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小學生習作入門教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b>  摘 要:1</b></p><p><b>  關鍵詞:1</b></p><p>  Abstract1</p><p>  Key Words1</p><p>

2、;  1、 小學生習作教學的意義和基本要求1</p><p>  1.1 習作教學的意義1</p><p>  1.2 習作教學基本要求2</p><p>  2、 小學生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3</p><p>  2.1、習作教學實施程序化、成年化3</p><p>  2.2、忽視學生習作的主動性培養(yǎng)3

3、</p><p>  2.3、重考試,輕能力培養(yǎng)4</p><p>  3、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和建議4</p><p>  3.1、摒去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思想,形成新課程教學理念5</p><p>  3.2、引導小學生積累習作必備知識6</p><p>  3.3、培植小學生習作的興趣7</p>

4、<p>  3.4、多練多寫,開拓思路,煅煉技巧8</p><p><b>  參考文獻:8</b></p><p><b>  致 謝9</b></p><p><b>  小學生習作入門教學</b></p><p>  摘 要:傳統(tǒng)小學生習作教學遠離小學生

5、生活,最終禁錮學生個性,應該摒棄傳統(tǒng)習作教學模式和方法,讓習作教學成為師生積極的生命互動,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喚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三年級學生正處在寫作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對學生寫作極其關鍵。為此,教師要把調動小學生的習作積極性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與閱讀積累的好習慣,使學生習作時有話可寫;最后還要架設說寫橋梁,讓學生學會表達。從而使習作教學取得較好成效。</p><

6、;p>  關鍵詞:習作;入門;積極性;觀察與積累;架設橋梁</p><p>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xercises teaching of pupils is away from the pupils ' life, eventually it imprisons pupils' individuality, we should abandon the t

7、raditional exercises teaching models and methods, let the exercises teaching becom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tive life interaction, allowing students to" write what they want to say" ,happy to express in wr

8、itten expression,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Only in this way can arouses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The third grade student</p><p>  Key words: writing; entry; enthusiasm; observation and accum

9、ulation; bridge erection</p><p>  小學生習作教學的意義和基本要求</p><p>  (一)、習作教學的意義</p><p>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習作教學應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

10、情實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些表述,說明了小學生習作教學必須引起小學語文教師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p><p>  三年級習作教學是承接“寫話”開啟“作文”的重要轉折,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依據(jù)小學生年齡階段心理特征和認知的特點。 既鞏固造句、?段、寫話、記事、寫日記的基礎,又能適時適度提升學生小練筆和寫作,逐步會寫些文章。不斷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以貼近學生實際,鼓勵學生寫自己的事

11、,寫出自己思想,寫出自己的感受;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開拓的自由想象空間;并引導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全的審美情感。</p><p>  (二)、習作教學基本要求</p><p>  1、學會看,即觀察事物,獲取和加工信息。</p><p>  限于認識水平,小學生觀察事物總沒有那么細致那么深刻,往往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對事物的感受也比較單一。因此,要教會學生

12、善于觀察,得讓學生在觀察中做出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必須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引導他們學會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比如習作《我們學校的榕樹》,得讓學生實地觀察,說出樹的外表,擴展到樹在四季更換的變化,再深入讓學生說到榕樹給老師和學生帶來怎樣的好處。從感性到理性的發(fā)散。觀察帶來的效果使學生產生立體畫面感,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及內部的聯(lián)系,并能在以后運用到習作過程中。</p><p>  2、學會說,即口頭表述,

13、能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p><p>  口頭表述是人際交流的需要,也是習作基礎,要能寫出來,得先會說出來,教學中要注重口頭表述的培養(yǎng)和訓練。例如習作《我的媽媽》時,先在課堂中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媽媽。媽媽是小孩心中熟悉最了解的人,小學生會說自己媽媽特點,優(yōu)點甚至缺點。教師引導小學生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媽媽”說給周圍的同學聽。接著,讓說得較好的同學重復說給全班同學聽。然后,教師小結怎樣說“媽媽”,從“媽媽”外表到“心

