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劑補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補益劑 二,四物湯 (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組 成】,【用法】,熟地黃 9-21g 白芍藥 9-15g當歸 9-12g 川芎 3-6g,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熱服。,【主治】:營血虛滯證  【病機】營血虛滯,血行不暢 (虛、瘀)?!局畏ā垦a血、和血,·四物湯 ·,營血虧虛不能濡養(yǎng),清竅形體失養(yǎng)—面色蒼白無華,唇

2、 口色淡,耳鳴、舌質淡心失所養(yǎng)——心悸,肝失所養(yǎng)—頭暈目眩,爪甲無華沖任失養(yǎng)—月經不調,經量減少,,滯澀不暢,閉經不行,臍腹作痛、脈細或細澀。,,,君 熟地黃——甘潤味厚,滋陰養(yǎng)血 臣 當歸——補血養(yǎng)肝,活血調經                      佐 白芍——酸甘質柔,養(yǎng)血斂陰 川芎——辛散溫通,活血行氣,調經止痛,【方解】,·四物湯 ·,熟地、當歸,相須為用,增強補虛止血之

3、力,又具活血行滯之功,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配伍要點:1. 地、芍得歸、芎之助則補血而不滯血;2. 歸、芎與地、芍同用則行血而不傷血; 3. 本方滋而不膩,溫而不燥,補中有行,補而不滯,共奏補血養(yǎng)肝,行血調行之效。是臨證補血、調經的常 用基礎方。,本方是補血的常用方,也是調經的基本方。,1.辨證要點:心悸頭暈,面色無華,舌淡,脈細。對于陰虛發(fā)熱,以及血崩氣脫之證非其所宜。2.臨證加減:- 兼氣虛者加人參

4、、黃芪- 瘀滯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紅花- 血虛有寒加肉桂、炮姜、吳茱萸。3.現代運用 對婦女月經不調、胎產疾病、蕁麻疹等慢性皮膚病、骨傷科疾病以及過敏性紫殿、神經性頭痛等屬營血虛滯者均可應用。,【運用】,·四物湯·,【衍化方 一】,膠艾湯(《金匱要略》) 組成:川芎、阿膠、甘草、艾葉、當歸、芍藥、干地黃、清酒功效:養(yǎng)血止血,調經安胎。主治:婦人沖任虛損,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淋漓不止;產后或

5、流產損傷沖任,下血不絕;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四物湯·,【衍化方 二】,桃紅四物湯(《醫(yī)宗金鑒》) 組成:熟地黃、川芎、白芍、當歸、桃仁、 紅花功效:養(yǎng)血活血主治:婦女經期超前,血多有塊,色紫粘稠,腹痛等。,·四物湯·,· 張某,女,35歲,農民。1997年3月15日就診,分娩流 血多,爾后頭眩暈,動則加劇,躺臥減輕,時重時 輕,已有半年余,納谷欠佳,體乏

6、無力,面色蒼白,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實驗室檢查: WBC4.2×109 /L,RBC3.0×10 12/L,血紅蛋白80g/L,,· 辨證:血虛生風,腦失所養(yǎng)。 · 治法:補血搜風。 · 處方: 當歸20 白芍20 川芎15 熟地20 天麻12(研沖) 桅子10 黃芪30 · 投方效佳,原方無變動,連用35劑,眩暈痊愈

7、,實驗室 檢查血大致正常,隨訪一年未復發(fā)。,·四物湯·,歸脾湯 《濟生方》,【組 成】,人參 15g (3-6g) 黃芪30g (9-12g) 白術30g (9-12g) 茯苓30g (9-12g) 酸棗仁30g (9-12g) 龍眼肉30g (6-9g) 木香15g (3-6g) 當歸30g (6-9g)炙甘草7.5g (3-6g) 遠志30g (3-6

