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腰骶叢損傷【概述】腰骶叢神經損傷(lumbosacralnerveinjury)臨床較為少見,主要因其位于骨盆內,與臂叢神經易受到牽拉移位、撕裂撕脫損傷不同,其受到穩(wěn)定的骨盆骨性結構保護,對一般外傷作用力的抵抗力較強。只有發(fā)生了威脅生命的高能量損傷——嚴重的骨盆骨折、后環(huán)斷裂移位時才出現(xiàn)腰骶叢損傷。目前,腰骶叢損傷的診斷與處理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窘馄逝c解剖生理】腰骶叢由腰叢和骶叢組成。腰叢來源于腰1~3神經根前支、一
2、部分胸12和一部分腰4,其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橫突前方。腰叢的主要分支為股神經(腰2~4后股)、閉孔神經(腰2~4前股),還包括支配腰大肌、髂肌和腰方肌的肌支和股前外側皮神經(腰2~3)、髂腹下神經(腰1)、髂腹股溝神經(腰1)、生殖股神經(腰1~2)。骶叢來源于腰4~5、骶1~3神經根前支和一部分骶4前支,其中腰4~5神經根組成腰骶干,長3~4cm,橫斷面是卵圓形,寬約10mm,厚4mm,含約40個神經束及許多神經外膜成分。它位于腰大
3、肌下方,在骶骨體外側斜行向外下橫越骶髂關節(jié)前方,位于髂總血管后方,在梨狀肌上緣加入骶叢匯合。骶叢的主要分支為坐骨神經,其中脛神經及腘繩肌支部分來源于腰4~5、骶1~3的前股,腓總神經來源于腰4~5、骶1~2的后股;還包括臀上神經(腰4~5、骶1)、臀下神經(腰5、骶1~2)、陰部內神經(骶2~4)、股后皮神經(骶1~3)和支配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等的肌支(圖1、圖2)。圖1腰骶叢的解剖組成圖2腰骶叢與骨盆的解剖關系(引自KlineD
4、G,etal.AltasofPeripheralNerveSurgery.2001.)【病因與發(fā)病機制】腰骶叢損傷的病因多為高速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塌方等致骨盆骨折、骨盆環(huán)破裂,尤其后環(huán)斷裂移位,如骶骨骨折、骶髂關節(jié)骨折脫位時。正常時腰骶叢在骨盆內的移動度極小,而腰骶叢損傷的機制常為骨盆后環(huán)骨折移位或合并關節(jié)脫位所造成的牽拉致傷,少數(shù)為壓迫性損傷。病理性改變可以是神經失用、軸突斷裂,嚴重者神經斷裂,個別神經根撕脫。不穩(wěn)定性骨盆骨折時,腰
5、骶叢損傷的早期臨床診斷較為困難,原因在于患者多合并頭、胸、腹及下肢損傷,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常被其他傷情所掩蓋,且多數(shù)患者不能配合醫(yī)生做全身檢查,到病情穩(wěn)定后方才受到注意。因此,患者在早期復蘇時及病情穩(wěn)定后均應進行仔細的神經學檢查,謹防漏診。1病史有明確的外傷史,尤其存在不穩(wěn)定性骨盆骨折、后環(huán)斷裂時有并發(fā)骶腰叢損傷的可能。2臨床檢查臨床神經檢查注意腰4根以下(會陰、臀部和下肢)運動、感覺的功能檢查,注意直腸、膀胱、括約肌功能及肛周感覺檢查
6、。由于骨盆骨折時合并的神經損傷常因患者伴發(fā)頭部損傷、插管和使用鎮(zhèn)靜或麻醉藥物的影響難于評價,仔細檢測評價直腸和膀胱功能可以排除骶叢損傷。神經損傷的重要表現(xiàn)是受損神經分布區(qū)的感覺和運動障礙。神經受損程度不一,從暫時性的麻痹到運動和感覺完全喪失,這常和骨折脫位的嚴重程度有關。對腘繩肌、踝背屈肌無收縮和大腿后、小腿外后及足部痛覺遲鈍者則診為坐骨神經成分損傷;對股內收肌麻痹及大腿內側痛覺減退者即為閉孔神經成分損傷;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遠期遺有勃
