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型細胞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分化機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種嗜肝DNA病毒,具有嚴格的宿主和組織特異性,是全球感染性肝臟疾病的主要病因,據報道全球約每年100萬的患者死于HBV感染導致的各種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HBV本身不引起肝細胞病變,肝臟的病理變化主要取決于機體免疫應答,尤其細胞免疫應答。HBV導致的免疫損傷十分復雜,加之缺乏有效的動物疾病模型,故目前乙型肝炎發(fā)生發(fā)展的免疫病理機制尚不十分清楚。

2、
  Th17型細胞是一種輔助性CD4+T細胞,能夠分泌產生IL-17A(即IL-17)、IL-17F、IL-22、IL-6等細胞因子,孤獨核受體γt(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 t, RORγt)是調節(jié)Th17型細胞分化的關鍵轉錄因子。Th17型細胞可促進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許多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機制密切相關。現發(fā)現Th17型細胞及其相關的細胞因子在HBV相關的肝臟疾病中明顯升高。但有關HBV抗原誘導

3、的Th17型細胞在肝臟免疫病理損傷的作用,以及影響其分化的機制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用HBV抗原定向誘導初始CD4+T細胞向Th17型細胞分化,并過繼轉移到能表達HBsAg和HBcAg的小鼠模型,以研究Th17型細胞在HBV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并進一步研究HBV抗原對Th17型細胞分化的影響及機制。
  第一部分 HBV重組腺病毒的構建
  目的:構建HBV重組腺病毒
  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術將1.

4、3倍HBV全基因組(ayw亞型)真核表達質粒與穿梭質粒 pAdTrack連接,構建重組穿梭質粒 pAdTrack-HBV。測序驗證序列正確后,將重組穿梭質粒 pAdTrack-HBV線性化轉染到含有 pAdEasy-1的大腸桿菌BJ5183中構建HBV重組腺病毒質粒pAd-GFP/ HBV1.3。測序驗證后,將重組穿梭質粒pAd-GFP/HBV1.3線性化,用脂質體2000轉染到HEK293AD細胞進行包裝,并進一步擴增 HBV重組腺病

5、毒,用氯化銫梯度離心純化 HBV重組腺病毒,最后用HBV DNA FQ-PCR定量檢測HBV重組腺病毒濃度。
  結果:pAdTrack-HBV質粒和pAd-GFP/HBV質粒分別經酶切,在1%瓊脂糖凝膠電泳,均可得到4.1Kb大小的酶切片段,大小與1.3倍HBV基因全長相符合。轉染pAd-GFP/HBV質粒的HEK293AD細胞在24小時后開始表達GFP熒光蛋白,1周后出現細胞病理效應。擴增后的HBV重組腺病毒的HBV DNA含

6、量為1.31×1010copies/ml,經氯化銫梯度離心純化后病毒指數為7.89×1012copies/ml。
  結論:成功構建HBV重組腺病毒(Ad-HBV)。
  第二部分 HBV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小鼠對HBV的免疫應答反應
  目的:建立急性HBV感染小鼠模型,研究HBV感染早期小鼠的免疫反應及其肝組織學改變。
  方法:尾靜脈注射HBV重組腺病毒感染C57BL/6小鼠,在注射病毒后的第1、2、3、5

7、、7天收集小鼠血液、脾臟和肝臟。分離小鼠血清,用改良賴氏法檢測血清谷丙轉氨酶;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方法(IFMA)定量檢測血清 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HBV FQ-PCR定量檢測血清HBV DNA。分離肝臟細胞,用HBsAg和HBcAg作用肝臟細胞后,ELISA檢測細胞因子INF-γ、IL-4和IL-17;Real-time PCR檢測肝臟組織HBV cccDNA;熒光顯微鏡觀察肝臟組織GFP蛋白表達;H

8、E染色切片檢測小鼠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查,免疫組化檢測肝臟HBsAg和HBcAg表達。
  結果:Ad-HBV組與Ad組C57BL/6小鼠在注射初期(1d、2d)均出現血清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和肝臟組織輕度炎癥反應,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第3天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肝臟組織學改變基本恢復正常。小鼠感染 Ad-HBV后的第1天血清檢測到 HBsAg和HBV DNA,肝臟組織也出現 HBsAg、HBcAg的表達和HBV cccDNA,第3天最明顯