14、靈”,“媽媽”的工作到生活,抓住對“媽媽”印象深刻事或感情。最后教學生怎樣把說“媽媽”寫成作文《我的媽媽》。通過先說后寫,學生習作就較容易寫好這篇習作了。在口語教學中引導小學生認真聽人講話,學會抓住講話的要點;要使小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一個故事的大意,說出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樂于請教、交談和商討問題。注意語言美人格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奇跡,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會帶給我們無數(shù)亮點。為學生搭建一個口語學習的平臺,他們會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的奇跡。

15、</p><p>  3、學會寫,即書面作文,能把思想和口語固化為文字。</p><p>  寫,是習作中最關鍵部分。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習作教學中,要從最基礎教起,寫一些學生熟悉的身邊人或事。課標明確要求,三年級的習作不是創(chuàng)作,而是寫身邊的人或事。寫想說的話。例如習作《我的母親》時,首先是教學生學會分析,寫“母親”什么?有哪事故事能較好表現(xiàn)“母親”好形象,好品質。要以小

16、學生熟悉生活或故事把母親寫出來,故事要真實具體,要抓住生活中的主要情節(jié)來寫,讓讀者讀后自然產生感情共鳴。學會寫文章時怎樣確定重點,寫中有詳略。</p><p>  例《我的母親》習作中,一小學生這樣寫:天黑著,地平線上微微泛著藍,然而廚房的燈已經被點亮。母親努力地睜開雙眼,不斷用手揉著雙眼,克服困意——她真想多睡一分鐘?!安?!不能讓孩子上學遲到?!?</p><p>  母親打開冰箱,掂量

17、著拿出一顆雞蛋,麻利地在鍋臺上一磕,順手點燃燃氣灶,將蛋打在鍋里。冰箱里的牛奶還很涼,這樣的天氣喝著涼牛奶出門會涼著的。她想著,微波爐的噪音會吵醒孩子——于是她將牛奶放在懷兜里,這樣牛奶會熱些。</p><p>  起床的鬧鐘響了,母親將雞蛋盛在盤子里,小心地撒上些鹽,又把牛奶和面包擺在飯廳的桌上,好讓我方便地吃上早點,以免浪費時間。</p><p><b>  ……</b

18、></p><p>  以上的故事雖然平凡,但其在文中表現(xiàn)出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小學生真實的事和感情。假如你是讀者會不融入情景,產生共鳴嗎?——母愛。</p><p>  4、學會評,即評改作文,能進行初步的加工修改。</p><p>  評改,包括教師的點評和學生互評、自評。在習作教學中,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特別是學生自評,

19、能使小學生對自己習作的反思,哪些地方寫得還好,哪此地方寫得不好,哪些“話”寫得有毛病,為以后習作積累經驗,提高寫作能力。教師有時應該允許學生將作文擱置一至兩個周,然后再去反思,認真修改,這時候更多地發(fā)現(xiàn)問題,修改時更能“割愛”些。</p><p>  二、小學生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p><p>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小學生習作教學提出了明確的建議,尤其針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

20、了更為明確、更有指導意義的評價建議。但由于許多教師習作教學觀念陳舊,方法落后。目前小學生習作入門教學的現(xiàn)狀仍然令人很不滿意,其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p><p>  、習作教學實施程式化、成年化</p><p>  現(xiàn)在小學生習作教學受到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束縛太多,成人化、程式化程度嚴重,理論講得天花欲墮,但實際效果甚微。例如布置小學生習作時,教師總是交代學生怎樣確定中心思想;圍繞中

21、心組織材料,開頭怎樣寫,中間怎樣寫,結尾又怎樣寫。教學結構總是遵循“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起草—修改—撰抄(成文)”這一固定模式。缺乏新意和活力, 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導致學生厭學、怕學。例如,習作《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文章開頭要寫“事的發(fā)生時間、地點、人物”,文章的中間寫“事”發(fā)生過程,結尾要寫“事”意義或影響,篇末點題,頭尾呼應。這樣教學,捆住了小學生的習作主動性靈活性,扼殺學生的

