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活血方藥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多中心臨床評價及遠期隨訪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為世界上主要致殘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我國患病率約為0.32%-0.36%。本病可造成全身多關節(jié)腫脹疼痛,晚期可致關節(jié)畸形,功能喪失,患病10年的患者中至少50%不能堅持工作,是世界上主要致殘性疾病之一。除此以外,RA造成的家庭、社會的經濟負擔也不容樂觀。一項研究報道,2001年~2003年成都地區(qū)僅緩解病情的類風濕關

2、節(jié)炎藥物的用藥金額就高達2907.39萬元,平均年增長率11.6%。RA對骨質破壞、健康、生存質量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經濟負擔,日益引起國內外風濕病專家的關注。
  RA的首要治療目標是通過控制炎癥癥狀、阻止關節(jié)破壞、保持關節(jié)功能、維持正常社會活動,最大程度提高患者長期的健康、生活質量。我科室根據(jù)活動期RA的病機特點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活動期RA的主要病機為濕熱毒邪久戀,血凝痹阻經絡,病邪深入骨骱,膠著不去,腐蝕筋骨氣血,致關節(jié)腫

3、痛僵硬,甚導致骨破壞,強調濕熱瘀是活動期RA的重要病機關鍵,清熱活血法是活動期RA的基本治療大法。
  本研究在RA清熱活血法的指導下,以首都醫(yī)學發(fā)展科研基金北京醫(yī)學衛(wèi)生科技聯(lián)合攻關項目為依托,采用隨機多中心平行對照的試驗設計,將多家中醫(yī)院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142例辨證屬濕熱瘀阻證活動期RA患者隨機分入中藥組71例和中西藥組71例,通過24周的臨床觀察,評價兩種治療方案對RA疾病活動度和病情的控制以及中醫(yī)證候療效、生活質量的療效

4、及安全性。并對我中心隨機入組、并完成24周觀察期的77例患者進行長期跟蹤隨訪研究,以評價中藥降低RA疾病活動度、控制風濕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遠期療效。
  一、理論研究
  1.通過整理RA中醫(yī)病名、病因病機、轉歸特點的歷代認識和當代名醫(yī)名家認識,總結中醫(yī)對RA疾病認識的共識,尤其是濕熱痹組、瘀血阻絡為活動期RA關鍵病機的共識。
  2.在RA辨證治療古籍文獻梳理的基礎上,重點對現(xiàn)代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病證結

5、合、分期論治RA的診療思路:早期多以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為法;活動期多以清熱除濕、宣痹通絡為法;晚期病久傷及氣血者以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脈為法,肝腎虛損、正虛邪戀者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為法;瘀血阻絡伴見任何證型,均應配合活血化瘀之品。
  3.通過整理導師治療RA的經驗,總結出導師祛邪為主,兼顧正氣的辨治經驗;強調整體辯證,關注患者心理狀態(tài),注重從肝論治;重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藥辨證治療配合NSAIDs、DMARDs以及糖皮質

6、激素治療RA的經驗、觀點。
  4.通過整理古籍文獻有關生活質量的論述和生存質量評價在目前中醫(yī)藥治療RA療效評價中應用,提出生存質量評價可以充分反映出中醫(yī)藥在治療RA中的優(yōu)勢,應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引入中醫(yī)治療RA的臨床研究中。
  二、臨床研究
  目的評價清熱活血方藥對濕熱瘀阻證活動期RA疾病活動度和病情的控制以及中醫(yī)證候療效、生活質量的療效及安全性,并通過遠期隨訪觀察其遠期療效。
  方法臨床試驗階段,分為中

7、藥組(清熱活血方藥組)、中西藥組(清熱活血方藥聯(lián)合甲氨蝶呤組),進行為期24周的隨機多中心平行對照試驗研究;開放性隨訪階段,對所用中西藥種類、劑量進行限定后,仍分為中藥組、中西藥組,通過制定完善的隨訪病例,嚴格規(guī)劃并確定隨訪期、隨訪頻率,收集RA疾病活動性以及生活質量相關數(shù)據(jù),以期評價中藥降低RA疾病活動度、控制風濕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遠期療效。
  結果本臨床研究按計劃共隨機入組了142例受試者,中藥組71例,中西藥組71例

8、,兩組間的人口學特征均平衡,各項臨床特征基線均平衡,患者人群為病情重度活動、病程較短的中年女性RA患者。最終有129例受試者完成了24周的治療,其中我中心77例。我中心中藥組有3例、中西藥組有5例在隨訪各時點均失訪,最終中藥組和中西藥組隨訪病例數(shù)分別為35和34例,基線時,隨訪兩組患者的人口學特征均平衡,各項臨床特征基線均平衡,具有可比性。截止至2012年3月,最長隨訪247周,最短隨訪144周,中藥組平均隨訪202.17周,中西藥組平

9、均隨訪203.12周,約為4年。結果表明:
  1.兩組均具有降低RA疾病活動度,并長期維持的作用。治療12周后,DAS28評分即開始有明顯下降;治療24周后,中藥組、中西藥組達到疾病緩解患者所占比率分別為22.86%、17.44%,DAS28評分下降的均值分別為1.91、1.97;至目前隨訪時,兩組疾病活動性仍維持24周時水平,達到疾病緩解患者所占比率分別為23.08%、42.86%。
  2.兩組都可以長期控制RA疾病病