9、。感染后第5天檢測到抗-HBs,第7天檢測到抗-HBc,而抗-HBe一直為陰性;HBsAg和HBcAg作用后不影響肝臟細胞的INF-γ、IL-4和IL-17細胞因子分泌水平。
  結論:
  尾靜脈注射 Ad-HBV能夠構建急性 HBV感染小鼠模型;Ad-HBV感染C57BL/6小鼠早期不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與肝臟損傷作用。
  第三部分 HBV抗原誘導的Th17型細胞對感染Ad-HBV小鼠的作用研究
  目的:定

10、向誘導HBV抗原特異性Th17型細胞,并研究其對感染Ad-HBV小鼠的作用。
  方法:
  1.誘導HBV抗原特異性CD4+T細胞經C57BL/6小鼠鼻腔接種200μl含5×106 copies HBV重組腺病毒的病毒懸液,4周后加強一次,再經1周后取小鼠脾臟單個核細胞,將細胞分三組:HBV抗原+細胞因子組,HBV抗原組和PBS組。HBV抗原+細胞因子組,用細胞因子(TGF-β1ng/mL、IL-610ng/mL、IL-2

11、310ng/mL、抗IFN-γ5μg/mL、抗IL-45μg/mL)和HBV抗原(HBsAg20μg/ml和HBcAg20μg/ml)作用小鼠脾臟單個核細胞;HBV抗原組用HBsAg20μg/ml和HBcAg20μg/ml作用細胞;PBS組僅用PBS作用細胞。72小時后用CD4+T細胞磁珠分選脾臟單個核細胞的CD4+T細胞,把 CD4+T細胞與抗原提呈細胞(通過Mitomycin C處理健康小鼠脾臟單個核細胞獲得)按5:1混合,并加用上

12、述刺激因素繼續(xù)作用72小時。收集小部分細胞懸液用ConA刺激24小時后,ELISA檢測上清中IL-17、IL-22、INF-γ和IL-4的水平;流式細胞術(FCM)分析IL-17+CD4+T細胞、INF-γ+CD4+T細胞和IL-4+CD4+T細胞的百分比;Real-time PCR檢測細胞IL-17、IL-22和RORγt mRNA水平。
  2.構建小鼠肝臟急性損傷模型通過C57BL/6小鼠尾靜脈注射HBV重組腺病毒,感染病毒

13、3天后予以細胞過繼轉移。洗滌上述培養(yǎng)的HBV抗原特異性CD4+T細胞,PBS重懸細胞,將200μl含2×107個細胞的懸液尾靜脈注射給已感染HBV重組腺病毒3天的C57BL/6小鼠。24小時后處死小鼠,取小鼠血清用改良賴氏法檢測谷丙轉氨酶,取肝臟石蠟包埋,切片進行HE染色觀察肝臟病理學改變。
  結果:
  1.HBV抗原+細胞因子組 IL-17+CD4+T細胞的百分比,以及 IL-17、IL-22和RORγt mRNA水平

14、顯著性高于HBV抗原組和PBS組,P<0.01,且IL-17和IL-22分泌水平也顯著性高于其它兩組,P<0.01。HBV抗原組的IL-17+CD4+T細胞百分比,以及IL-17和IL-22 mRNA水平和分泌顯著性高于PBS組,P<0.01;HBV抗原組INF-γ+CD4+T細胞的百分比和INF-γ的分泌顯著性高于HBV抗原+細胞因子組和PBS組,P<0.01。HBV抗原+細胞因子組、HBV抗原組和PBS組 IL-4+CD4+T細胞的

15、百分比和IL-4分泌無顯著性差異。
  2.HBV抗原+細胞因子組和HBV抗原組的CD4+T細胞分別過繼轉移給感染Ad-HBV的C57BL/6小鼠,均能導致小鼠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以及肝臟組織明顯的炎癥反應,如肝細胞明顯腫脹,部分壞死,肝臟結構紊亂,大量的炎癥細胞浸潤。
  結論:
  1.用 HBV抗原(HBsAg和HBcAg)聯(lián)合細胞因子在體外成功定向誘導初始CD4+T細胞向Th17型細胞分化。
  2.HB

16、V抗原特異性Th17型細胞可導致感染Ad-HBV小鼠的肝臟炎癥反應與組織損傷。
  第四部分研究HBV抗原對Th17型細胞分化的影響及機制
  目的:研究HBV抗原對小鼠Th17型細胞分化的影響及機制
  方法:
  1.分別用重組HBsAg、HBcAg、HBeAg免疫 C57BL/6小鼠,取三種抗原免疫組小鼠的脾臟單個核細胞,一部分細胞用相應HBV抗原(HBsAg20μg/ml,HBcAg2.5μg/ml,HB