22、創(chuàng)新意識和習作的主動性。程式化教學過程根本忽視了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缺乏引導學生寫自己的經歷,說出自己的感想。相當部分學生的作文是課本上或其它資料的句、段重組裝或套改,抒發(fā)的是空泛的屬于別人的情感。學生面對一次次的作文,總是為“怎樣套”而苦惱,無從下筆,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作文產生了一種懼怕心理,作文教學變得沉重,習作教學離開了學生的生活。二是,習作教學的成年化</p><p> ?。ǘ?/p>

23、)、忽視學生習作的主動性培養(yǎng)</p><p>  文本思想顯現(xiàn)僵化,作文內容虛假,是長期困擾小學作文教學的作文訓練的一個頑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總是過高地看重作文內容的思想性,一些教師把學生習作的標準定位在一些優(yōu)秀作文選上,不厭其煩地教學生“寫作方法”,反復強調學生要記住寫作方法的“要領”,結果是教師指導越細,學生的思維就限制的越死,這不但抑制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在思想上也會使學生產

24、生一種“虛偽”的感覺,與老師所期望的結果適得其反。例如,某學校三年級段考的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人》,選擇寫媽媽的占40%,寫爸爸的占18%,寫教師的占22%,寫同學的占14%,寫其它的占6%;按先寫人“簡介”,中間寫“人”,結尾寫“人”與我的情感的流水性寫作,占80%以上;結尾時用這樣類型的句子:“這就是我的×××,我喜歡他”,占45%左右。再其次是,多數(shù)小學考試作文都以命題為主,像《記一件有意義的事》、《

25、童年趣事》,《我喜歡的的×××》。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將一些作文知識和方法像公式一樣拋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套用現(xiàn)成材料與模式。這種寫作公式化的僵化訓練,相當程度上,冷漠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冷落了他們對</p><p> ?。ㄈ?、重考試,輕能力培養(yǎng)</p><p>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3-4年級)習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圍事物

26、,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lt;/p><p>  習作教學過于重視教學生“作文”,重視考試分數(shù)。為了得到較好的考試成績,有些教師重點教學生學會考試時怎樣寫作文。例如,背好一些范文,考試時將內容相似作文題用范文套改;再者是,死背一些名言名句,一些描寫人生、景物、人的心理活動的優(yōu)秀句段,考試時套用上去,增加文彩,獲取作文

27、高分。再者是考試時為學生猜題,把所猜的的作文題,由教師寫好或做好作文寫作的框架,交代學生背下,如果考試的作文題目類似就照搬。在小學生習作教學中輕視了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輕視了習作與“習慣”關系。結果是“自欺欺人”,害了學生。一部分小學生畢業(yè)生,一篇作文寫不到幾句話,而且句子不通順現(xiàn)象還相當嚴重。命題式作文“題目+要求”的格局,諸多束縛學生個體潛能的發(fā)展。猶如帶鐐銬跳舞,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恰似“鐐銬”制造者。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生習作教學的

28、長期目標。小學生習作的要求僅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習作能力包括了生活積累、經驗積累,觀察、體驗事物能力,語言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小學生習作時源頭枯竭,感情淡薄,認識膚淺,表達困難,就難以完成任務了。</p><p>  三、小學生習作教學的建議</p><p>  教學實踐表明,提高小學生習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方面的,不同區(qū)域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方法。我

29、認為,文化較薄弱地區(qū)的小學生習教學應該做好以下幾點。</p><p> ?。ㄒ唬?、摒去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思想,形成新課程教學理念</p><p>  由于傳統(tǒng)教育價值觀的影響,“應試教育”根根深蒂固。當今相當部分教師仍是為應試而教,學生為應試而學, 教師對學生作文入門的引導方法不科學,導致了學生動手寫作文難、產生寫作文的心理障礙。應試教育思想在教學界中腐蝕,長期發(fā)展導致惡性循環(huán)教學理念。轉變課

