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脊柱骨折的康復,概述,脊柱功能1、保護脊髓、內臟器官2、承重,,Load,Force,概述,脊柱功能3、運動4、全身運動協(xié)調控制功能,概述,脊柱骨折屬骨科常見創(chuàng)傷發(fā)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8%~6.63%多發(fā)生于脊柱活動度大與活動度小的交界處 此處也正是生理性前凸與后凸的交接處,概述,C1~2、C5~6、T11~12、L1~2、L4~5處的骨折脫位最常見約占脊柱骨折的90%以上胸腰段(T11~L1、2)骨折最常見,約占脊柱
2、骨折的2/3~3/4脊柱骨折可并發(fā)脊髓及馬尾損傷,胸腰椎骨折術后康復,發(fā)病機理,多為高處墜落傷,患者自高處跌下,足或臀部著地,脊柱猛烈前屈;或當彎腰工作時重物沖擊頭,肩或背部, 脊柱驟然前屈致傷, 這種屈曲型損傷多發(fā)生在第一、二頸椎、下頸段、胸腰段和第四、五腰椎部位,絕大多數(shù)的脊柱骨折脫位屬屈曲型?;颊哂筛咛幯雒娴?,背或腰部受阻,使脊柱過度后伸或前額遭受外力、迫使頸部過伸引起過伸型脊柱損傷。由于脊髓位于椎骨構成的椎管中,各類脊柱骨折
3、都容易損傷脊髓。一旦脊髓受到損傷,肢體的感覺運動將會發(fā)生障礙,臨床表現(xiàn),脊柱骨折多由外傷引起,表現(xiàn)為外傷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畸形、局部瘀血、壓痛;局部可有空虛腫脹;可有不全或完全癱瘓的表現(xiàn),如感覺、運動功能喪失、大小便障礙等。,診斷,常有明確外傷史,如高處墜落,重物打擊背部,車禍,重物砸壓傷等;有局限性脊柱疼痛、活動障礙,或出現(xiàn)肢體癱瘓等神經(jīng)癥狀;X片是診斷脊柱骨折的可靠方法,不僅用于確定診斷,而且可以了解骨折的性質,如骨折的
4、程度、椎體骨折的數(shù)目、椎管及椎間孔有無變形或骨折片嵌入,關節(jié)突、橫突、棘突等附件有無骨折移位;如考慮脊髓損傷,則應行進一步的CT 或/和核磁共振檢查,判斷脊髓損傷程度,為手術治療作好準備.,胸腰椎骨折,分類1、根據(jù)損傷機制分類2、根據(jù)骨折形態(tài)分類3、AO分類4、Denis分類5、TLICS分類,胸腰椎骨折,應力類型,Combined loading,Tension,Compression,Bending,Torsion,Sh
5、ear,,彎曲,,壓縮,,張力,,扭轉,,剪切,三柱理論,Denis 提出三柱理論前柱──前縱韌帶,椎體和椎間盤的前 2/3 中柱──椎體和椎間盤的后 1/3,后縱韌帶 后柱──椎根,椎板,小關節(jié),后方韌帶復合體中柱是維持脊柱穩(wěn)定的關鍵,中柱是完整的, 脊柱的力學性能是穩(wěn)定的,能承受正常載荷若前 、中柱或后、中柱受損,則脊柱不穩(wěn)定,胸腰椎骨折,分類——骨折形態(tài)分類,單純楔形壓縮骨折前柱受損,不穩(wěn)定性爆裂型骨折三柱受損
6、,穩(wěn)定性爆裂型骨折前中柱受損,胸腰椎骨折,分類——骨折形態(tài)分類,Chance骨折椎體水平狀撕裂,屈曲-牽拉型損傷,脊柱骨折-脫位,胸腰椎骨折,AO分型A型——屈曲壓縮型前柱壓縮損傷為主,胸腰椎骨折,B型——屈曲牽張型中柱和后柱牽張損傷為主,胸腰椎骨折,C型A/B型合并旋轉復雜骨折和脫位,胸腰椎骨折,Denis 三柱概念——脊柱骨折分類系統(tǒng),壓縮骨折——前柱損傷,爆裂骨折——前柱和中柱損傷,胸腰椎骨折,Denis 三柱概念—
7、—脊柱骨折分類系統(tǒng),安全帶骨折——屈曲分離損傷,骨折脫位——三柱同時損傷 脊柱最不穩(wěn)定,胸腰椎骨折,Denis把脊柱的不穩(wěn)分為三度一度——機械性不穩(wěn)定前柱和后柱損傷或中柱和后柱損傷可能逐漸發(fā)生或加重后凸畸形二度——神經(jīng)性不穩(wěn)定由于中柱損傷,在椎體進一步塌陷時可能繼發(fā)椎管狹窄, 而產生遲發(fā)性神經(jīng)癥狀三度——兼有機械性和神經(jīng)性不穩(wěn)定見于三柱均遭受損傷者,如骨折脫位,胸腰椎骨折,TL
8、ICS分類強調后方韌帶復合體≤3分,非手術治療4分,非手術/手術≥5分,手術治療,胸腰椎骨折手術治療,恢復脊椎序列 重建脊椎穩(wěn)定性解除脊髓壓迫,促進脊髓功能恢復,手術三大原則,減壓復位固定融合,,,,,,脊柱骨折固定原理,重新再分配脊柱載荷限制局部運動,維持穩(wěn)定在穩(wěn)定環(huán)境中促進骨融合,胸腰椎骨折,壓縮性骨折椎體成形術避免臥床、早日下地活動,功能障礙,1,2,,疼痛肌肉力量下降活動度受限慢性腰背痛,
