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雌激素是其重要的致癌因子。但迄今為止,子宮內膜癌發(fā)生進展機制仍知之甚少。GPR30是一種新型雌激素跨膜受體,發(fā)揮雌激素的非基因組效應,其參與子宮內膜癌的惡性生物學行為的調控。課題組前期研究證實,雌激素與GPR30結合后,促進子宮內膜癌的增殖、侵襲和腫瘤形成,并且促進炎性因子IL-6的分泌,提示GPR30通過調控IL-6炎癥信號通路而非經由ERα的途徑促進內膜癌的播散和轉移[1,2]。炎癥微環(huán)境
2、是腫瘤的重要特征,炎性因子IL-6激活其下游的轉錄因子STAT3,誘導和維持腫瘤的炎癥微環(huán)境,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癌患者血清中IL-6均處于高水平,提示炎性因子IL-6參與子宮內膜癌的調控,子宮內膜癌與IL-6密切相關,而且雌激素又能激活STAT3。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新型雌激素跨膜受體GPR30對子宮內膜癌中 IL-6/STAT3炎癥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作用。因此本研究檢測了子宮內膜癌組織中GPR30、IL-6/STAT
3、3在的表達情況,GPR30干擾前后的子宮內膜癌細胞系 Ishikawa(ER+),KLE(ER-)中IL-6/STAT3蛋白表達,以及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L-6的含量,穩(wěn)定轉染下調GPR30后子宮內膜癌細胞增殖侵襲能力,以揭示GPR30對IL-6/STAT3調控及該調控通路在子宮內膜癌發(fā)生發(fā)展的作用及可能的機制。
目的:探討新型雌激素跨膜受體GPR30對子宮內膜癌中IL-6/STAT3炎癥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作用。
方法:
4、r> 1.實驗對象:
1.1組織標本:隨機選取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收治的子宮內膜癌病人的手術切除標本30例。入選標準:患者年齡為37-73歲,手術前未行放化療或激素類藥物治療,并按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分期標準進行分期。該研究獲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對患者履行知情同意手續(xù)。
1.2細胞株:本研究選用人子宮內膜癌細胞系Ishikawa和KLE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5、婦產科豐有吉教授課題組保存,其中Ishikawa細胞為雌激素核受體(ER)表達陽性的細胞株,而KLE細胞是雌激素核受體(ER)表達陰性的細胞株。
2.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子宮內膜癌組織中GPR30,STAT3,IL-6R的表達情況。
3.實驗分組:將子宮內膜癌細胞系Ishikawa(ER+)和KLE(ER-)分為5組:①Con組:陰性對照組;②E2組:以10-8M工作濃度的雌激素處理的細胞組;③G1組:以10-
6、8M工作濃度的G1(GPR30特異性激動劑)處理的細胞組;④E2+G15組:以10-8M工作濃度的G15(GPR30特異性抑制劑)處理的E2組;⑤G1+G15組:以10-8M工作濃度的G15處理的G1組。
4.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各組細胞中STAT3和IL-6R蛋白表達情況。
5.采用ELISA法檢測各組細胞上清液中IL-6的分泌情況。
6.構建GPR30沉默表達的重組質粒,并分別穩(wěn)定轉染至K
7、LE和Ishikawa細胞系,應用Western-blot方法檢測GPR30蛋白的表達情況。
7.實驗分組:分別給予10-8M雌激素和10-8M G1處理,分為6組:①Con組:轉染空載體的陰性對照組;②RNAi組:穩(wěn)定轉染 GPR30沉默表達的細胞;③E2+Con組:以E2處理的Con組④E2+RNAi組:以E2處理的RNAi組⑤G1+Con組:以G1處理的Con組⑥G1+RNAi組:以G1處理的RNAi組
8.采
8、用Western blot法測定細胞中STAT3及IL-6R蛋白表達。
9.采用ELISA法檢測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IL-6的含量。
10.采用MTT法檢測各組細胞的增殖情況。
11.采用Transwell法檢測各組細胞的侵襲能力。
結果:1. GPR30、STAT3、IL-6R均表達于子宮內膜癌組織。
2. E2和G1顯著上調了Ishikawa和KLE細胞中STAT3以及IL-6R蛋白表達水
9、平(P<0.05),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上升;聯合應用G15后,STAT3和IL-6R蛋白表達的上調被阻斷(P<0.05);
3.給予 E2和 G1作用后,Ishikawa和 KLE細胞中的 IL-6的分泌明顯增高(P<0.05),而在分別聯合G15作用后,IL-6的分泌受到抑制(P<0.05)。
4.通過穩(wěn)定轉染下調GPR30基因后,細胞中的GPR30蛋白表達水平較轉染了無效質粒的細胞明顯下降(P<0.05);
10、 5. GPR30穩(wěn)定下調后,E2和G1對STAT3以及IL-6R蛋白表達的上調被阻斷(P<0.05)。
6. GPR30穩(wěn)定下調后,E2和G1對IL-6分泌的促進亦被抑制(P<0.05)。
7. GPR30穩(wěn)定下調減弱了細胞的增殖能力,抑制了E2和G1對細胞的增殖能力的促進。
8. GPR30穩(wěn)定下調減弱了細胞的侵襲能力,抑制了E2和G1對細胞的侵襲能力的促進。
結論:IL-6/STAT3炎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PER蛋白介導子宮內膜癌中IL-6-STAT3信號通路的激活.pdf
- 雌激素跨膜受體GPR30在子宮內膜癌的表達及其調控.pdf
- 子宮內膜癌中GPR30、ERα、ERβ、PR、VEGF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新型雌激素受體GPR30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pdf
- 片仔癀通過調控IL-6-STAT3信號通路治療結腸癌的機制研究.pdf
- 子宮內膜癌孕激素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子宮內膜癌預后因素研究.pdf
-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
- 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研究.pdf
- FSH對子宮內膜的影響和調控機制.pdf
- G蛋白偶聯受體GPR30介導了雌激素和Tamoxifen誘導的子宮內膜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pdf
- GPR30在子宮平滑肌瘤細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pdf
- 缺氧微環(huán)境下CaSR調控子宮內膜癌上皮間質轉化的機制研究.pdf
-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
- MT對哮喘小鼠IL-6-STAT3信號通路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MⅡP抑制子宮內膜癌轉移及其機制研究.pdf
- 結直腸癌中阿司匹林對IL-6-STAT3信號通路影響機制研究.pdf
- S100A4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在子宮內膜癌侵襲轉移中的機制研究.pdf
- 組織芯片研究STAT3及VEGF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GPR30與長骨生長的關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