30、程理念,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方法勢在必行。</p><p>  1、處理好教與學的主體關系。</p><p>  受功利主義思想的驅動,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死背范文名句;仍然是采取程式化、成人化、文學化去教小學習作,忽略了學生的生活實踐,同時也淡化了小學生習作的自我感受。老師雖然披星戴月埋在作文堆里,但收效甚微,“播下龍種,收獲跳蚤?!币虼?,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開辟多種渠道,以學生做習作

31、的主人。比如組織學生參觀、開故事會、做好事活動、郊游等。使學生習作時有自己的事可寫,有自己的話可說,表達自己的情感。</p><p>  2、習作熔于學生生活和社會</p><p>  走出教室里寫習作。自然、社會是習作素材,例如,習作《菊花》,教師最好教學是帶學生去實地觀察菊花,從菊花外表到內在變化,調查菊花在一年四季中有什么變化、特征,從直觀感知到理性認識菊花。于永正老師教學《四毛的故

32、事》時,課剛開始,于老師就快速地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站立著戴紅領巾的小男孩,隨后于老師介紹他的名字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但四毛和三毛有哪些不同呢?(三毛選用的是張樂平爺爺畫的)學生經過細心觀察,不僅指出了三毛和四毛穿著的不同,還提出了他們身體的胖瘦,由此聯(lián)想到兩個不同的社會。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想像力。</p><p>  3、要創(chuàng)建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定位好教學目標,用

33、好教材、備好學生,進行切合于學生實際的習作教學,不要隨意拔高要求, 從生活入手, 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低起點,小坡度,逐步提高習作能力。</p><p> ?。ǘ?、引導小學生積累習作必備知識</p><p>  1、觀察感知,體驗生活 </p><p>  首先可以有意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熟人熟事。 其次是教師又可有選擇地讓學生看精彩的電影、 電視、動畫, 講一

34、些童話故事。校園里的老師、同學,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學校里的事,街道上的事,你看到后你是怎樣想的或怎樣做的。例如,發(fā)現(xiàn)課室里墻上被哪個學生畫得亂七八糟了,教師就及時要求學生怎樣把這件事寫出來,把自己對此行為感想寫出來。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一些精彩的評點。要求小學生每天要把這些事或自己的心情寫下來,一段話也行,一篇日記也行。語言大師葉圣 陶說過: “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出什么文章。 ”對此,葉老有個生動

35、的比喻: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 ” 《新課程標準》 指出: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 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顯見,造句、寫話、寫日記,寫作文,都是寫生活寫情感。在實際生活中,只 要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寫作的溪水一定會長流不息。</p><p>  2、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做筆記的良

36、好習慣 </p><p>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睕]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就是閱讀與寫文章關系的概括總結。</p><p>  教學過程中,訂好閱讀教學計劃。如閱讀時間安排,閱讀內容的編排,閱讀成果評價。指導閱讀的方法,如做閱讀筆記

37、、閱讀摘抄,寫閱讀體會、感想。小學生閱讀中,由于知識較少,分析能力低和生活經歷少,往往只停留在閱讀的表面上,效果不好。所以,閱讀教學要精心的安排和指導。創(chuàng)新閱讀的教學模式,開拓多種渠道,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堂外,從教材延伸新聞、報刊雜志。閱讀,是一個長期學習過程,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從閱讀過程中積累語言文字、表達方法等知識,又將它遷移到習作中,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需要學生做到日積月累和教師方法指導。&

38、lt;/p><p>  3、培養(yǎng)學生評改作文能力和習慣</p><p>  小學生對生活充滿激情和向往,他們的內心世界里充滿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好奇和神秘。每當寫完一段記事或抒發(fā)一次感情都是一個極快樂的事情。內心上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好評價,企盼自己的成功與大家分享。作文評改,其實是學會寫作文的基本功。要把作文寫得好,首先要知道怎才是好。通過評改活動,學生知道自己的或別人的文章好以哪里,不好在哪里,