9、肢體活動障礙大小便障礙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單純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康復評定——ICF(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單純胸腰椎骨折尚沒有統(tǒng)一的核心條目可參考腰痛簡要ICF核心組合,康復評定——ICF(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身體結構與功能,,脊柱穩(wěn)定性——X片疼痛——VAS、NRS肌肉力量關節(jié)活動度,01,活動與參與,,ADL——MBI,02,背景性因素,,個人——依從性、期望環(huán)境——照顧者、家人支持,03,
10、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簡稱VAS),具體做法在紙上面劃一條10 cm的橫線,橫線的一端為0,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0,表示劇痛;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讓病人根據(jù)自我感覺在橫線上劃一記號,表示疼痛的程度。,康復原則,促進骨折愈合,恢復脊柱的穩(wěn)定性和柔韌性,預防肌萎縮、慢性疼痛及消除長期臥床對機體的不利影響。,康復治療,,,全面重返社會,脊柱獲得可靠穩(wěn)定性可耐受較高強度負荷訓練,脊柱
11、重獲一定穩(wěn)定性病情相對平穩(wěn)積極康復,脊柱尚不夠穩(wěn)定需臥床及必要的制動但床旁康復可盡早開始,術后7M,術后3~6M,術后3~12W,術后0~2W,術后0~2周,脊柱尚不夠穩(wěn)定、病情可能不夠平穩(wěn)需臥床及必要的制動床旁康復可盡早開始,預防并發(fā)癥、廢用綜合征,復查X片:評估脊柱穩(wěn)定性、骨折復位程度等,01,術后0~2周,正確體位擺放及體位變換,02,,正確體位按時翻身,用木板或門板搬運,不能應用軟擔架;搬運時應采用滾動法:先使傷
12、員雙下肢伸直,雙上肢伸直置于體側,木板放于傷員一側,由3-4人分別托扶傷員的頭部、軀干、骨盆及雙下肢,使頭頸、軀干及下肢成一整體滾動移至木板上,搬運過程始終保持脊柱中立位,禁用摟抱、背馱或一人抬頭、一人抬腿的方法,以免脊柱扭屈、旋轉致骨折處移位而損傷脊髓。頸椎骨折或脫位時,須有專人托扶頭部,沿縱軸向上略加牽引,頸椎維持中立位,使頭、頸與軀干成一整體滾動至硬板上,在頭頸兩側填塞沙袋或衣物、軟墊等以限制頭頸活動;嚴禁隨便強行搬動頭部;搬
13、動過程中注意呼吸道有否阻塞并及時排除 。,術后0~2周,腹式呼吸胸廓被動運動訓練排痰訓練,呼吸及排痰訓練,03,,,,,,,,,術后0~2周,肢體各關節(jié)主/被動活動,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04,術后0~2周,保證脊柱穩(wěn)定的情況下,主動運動肢體各肌肉,肌肉力量訓練,04,術后0~2周,疼痛管理,05,,個體化、多模式、超前鎮(zhèn)痛方案,完善的疼痛評估體系,患者教育(展板、患教手冊),醫(yī)護緊密配合的規(guī)范化疼痛管理流程,術后0~2周,疼痛管理,
14、05,脊柱重獲一定穩(wěn)定性,病情相對平穩(wěn),術后3~12周,正確體位擺放及體位轉移,01,體位轉移臥→坐→站需硬支具保護,術后3~12周,正確體位擺放及體位轉移,01,胸腰部硬支具保護下坐位,術后3月改為軟腰圍帶至6月,,,,,床邊坐位,坐位平衡訓練,自由坐位,術后3~12周,正確體位擺放及體位轉移,01,起立及立位訓練,,,,,直立床體位適應,床旁/平行杠內站立,自由立位,術后3~12周,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02,增加強度、范圍、時間
15、仰臥抱膝腰椎屈曲練習此法對腰椎壓力相對較小,是一種較理想、安全可靠的練習,術后3~12周,肌力訓練,02,增加項目、強度、時間,腹肌等長收縮,腰背肌等長收縮,術后3~12周,肌力訓練,02,術后3~12周,肌力訓練,02,脊柱獲得可靠穩(wěn)定性脊柱可耐受較高強度負荷訓練移動及日常活動訓練職業(yè)和社會康復,術后3~6月,術后7月,全面重返社會慢性腰背痛指導患者日常生活動作及姿勢堅持腰背肌肉力量訓練,指導患者日常生活動作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