17、eAg2.5μg/ml)作用24小時,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的IL-17+CD4+T細胞百分含量。另一部分細胞用磁珠分選 CD4+T細胞,并與相應抗原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共同培養(yǎng)72小時,real-time PCR檢測細胞的IL-17、IL-22和RORγt mRNA水平,以及培養(yǎng)液IL-17和IL-22的含量。
  2.檢測HBV三種抗原免疫組脾臟單個核細胞的TLR2、3、4、7和9 mRNA水平。分別用 HBV抗原作用相應免疫組小鼠

18、脾臟單個核細胞24小時,檢測細胞IL-6和IL-23 mRNA水平和分泌。不同劑量HBV抗原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細胞24小時,檢測IL-6、IL-23 mRNA水平和分泌及其TLR7 mRNA水平和蛋白表達。siRNA沉默巨噬細胞 TLR7的表達,Western-Blot分析 siRNA抑制效率;以siRNA-TLR7小鼠巨噬細胞為 APC,分別加入三種不同的HBV抗原及相應的HBV抗原免疫的CD4+T細胞共同培養(yǎng)72小時,檢測CD4+T細

19、胞的IL-17、IL-22和RORγt mRNA水平,以及 IL-17和IL-22的分泌水平;用 HBV抗原對siRNA-TLR7小鼠巨噬細胞作用后,檢測其IL-6和IL-23的分泌和mRNA水平。
  結果:
  1.HBsAg免疫組、HBcAg免疫組、HBeAg免疫組脾臟單個核細胞的IL-17+CD4+T細胞百分比顯著性高于佐劑組,P<0.01,且CD4+T細胞的IL-17和IL-22 mRNA水平和分泌,以及RORγt

20、 mRNA水平均顯著性高于佐劑組,P<0.01,但程度不一致。IL-17 mRNA水平和分泌依次是HBcAg組—HBeAg組—HBsAg組,三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IL-22 mRNA水平和分泌依次是HBsAg免疫組—HBcAg免疫組—HBeAg免疫組,HBsAg免疫組顯著性高于HBcAg和HBeAg免疫組,P<0.01,而在HBcAg和HBeAg免疫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RORγt mRNA水平依次是HBcAg免疫組—H

21、BeAg免疫組—HBsAg免疫組,HBcAg免疫組顯著性高于HBsAg和HBeAg免疫組,P<0.01,而在HBsAg和HBeAg免疫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2.與佐劑對照組比較, HBeAg免疫組小鼠脾臟單個核細胞的TLR2 mRNA水平顯著性升高,P<0.01,HBcAg免疫組無明顯改變,而HBsAg免疫組則表達顯著性下降,P<0.01;三種抗原免疫組TLR3 mRNA水平無明顯改變;HBcAg免疫組TLR4 mRNA水平顯

22、著性升高,P<0.01,HBeAg免疫組無明顯改變,而在HBsAg免疫組其表達顯著性下降,P<0.01;三種抗原免疫組TLR7 mRNA水平均顯著性升高(P<0.01),以HBcAg免疫組升高最明顯;三種抗原免疫組TLR9 mRNA水平均顯著下降(P<0.01)。HBsAg、HBcAg和HBeAg免疫組脾臟單個核細胞的IL-6 mRNA水平和分泌均高于佐劑組;而HBcAg和HBeAg免疫組IL-23 mRNA水平和分泌顯著性高于佐劑組,

23、P<0.05。體外小鼠巨噬細胞在HBsAg、HBcAg和HBeAg作用下TLR7 mRNA水平和蛋白表達顯著性升高,P<0.01。在HBcAg和HBeAg作用下,巨噬細胞IL-6和IL-23 mRNA水平和分泌顯著性升高,P<0.01,呈濃度依賴關系,且以HBcAg作用最明顯;HBsAg作用巨噬細胞僅IL-6 mRNA水平和分泌顯著性升高,P<0.01。siRNA-TLR7抑制靶基因效率近70%;siRNA-TLR7能顯著性抑制能顯著性

24、抑制三種 HBV抗原(HBsAg、HBcAg和HBeAg)免疫組小鼠CD4+T細胞IL-17、IL-22mRNA水平和分泌及RORγt mRNA水平的上調(P<0.01);能顯著性抑制三種HBV抗原上調小鼠巨噬細胞的IL-6 mRNA分泌和水平(P<0.01),及顯著性抑制HBcAg和HBeAg上調小鼠巨噬細胞IL-23mRNA水平和分泌(P<0.05)。
  結論:
  1.HBsAg、HBcAg和HBeAg能夠促進Th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