39、積累寫文章的經驗,很自然地提高習作能力。</p><p>  下面是一學生習作《夸夸我的同學》講評的實錄:</p><p><b>  《夸夸我的同學》</b></p><p>  夸夸我的同學──畢新穎。下面,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p><p>  我們班的畢新穎天真、活潑、可愛,還有許多優(yōu)點。</p>

40、<p>  她的脾氣好。我們給她起外號。比如:“小畢、小畢子、畢欣豬”啦,“蒼蠅”,“蠅子”等等,她都不生氣,也不反駁我們。</p><p>  她最重要的是孝順。有一次,我和她在食堂吃午飯,她媽媽來看她。(她的媽媽是食堂的工作人員)她看到媽媽的大拇指受傷了,傷心地說:“媽媽,你的手怎么受傷了,怎么弄的,疼不疼啊?!彼膵寢屨f:“沒事”。</p><p>  她的媽媽走后。畢新

41、穎哭了。是因為她媽媽的手指受傷所以才哭的。</p><p>  她還非常聰明。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每次期末考試她都是第一名。</p><p><b>  她很棒吧!</b></p><p> ?。ㄗ髡撸禾旖蚴形髑鄥^(qū)辛口鎮(zhèn)中心小學四年級李恩煥)</p><p>  學生們評價這篇小作文時,場面很激烈,興趣很濃。有的說“文章寫

42、出了畢新穎同學的幾個優(yōu)點,還注意到了詳略,突出了“孝順”,小孩一定要孝順,會感恩”。有的則說,“我是畢新穎,我不一定哭,媽媽手指只是傷點輕傷”。有的說“寫媽媽和她手指受傷不詳細”,也有得說,因為畢新穎的“哭”,體現(xiàn)了她“孝心”。其實,這篇習作過程太簡單但是可以寫出孝順的意味,但小作者恐怕對事情的過程還缺少了解和探究,所以寫得比較亂:媽媽手指受傷了,告訴孩子沒事,可孩子卻哭了,這個過程很令人不解。如果說手指傷的程度比較重(有具體交待),媽

43、媽又特別辛苦(有外貌表情等形象表現(xiàn)),還故作堅強安慰孩子說沒事(有具體場景刻畫),懂事的孩子因此流淚,可能就更合理一些。從這個案例中看出,作文評改對提高小學習作能力具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要對自己的習作反思、修改或重寫。</p><p>  (三)、培植小學生習作的興趣</p><p>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44、都需要依賴于興趣?!?“趣濃勞輕,樂此不?!?。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有興趣做,這樣才可能積極認真地去做。 對于學生習作也一樣,要提高小學生的習能力先要從培養(yǎng)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被動寫”為“主動寫” ,”“害怕寫”為“喜歡寫” ,使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樂趣。怎樣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趣呢? 激發(fā)興趣的影響因素包含材料的特征,學生的自主性選擇;學習環(huán)境。</p><p>  1、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寫。&

45、lt;/p><p>  小學生初習作,不知道作文是什么,不知道寫什么,“沒東西可寫”,怕寫、厭寫現(xiàn)象非常普遍。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如預先布置學生去觀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參加某些活動,請專家講故事等。學生親身經歷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活動的經過和心理感覺。再之是可在課前通過播放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讓學生重溫童話的無限樂趣,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故事的喜愛,并有意識地讓學生從感性上感悟故事的特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

46、故事激發(fā)學生寫故事的興趣。</p><p>  2、尊重小學生的自主選擇,保溫習作興趣。</p><p>  小學生維持興趣必須是選擇寫作材料要生動、新奇,符合于他們的年齡心里特點。他們涉世膚淺,興趣面夾窄,興趣保持時間短。在興趣發(fā)展持續(xù)的層面上考慮,教師在選擇習作內容應該是是小學生生活的有趣的內容,避免與他們生活距離遠的材料。例如,小學生身邊的事、人和熟悉的環(huán)境。如習作《校園里的一棵對》

