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內注射雷珠單抗治療變性近視黃斑脈絡膜新生血管和臨床觀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過對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藥物—雷珠單抗(Ranibizumab)治療變性近視合并黃斑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療效進行觀察分析,為臨床上治療變性近視黃斑CNV提供有效的方法。
  材料與方法:
  選擇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

2、院眼一科本治療組就診的經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確診的所有并發(fā)黃斑CNV的變性近視連續(xù)病例34例(36眼),排除伴有影響視功能的其它眼部疾病、曾有內眼手術史、曾行其它治療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黃斑CNV者。所有入選患者均經玻璃體內注射雷珠單抗0.5mg(0.05ml),注射后每月隨訪1次,隨訪時間為

3、6個月,并于隨訪時按需可追加注射。通過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顯微鏡、眼壓、檢眼鏡、眼底彩色照像、OCT及FFA檢查,分析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黃斑視網膜神經纖維層(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的變化。本研究開始前,獲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查批準,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療方案,接受治療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采用SPSS17.0軟件,所有定量資料數據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最佳

4、矯正視力值換算為logMAR值,各組間數據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法,以P<0.0083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術后6個月隨訪時視力提高者17眼,占47.22%,視力穩(wěn)定者16眼,占44.44%,再次出血引起視力下降者3眼,占8.33%。平均logMAR視力術前為1.01±0.51,術后1個月為0.92±0.46,術后3個月

5、為0.75±0.41,術后6個月為0.73±0.40,總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8.46,P<0.05)。黃斑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術前為(315.94±16.89)μm,術后1個月為(302.83±19.95)μm,術后3個月為(294.81±25.31)μm,術后6個月為(292.19±20.24)μm,總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20.22,P<0.05)。術后6個月時,FFA顯示有22眼滲漏消失,13眼滲漏面積明顯減小,1眼發(fā)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