8、g),【用法】,· 加生姜6克、大棗3枚;· 水煎服,【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2、脾不統(tǒng)血證【病機】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兩虛【治法】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歸脾湯 ·,氣虛,血虛,脾不健運—食少體倦氣不攝血—便血,或崩漏,心失所養(yǎng)—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脈細弱,,,【方解】,君:人參——甘溫,補脾益氣

9、 龍眼肉———甘溫,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臣:黃芪、白術——益氣補中,健脾養(yǎng)胃 當歸——補血和營,助龍眼肉補血養(yǎng)心佐:酸棗仁——養(yǎng)心血,安心神 遠志——安神益志 白茯苓——健脾寧心安神 木香——理氣醒脾,使全方補而不滯使: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歸脾湯 ·,二藥合用,益氣養(yǎng)血,補脾益心,心脾兩調,-- 氣血雙補,重在補氣;心脾兩調,重在補脾。意在益氣以生血

10、,補脾以統(tǒng)血,達到氣旺血生,統(tǒng)血歸脾之目的。--脾氣虛,血失所統(tǒng)之月經過多、崩漏、便血、紫癜等, 可因補脾以統(tǒng)血,益氣以攝血而治之。,配伍要點:,·歸脾湯 ·,本方是治療心脾氣血不足的代表方,1. 辨證要點: ·心悸失眠,體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脈細弱 2.臨證加減:● 月經先期,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斷,久久不止者,加煅龍骨、阿膠;● 崩漏有寒者,加炮姜、艾葉以溫經止血;● 腰膝酸

11、痛者,加續(xù)斷、杜仲、桑寄生。 3.現代用治: · 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殿、神經衰弱、 心臟病等屬心脾氣血兩虛及脾不統(tǒng)血者,【運用】,·歸脾湯 ·,病案分析 · 余某,女,27歲,農民,1995年8月16日就診,自訴 近三年來鼻衄反復發(fā)作,此次衄血已三天。診見:衄 血量少,色淡,食少懶言,面色無華,頭暈心

12、悸,四 肢厥冷,鼻粘膜色淡,糜爛,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辨證:心脾兩虛,脾不統(tǒng)血 · 治法:補氣攝血,健脾養(yǎng)心 · 處方: 紅參 遠志 丹皮 桅子炭各10g 黃芪 白茅根 仙鶴草各20g 當歸15g 白術 酸棗仁各12g 甘草6g · 五劑后衄血已止,隨訪兩年多未見復發(fā)。,*當歸補血湯 《內外傷辯惑論》,【組 成】,黃芪一兩 30g

13、 當歸(酒洗)二錢)6g,【用法】,*上咀,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腹時溫服。,【主治】1.血虛發(fā)熱證 2.婦女經期、產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 愈合者 【病機】血虛氣弱,陽浮于外?!局畏ā?補氣生血,·當歸補血湯 ·,血虛,氣無所依,陽氣浮越于外——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不能充養(yǎng)于脈——脈虛,重按無力,,本方為補氣生血之劑,【方解】,君:黃芪—

14、—大補脾肺元氣,以資生血之源 臣:當歸——養(yǎng)血和營。,·當歸補血湯 ·,·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之理。 黃芪配當歸,補氣生血,氣旺血生,血充氣 固,陽生陰長,陰平陽秘,虛熱自退。,【配伍要點】,補氣生血:治法之一,是指通過應用補益脾氣之藥,使脾胃健運以化生生血液的一種治法。代表方如當歸補血湯。,1. 辨證要點: · 肌

15、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而虛。 · 陰虛發(fā)熱者忌用本方 2.臨證加減: 脾虛食少者加黨參、白術 血虛眩暈者加阿膠、首烏、熟地。 3.現代用治: · 風濕性關節(jié)炎,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放、化療骨髓抑制,潰瘍性結腸炎等氣血兩虛者。,【運用】,·當歸補血湯 ·,*八珍湯(《醫(yī)方類聚》),【組成】,當歸3g (12-15g)