47、、《我的老師》、《我的爸爸》、《難忘的一件事》,《給同學一封信》等。再者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習作內容和材料,由學生自己寫他喜歡事或人,教師不斷因勢引導,拓寬學生的喜歡空間。例如,某小學生喜歡寫自己家里人或事,教師逐漸引導寫到其它環(huán)境的。學生在寫過程中,只為了寫事而寫,沒有詳略,缺少寫對事或人思想感情,教師要抓好時機,逐步引導。</p><p>  3、揚長鼓勵,委婉修正,評語親切。 教師在批改學生習作時,要力求保護好

48、小孩的自尊心,要盡量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給予表揚。不足之處則用委婉的話指出, 還介紹一些修改的具體方法。 央視節(jié)目中經常說到,表揚孩子進步比批評更重要。教育心理學 研究表明: 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shù)谋頁P, 能夠強化學生正確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 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有一顆愛心,滿腔熱情。要用談心式、討論式的語氣,讓學生從教師評語的字里行間感受到老師的殷切期望和一片愛心。在小學生習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是很好

49、, 但有些詞語或個別句子寫得很美, 這也是他的閃光點,應該以鼓勵, 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不要一棍子打死,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例如習作語“你不能寫,應該這樣寫!”換成“假如你這樣寫,會更好此”同一評價但語氣不同,效果顯然不一樣。</p><p>  (四)、多練多寫,開拓思路,煅煉技巧。</p><p>  中國運動員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體育項目取得空前成績,成功秘訣是:多練苦練。任何技

50、能技巧都需要反復勤練,寫作文也不例外。 “文必多作而后工”它需要不斷地練習、揣摩,能力才會不斷提高,寫作才能得心應手, “滴水穿石,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 “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 ”其實,寫作文沒有什么很好方法,說到底多練多寫寫作的靈感就有了,思路也就出來了。有了廣泛的思路,學生就不怕習作,而且還會很喜歡習作了。</p

51、><p>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生在一學期要寫作文七、八篇。光靠這些作文訓練就能使學生會寫作文是遠遠不夠。還須輔以各種各樣的小練筆或寫日記來填充。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生基礎制訂學生練筆教學計劃。有目標,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進行練筆,進行習訓練。我認為,小學生練筆應以從寫景物、寫畫、寫故事、寫物、寫人、寫人的心里活動思想感情的順序。習作內容安排可以根據(jù)語文課程內容結合學生實際靈活安排。有階段性的練筆安排,處

52、理好小練筆和習作訓練關系,使練筆和習作相互得益。</p><p><b>  參考文獻:</b></p><p>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p><p>  [2] 秦祖儒.“鼓勵式教學”芻議[J]《湖南教育:綜合版》 2004,22:25-25<

53、;/p><p>  [3] 秦祖儒. 教師素養(yǎng)與素質教育《統(tǒng)計教育》[J]2001,4:44-45</p><p>  [4] 朱水根.新課程小學作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  [5] 賴新元.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7.</p><p>  [6] 朱作仁、祝新華.小學語文教

54、學心理學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p><p>  [7] 張化萬.現(xiàn)代小學寫話與作文教學.語文出版社[M].2002.4</p><p>  [8] 葉圣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N].文匯報,1962-04-10.</p><p>  [9] 王麗 李紹成.開放式作文教學的嘗試與探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5,(09).</p>

55、<p>  [10] 王迎春.實施開放型作文教學,訓練學生表達真情實感[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09-A).</p><p>  [11] 潘新和等.如何走出小學作文教學的困境[J].語文教學通訊,2007(7-8).</p><p>  [12] 馬立新.小學作文教學必須拓寬思路[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p><p> 

56、 [13] 張志云.“名作”從“欣賞”讀起——《名作欣賞》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課程教改[J].名作欣賞, 2006(1).</p><p>  [14] 孫金梅.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新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11).</p><p>  [15] 曹長順.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與訓練.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2).</p><p>  [16] 張倩 丁九陽.

57、小學中期習作教學的應對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7,(7).</p><p>  [17] 吳立崗.小學作文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p><p>  [18] 鄒曉華.小學作文也要講究人文合一[M].教學與管理,2006,(6).</p><p><b>  致 謝</b></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