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屬鞘翅目Coleoptera,天??艭erambycidae,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林業(yè)蛀干性害蟲。其幼蟲蛀干為害,生活隱蔽且周期較長,研究和防治較為困難。因此,裸露活動的成蟲期是研究和防治云斑天牛的關鍵時期。為此,本課題在實驗室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對云斑天牛的成蟲交配行為進行了系統觀察,通過Y-型嗅覺儀、GC-EAD、GC-MS等儀器及技術手段對其性信息素(包括接觸性性信息素和揮發(fā)性性
2、信息素)進行了分離鑒定,分析了云斑天牛的一個氣味結合蛋白(odorantbindingproteinOBPs)BhorOBP2的結合特性,以期為明確云斑天牛交配行為機制及云斑天牛性引誘劑研制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云斑天牛成蟲的交配節(jié)律
通過室內實驗,利用攝像機對云斑天牛的行為進行了細致的觀察與記錄。結果表明,云斑天牛一天中存在三個交配高峰時段,分別為:10:00~12:00;16:00~18
3、:00;23:00~01:00;羽化的前5d~10d交配次數并不多,10d~15d交配次數顯著上升;到20d時其交配次數達到高峰,隨后緩慢下降,直到成蟲死亡。
2.接觸性信息素的分離鑒定
用二氯甲烷和甲醇(2∶1)的混合溶液提取蟲體體表物質,通過GC-MS進行分離鑒定。結果如下:鑒定出20種化合物,其中二十五烷(C25)、11-甲基二十五烷(11-Me-C25)、2-甲基二十六烷(2-Me-C26)、二十七烷(C27
4、)、13-甲基二十七烷(13-Me-C27)、3-甲基二十七烷(3-Me-C27)和9-甲基二十九烷(9-Me-C29)可能是云斑天牛雌蟲釋放的接觸性性信息素組分。
3.揮發(fā)性信息素的分離鑒定
通過Y-型嗅覺儀的結果確認,雄蟲能釋放揮發(fā)性的性信息素;通過GC-EAD檢測表明,雌蟲對雄蟲與寄主植物野薔薇的揮發(fā)物中的某一特定成分有較強的觸角點位活性。據此判斷,此物質可能是云斑天牛揮發(fā)性性信息素的有效組分。通過GC-MS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洲斑潛蠅氣味結合蛋白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 松墨天牛氣味結合蛋白轉錄組測序分析及表達分析.pdf
- 松褐天牛氣味結合蛋白基因克隆與分析.pdf
- 稻縱卷葉螟信息素結合蛋白的免疫定位及結合特性分析.pdf
- 三葉斑潛蠅氣味結合蛋白的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 大豆蚜氣味結合蛋白的結合特性及組織定位.pdf
- 松褐天牛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pdf
- 飛蝗觸角中氣味分子結合蛋白的定位與結合特性.pdf
- 小菜蛾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鑒定及其表達模式分析.pdf
- 稻縱卷葉螟氣味結合蛋白的功能分析.pdf
- 淡足側溝繭蜂氣味結合蛋白的原核表達及結合特性研究
- 飛蝗氣味分子結合蛋白的分離純化原核表達及生化特征.pdf
- 棉蚜氣味結合蛋白基因克隆和表達分析.pdf
- 家蠶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研究.pdf
- 褐飛虱氣味結合蛋白基因克隆與分析.pdf
- 豆野螟性信息素結合蛋白MvitPBPs基因的鑒定及功能分析.pdf
- 桃小食心蟲性信息素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鑒定.pdf
- 二化螟氣味結合蛋白的基因克隆、組織分布及配體結合能力分析.pdf
- 稻縱卷葉螟信息素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與分析.pdf
-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系統的地理種群差異及氣味結合蛋白OBP7的功能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