7、起功能障礙者,則診為骶神經支或馬尾損傷。但由于受損神經可以是盆內各神經(為閉孔、陰部內),也可發(fā)生在組成各神經的腰骶干或腰1~5、骶神經前支,此外神經損傷又多為擠壓或牽拉所造成的不全損傷,因此,僅根據臨床檢查多難于確定神經定位和定性診斷。3電生理學檢查肌電圖檢查既可確定神經損傷的有無,又可為神經損傷的定位和定性診斷提供依據。如Weis報道28例(包括髖臼骨折、骶骨骨折和骶髂關節(jié)脫位三類)骨盆骨折,臨床未發(fā)現(xiàn)有神經損傷表現(xiàn),經肌電圖檢查發(fā)
8、現(xiàn)11例(40%)分別有腰骶叢、坐骨神經、腰5骶1根或股神經損害的肌電圖改變。Majeed(1992)行術前肌電圖檢查,發(fā)現(xiàn)一組骨盆骨折病例神經損傷發(fā)病率為33%,而臨床僅一半患者有明顯神經損傷表現(xiàn)。Helfet(1995)報道30例半骨盆垂直不穩(wěn)定骨折術前體感誘發(fā)電位檢查發(fā)現(xiàn)同側神經損傷的有15例,占50%。因此,對涉及后環(huán)的骨盆骨折除應仔細進行臨床神經學檢查外,若有條件應考慮做肌電圖、體感誘發(fā)電位(SEP)、運動誘發(fā)電位(MEP
9、)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和確診合并的神經損傷。4影像學檢查Finney和Wulfman(1960)曾報道了一例脊髓造影證實的腰段脊神經撕脫。一般在傷后3周行脊髓造影。但有學者認為脊髓造影不做常規(guī)檢查,因與臂叢根性撕脫傷不同,骶段較少有造影劑溢出至椎間孔外側,腰段即使有外溢也并不代表神經根完全撕脫。X線平片、CT、CTM、MRI有助于了解骨盆骨折平面、骶骨垂直骨折、骶髂關節(jié)脫位、腰骶管斷裂、椎間盤病變及節(jié)前根性撕脫等。概括起來,骶腰叢損傷的診斷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鼠健側腰叢神經移位修復骶叢損傷的研究.pdf
- 腰骶叢損傷的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 大鼠腰骶叢神經損傷實驗模型建立的研究.pdf
- 骨盆后環(huán)骨折合并腰骶叢損傷的臨床研究.pdf
- 腰骶移行椎
- 骶骨Ⅱ區(qū)骨折致骶叢神經損傷機制研究.pdf
- 切口浸潤-腰叢-骶旁神經聯(lián)合阻滯用于髖部手術的臨床研究.pdf
- HRCT重建在腰5神經、骶叢、坐骨神經上段及其病變的應用.pdf
- 腰叢神經 ppt課件
- 超聲引導腰叢阻滯
- 腰骶部解剖及手法應用
- 臂叢神經影像形態(tài)學和虛擬中國人女Ⅰ號臂叢、腰骶叢神經斷層解剖學及可視化初步研究.pdf
- 髂腰韌帶對腰骶與骶髂復合體關節(jié)運動學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骨盆后環(huán)骨折伴馬尾神經和-或骶叢神經損傷的臨床研究.pdf
- 骶1椎體破壞時腰骶部內固定基礎研究.pdf
- 健側骶神經移位修復骶叢撕脫傷的實驗研究.pdf
- 超聲引導下腰叢神經或骶管阻滯用于小兒髖關節(jié)矯形術后鎮(zhèn)痛的對照研究.pdf
- 建立大鼠骶叢撕脫傷模型的探討.pdf
- 腰骶區(qū)膜性結構的顯微解剖研究.pdf
- 經骶骨腰骶縱向固定的影像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