10、情。治療12周后,中西藥組疾病病情即得到明顯控制,較之中藥組ACR20、50、70達標率分別提高了15.50%、12.60%、1.41%:治療24周后,這種差異逐漸縮小,ACR20、50、70達標率較之中藥組分別提高了2.82%、9.85%、0。至目前隨訪時,由于所有缺失數(shù)據(jù)均視為ACR20不達標,導致了目前隨訪時兩組ACR20達標率有所下降,兩組ACR20達標率分別為67.7%、64.3%,兩組ACR70達標率分別為35.5%、25.

11、0%。
  3.兩組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軀體功能,并可保持軀體功能、提高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治療4周后中藥組和中西藥組即可開始明顯提高穿衣及儀容整理能力、起居能力、餐具使用能力、徒步行走能力、日?;顒幽芰?。治療24周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繼續(xù)提高,軀體功能明顯改善、控制在輕度殘障范圍內。4年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軀體功能進一步提高,除中西藥組的餐具使用能力外,其余兩組各維度仍維持在輕度殘障范圍內。
  基線期HAQ總分和病程、

12、疾病活動性、壓痛關節(jié)數(shù)、患者對疼痛的VAS評價、患者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醫(yī)生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及炎性實驗室指標呈正相關;治療24周后,兩組HAQ總分改善率和疾病活動性改善率、腫脹關節(jié)數(shù)改善率、患者對疼痛的VAS評價改善率、患者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改善率、醫(yī)生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改善率和炎性實驗室指標改善率呈正相關;至目前隨訪時,兩組HAQ總分改善率和腫脹關節(jié)數(shù)改善率、患者對疼痛的VAS評價改善率、患者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改善率和炎性

13、實驗室指標改善率呈正相關。提示我們在治療RA時,應注重降低疾病活動性(DAS28評分)、減少腫脹關節(jié)數(shù)、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炎癥指標(ESR、CRP),以降低患者對疾病活動的總體評價,最終提高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
  4.兩組對改善關節(jié)功能均有較好的長期療效。0周時,中藥組和中西藥組均以Ⅲ級所占比率最高(54.98%、58.82%)。治療4周后,中西藥組關節(jié)功能既有明顯改善,治療24周后,以Ⅰ級所占比率最高(55.89%);而中藥

14、組則在治療12周后才見明顯改善,治療24周后,以Ⅱ級所占比率最高(65.72%)。至目前隨訪時,兩組均以Ⅰ級所占比率最高(73.54%vs67.86%)(P>0.05)。
  5.兩組均能取得較好的中醫(yī)證侯療效。治療4周后,中藥組和中西藥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分別為29.58%、40.85%;治療12周后,分別為64.79%、74.65%;治療24周后,分別為66.06%、78.87%。從具體數(shù)值上看,聯(lián)合西藥(MTX)可以提高濕熱瘀

15、阻證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
  6.降低炎性實驗室指標(ESR、CRP)方面:兩組在降低CRP方面,中西藥組起效較快,治療4周后即開始下降,明顯早于中藥組的12周;在降低ESR方面,兩組治療12周后開始有所下降。至目前隨訪時,從CRP、ESR均值上看,兩組均較24周時有所上升,中西藥組較中藥組指標水平略低,中藥組ESR基本維持在30mm/H以下,中西藥組維持在40mm/H以下,中藥組CRP基本維持在10mg/dl左右,中西藥組則波動

16、較大。
  7.安全性方面,RCT階段,中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中西藥組(2.82%vs8.45%);隨訪過程中,中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仍明顯低于中西藥組(5.71%vs58.82%)。胃腸道刺激問題在長期應用藥物,尤其是應用改善病情的抗風濕性藥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的患者中不容忽視。
  8.依從性方面,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RA患者更換治療方案原因是多

17、方面的,DMARDs藥物的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所占比率最大。
  三、結論
  1.理論研究確立了濕熱瘀是活動期RA中醫(yī)病機關鍵,清熱活血為治療大法。
  2.臨床研究證實了清熱活血方藥具有降低RA疾病活動度、控制RA風濕病情、改善患者軀體功能及關節(jié)功能、降低炎性實驗室指標的作用,堅持應用作用持續(xù),可以提高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
  四、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1.本研究采用目前公認的RA療效評價標準(DAS28評分

18、、ACR反應標準、生活質量問卷、中醫(yī)證候療效)為工具,開展高質量的隨機多中心平行對照的臨床研究,評價清熱活血方藥治療RA的療效及安全性。
  2.本研究對高質量的RCT進行長期跟蹤隨訪,比較4年期的遠期影響,為中醫(yī)藥(清熱活血方藥)治療RA的遠期疾病療效和長期的生活質量改善提供循證醫(yī)學證據(jù)。
  總之,本研究總結出濕熱痹阻、瘀血阻絡是病情期RA的主要證候,治痹從“辛溫”向“辛涼”轉變;進而從理論到臨床,以國際公認RA病情療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