ALD、H2S、NO及心肌CSE酶活性均下降,螺內酯組血漿H2S、NO含量增加而心肌CSE酶活性變化不明顯。第三部分結果:與正常對照組比,創(chuàng)傷組線粒體
8、呼吸功能下降,RCR及P/O明顯降低,ATP酶含量及膜電位下降。與創(chuàng)傷組比較,NaHs組及FK506組心肌線粒體呼吸功能明顯改善,RCR、P/O及ATP酶含量增加,膜電位升高,而PPG組RCR、P/O及ATP酶含量減少。與創(chuàng)傷對照組比,螺內酯組線粒體RCR,ATP及膜電位增加。 結論: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可以造成遠隔心肌及線粒體損傷,截肢創(chuàng)傷應激后4~6小時,心肌損傷最重。炎細胞及炎性細胞因子的活化、過度的氧化應激、CaN信號通路及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肝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及線粒體損傷的機制及防護.pdf
- 晚期糖基化終產物介導衰老心肌創(chuàng)傷后心肌損傷加重的機制研究.pdf
- 白藜蘆醇及鋅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線粒體保護機制.pdf
- 辛伐他汀對血脂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損傷的預保護及作用機制.pdf
- 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炎癥損傷機制及干預的研究.pdf
- 番茄紅素保護線粒體DNA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非致命性創(chuàng)傷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加重的分子機制及脂聯素的作用研究.pdf
-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內質網應激-炎癥機制及環(huán)磷酰胺的保護作用.pdf
- NECA誘導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線粒體機制研究.pdf
- 脂聯素對心肌氧應激致內質網應激損傷的保護及其機制分析.pdf
- 衰老及相關疾病中線粒體損傷與保護機制研究.pdf
- 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相關基因及線粒體通路機制的研究.pdf
- AMPK調控線粒體自噬參與慢性缺氧心肌保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氧應激對肝星狀細胞線粒體損傷及凋亡的影響.pdf
- Urantide對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作用機制.pdf
- 螺內酯對心肌損傷后心肌細胞外基質及心臟功能的影響與機制.pdf
- 尼克酰胺預處理通過改善線粒體應激減少缺氧后心肌細胞死亡.pdf
- 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微血管的損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無再流機制及通心絡保護作用研究.pdf
- 硫氫化鈉對膿毒癥小鼠心肌線粒體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