16、 川芎3g(6-9g) 白芍藥3g (12-15g) 熟地黃3g(6-18g) 人參3g(6-9g) 茯苓3g(12-15g) 甘草(炙)1.5g (3-6g) 白術3g (6-12g),【用法】,*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 食前去滓,不拘進候,通口服。,氣血兩虛證 【病機】 氣血不足【治法】 益氣補血

17、,【主治】,·八珍湯 ·,氣血兩虛,氣虛,不能溫養(yǎng)臟腑:四肢倦怠,氣短乏力 血虛,不能榮養(yǎng)臟腑:面色蒼白,心悸失眠, 舌淡脈虛,本方是治療氣血兩虛的常用方。,君:人參、熟地——甘溫益氣補血  臣:白術——助人參益氣補脾 當歸——助熟地補益陰血佐:茯苓——健脾滲濕 白芍——養(yǎng)血斂陰 川芎——活血行氣使:炙茯苓

18、——健脾滲濕 白芍——養(yǎng)血斂陰 川芎——活血行氣,【方解】,·八珍湯 ·,1.辨證要點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精神困倦,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2.臨證加減: ●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 ●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 3.現代運用: · 重癥肺結核、貧血、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血小 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萎縮

19、性胃炎屬氣血兩虛者。,【運用】,·八珍湯 ·,【衍化方 一】,十全大補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八珍湯加人參、肉桂、生姜、大棗功效:溫補氣血主治:氣血不足,飲食減少,久病體虛,腳膝無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八珍湯·,【衍化方 二】,人參養(yǎng)榮丸(原名養(yǎng)榮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 論》)組成:八珍湯加陳皮、黃芪、桂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姜、大棗功效:益

20、氣補血,養(yǎng)心安神主治:積勞虛損,氣血不足,四肢沉滯,骨肉酸痛,行動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形體消瘦等。,·八珍湯·,*泰山磐石散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組成】,人參 黃芪各一錢 當歸一錢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八分白術 炙甘草各五分 續(xù)斷一錢 糯米一撮 黃芩一錢 砂仁五分,【用法】,水一盞半,

21、煎八分,食遠服。但覺有孕,三、 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無慮也。,【病機】氣血虛弱,胞宮不固,胎元失養(yǎng)。【治法】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胎。,【主治】氣血虛弱,胎元不固證,·泰山磐石散 ·,臟臟經絡失養(yǎng):面色淡白,倦怠無力,不思 飲食,舌淡,脈弱;陰津胞宮不固,胎元失養(yǎng):胎動不安甚或墮胎,,氣血虛弱,君:人參——益氣健脾安胎 熟地——滋陰補血養(yǎng)胎 臣:黃芪——助

22、人參益氣健脾以固胎元 當歸、芍藥、川芎——養(yǎng)血和血助熟地養(yǎng)胎元 佐:續(xù)斷——補腎安胎 白術——補脾安胎 黃芩——清熱安胎 砂仁——理氣安胎,且醒脾理氣調藥 糯米——補脾養(yǎng)胃以助安胎使: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君臣相伍,雙補氣血以安胎,【方解】,·泰山磐石散 ·,配伍要點:--補虛安胎:益氣養(yǎng)血與安胎藥并用。-- 補脾

23、養(yǎng)肝益腎并用,氣血旺盛,沖任安固,胎元得保。用于妊娠氣血兩虛之胎動不安,猶穩(wěn)如泰山、堅如磐石,故名泰山盤石散。,·泰山磐石散 ·,1.辨證要點 ·胎動不安,腰酸神疲,舌淡,脈滑無力 2.臨證加減: 熱擾沖任者可倍黃芩以清熱安胎 惡心嘔吐者,加生姜、竹茹和胃止嘔 食少脘痞加砂仁,減黃芩3.現代運用: 妊娠惡阻,先兆流產,痛經,閉經,習慣性流產屬氣 血虛弱,胎元不固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