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Eisenia fetida)兩種抗菌肽的分離純化和部分理化特性及抗菌抗癌細胞活性.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蚯蚓的生態(tài)適應為理論基點,研究了蚯蚓Eisenia fetida的兩種抗菌肽.通過硫酸銨沉淀和超濾等,將蚯蚓勻漿分成6個粗組分,即30﹪~60﹪硫酸銨沉淀大于10KDa(Ⅰ),10KDa~1KDa(Ⅱ)及小于1KDa(Ⅲ)三組,60﹪~90﹪硫酸銨沉淀大于10KDa(Ⅳ)、10KDa~1KDa(Ⅴ)及小于1KDa(Ⅵ)三組.通過抑菌圈法和微量稀釋法檢測抗菌活性.在初步篩選的基礎上又經(jīng)硫酸銨沉淀、超濾、陽離子交換分離和反相FPLC,得到

2、了兩種新的蚯吲抗菌肽F-1與F-2.分子量經(jīng)電噴霧離子源質(zhì)譜(ESI-MS)測定為535.27Da和519.27Da.串聯(lián)質(zhì)譜(MS/MS)數(shù)據(jù)表明F-1的肽序列為Ac-Ala-Met-Val-Ser-Ser,F-2的肽序列為Ac-Ala-Met-Val-Gly-Thr.最小抑菌濃度(MIC)實驗表明,F-1與F-2對鶉雞腸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綠膿桿菌Pseudomonas pyocyanea、鮑氏不動A

3、cinetobacter baumanii、土生克雷伯菌Klebsiella terrigena的MIC分別為11.4mg/L和12.85mg/L,對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MIC分別為22.8mg/L和25.68mg/L.對真菌白色念株菌Candida albicans沒有表現(xiàn)為完全的抑制作用.利用MTT法和掃描電鏡,對F-1和F-2對體外培養(yǎng)的MGC803胃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及其機理進行了研究.F-1與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