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嚴重燒傷,將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主要表現(xiàn)為免疫抑制,燒傷免疫抑制使病人發(fā)生嚴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的幾率增加。大量的實驗詳細的闡述了免疫抑制的機制,其中包括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障礙、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癥介質變化和Th1/Th2功能性極化向Th2方向的漂移等。然而,這些研究僅僅揭示了燒傷后系統(tǒng)免疫功能的變化,而有燒傷引起的局部免疫功能變化知之甚少。 本實驗的目的在于通過檢測大鼠燒傷創(chuàng)面引流淋
2、巴液內TNF-α、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變化,以及燒傷創(chuàng)面引流淋巴結內CD4+、CD8+T淋巴細胞比例和CD4+/CD8+T淋巴細胞比值變化來探討燒傷對局部免疫功能的影響。 方法: 24只清潔級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戊巴比妥鈉(40mg/kg)腹腔內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單側后腿(隨機)浸于70℃熱水30秒,造成單側后腿4﹪TBSA深II度燙傷,對側后腿浸于22℃熱水30秒,分為燒傷腿
3、組(A組)和對側未燒傷腿組(B組),燙傷后給予頭孢哌酮腹腔注射以防止感染(40mg/kg/day)。術后將大鼠單獨置于放有無菌布單的大鼠飼養(yǎng)籠中,大鼠清醒后即可自由飲食。實驗分為3個時間點:燒傷后6小時(6只)、燒傷后24小時(6只)、燒傷后72小時(6只)。C組(6只)為假燙傷組,未接受任何處理。標本收集方法如下:麻醉成功后,刮除腹部毛發(fā),沿腹部正中做切口,長約5厘米,先把腸管翻向左側,在右下腹腔即可看到右髂總淋巴結,在手術顯微鏡下仔
4、細分離右髂總淋巴結的輸出淋巴管,游離出大約1.5~2厘米,用3-0絲線結扎其上端,對側接受同樣的處理。將大鼠雙側后腿按摩約30分鐘,使淋巴管充盈,用針頭(直徑0.45mm)插入充盈的淋巴管,抽出淋巴液約40μl,將淋巴液置于Eppendorf管中,加入肝素(終濃度20IU/ml)以防止其凝固,將淋巴液立即置于離心機離心(600轉/分鐘)10分鐘,取其上清,即淋巴漿,將淋巴漿置于-80℃超低溫冰箱待測。在取完淋巴液后,隨后收集髂總淋巴結。
5、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檢測淋巴液內TNF-α、IFN-γ、IL-4水平,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淋巴結內CD4+、CD8+T淋巴細胞比例。 結果: 燒傷后6、24和72小時,TNF-α水平,A組顯著高于B組(51.62±5.36對17、84±1.58 p<0.01,27.35±2.57對16.44±1.21 p<0.01,23.04±2.67對17.
6、24±2.05 p<0.05,pg/ml)。燒傷后6、24和72小時,IFN-γ水平,A、B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燒傷后6、24和72小時,IL-4水平,A組顯著高于B組(14.15±1.08對8.97±0.72 p<0.05,19.76±2.15對9.37±0.78 p<0.05,14.37±1.73對8.80±1.24 p<0.01,pg/ml)。燒傷后6、24和72小時一IFN-γ/IL-4比值,A組顯著低于B組(2.27±0.
7、34對3.33±0.25 p<0.05,1.54±0.19對3.34±0.22 p<0.05,1.60±0.16對2.52±0.24,p<0.01)。燒傷后6和24小時,CD4+T淋巴細胞比例,A、B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45.78±2.97﹪對48.90±2.39﹪,43.42±1.50﹪對46.05±3.27﹪,p>0.05),而燒傷后72小時,A組顯著低于B組(38.55±2.26﹪對48.87±2.90﹪,p<0.05)。燒傷
8、后6、24和72小時,CD8+T淋巴細胞比例,A、B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17.67±0.39﹪對 18.26±0.48﹪, 18.31±1.12﹪對 19.00±0.74﹪,18.28±0.57﹪對17.95±0.74﹪,p>0.05)。燒傷后6和24小時,CD4+/CD8+T淋巴細胞比值,A、B 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2.58±0.14對2.72±0.19,2.41±0.16對2.42±0.15,p>0.05),而燒傷后72小時
9、,A組顯著低于B組(2.13±0.16對2.68±0.12,p<0.05)。 結論: 1、燒傷能夠引起局部引流淋巴液的TNF-α水平升高。 2、燒傷能夠引起局部引流淋巴液IL-4水平升高,從而降低引流淋巴液IFN-γ/IL-4(Th1/Th2細胞因子)比值,抑制局部免疫功能。 3、燒傷能夠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結內CD4+T淋巴細胞比例降低,從而降低引流淋巴結內CD4+/CD8+T淋巴細胞比值,抑制局部免疫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膿桿菌
- 綠膿桿菌外毒素A對嚴重燒傷大鼠損傷效應的實驗研究.pdf
- AQP1與綠膿桿菌毒素致病機理的關聯(lián)性研究——綠膿桿菌毒菌對AQP1的影響.pdf
- 壓電免疫傳感器微陣列檢測綠膿桿菌的實驗研究.pdf
- 綠膿桿菌燒傷創(chuàng)面膿毒癥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細胞凋亡的研究.pdf
- 以綠膿桿菌MexAB-OprM外排泵為靶點的抗綠膿桿菌藥物篩選模型的初步建立與應用.pdf
- 綠膿桿菌集成型群體感應系統(tǒng)相關基因的篩選與功能研究.pdf
- 大鼠角膜堿燒傷后局部淋巴循環(huán)及移植免疫.pdf
- 水貂肺炎病原菌的檢測及綠膿桿菌多價滅活疫苗的制備與免疫研究.pdf
- 綠膿桿菌外毒素A(PEA)入侵細胞的定時定量探究.pdf
- 通過定點突變表征綠膿桿菌芳香硫酸酯酶.pdf
- 貂源綠膿桿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致病性研究.pdf
- 泰山松花粉多糖對羊綠膿桿菌滅活疫苗的免疫增強作用.pdf
- 羊綠膿桿菌病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治技術的研究.pdf
- 抗綠膿桿菌的活性物質篩選及其有效成分分析.pdf
- 綠膿桿菌SecA ATPase抑制劑篩選模型的建立和應用.pdf
- 綠膿桿菌制劑對乳腺癌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泌尿系置管患者綠膿桿菌感染危險因素及耐藥情況的分析.pdf
- 磷酸鹽耗竭反應系統(tǒng)對綠膿桿菌群體感應的影響及相應轉錄調控因子研究.pdf
- 左氧氟沙星對綠膿桿菌生物膜誘導作用及藥物治療方法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