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怎樣看待幼兒幾種特殊心理現象,王婉,,幼兒期是人的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心理發(fā)展的狀況還會影響今后的心理發(fā)展。人們對于幼兒期出現的心理現象應根據一定的標準作出正確的判斷,若出現與幼兒心理發(fā)展指標不符的特殊現象,應判別這種特殊現象是否正常,以及確定若不正常應怎樣正確處理。下面就幼兒期出現的幾種特殊心理現象作一下分析。,,一、“重聽”現象 重聽”現象是幼兒期兒童聽力的一種特殊現象,即有些幼兒對別人的話聽得不清楚、不完整,但他
2、們常常能根據說話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動作以及當時說話的情境,猜到說話的內容。這種現象只發(fā)生在個別幼兒身上。當幼兒出現這種現象時,說明他們的聽力已經有了缺陷,應該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重聽”現象對幼兒的言語聽覺、言語及智力的發(fā)展都會帶來消極影響。,,首先,“重聽”現象會對幼兒的言語聽覺產生消極的影響。幼兒的言語聽覺有賴于聽覺的好壞,“重聽”現象使幼兒無法聽清楚別人的講話,或聽得不完整,致使言語聽覺無法得到訓練,久而久之,言語聽覺能力就
3、會越來越差,“重聽”現象也會愈來愈嚴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爸芈牎爆F象會對幼兒言語產生消極的影響。良好的聽覺是訓練幼兒言語表達能力,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的前提,一個人若沒有聽覺,根本就不能進行言語表達,也無法與人交流,推而言之,差的聽覺也會阻礙幼兒言語正常、迅速地發(fā)展。,,造成幼兒出現“重聽”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幼兒的聽覺器官(主要是耳)出現問題,導致幼兒聽力上的缺陷;二是幼兒注意力不集中。作為成年人,對這兩種情況應及時發(fā)現
4、并加以解決:一是經常對幼兒進行聽力檢查,及時發(fā)現幼兒的聽力缺陷,做到早檢查,早發(fā)現,早治療。二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注意力。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幼兒身體疲倦,可能是情緒不穩(wěn)定,還有可能是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等等。排除了這些干擾,有了良好的注意作基礎,對幼兒的聽力進行認真訓練,如采取老師講,幼兒復述故事等方法,就可逐步恢復幼兒的聽力,“重聽”現象也就可以糾正了。,,“重聽”現象對幼兒智力的消極影響。智力是對外
5、界刺激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聽覺,幼兒可以獲得大量的外界信息,然后再通過大腦加工分析,從而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使幼兒的智力在此過程得以提高。幼兒的“重聽”現象使幼兒無法通過聽覺獲得準確、完整、清晰的材料,致使幼兒無法進行科學的加工,智力的發(fā)展相應地就會受到阻礙?! ∮捎凇爸芈牎爆F象對幼兒諸多方面的發(fā)展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成人應及時發(fā)現其產生原因,以便對癥下藥,在幼兒期就徹底根除,以免后患。,,二、“記憶恢復”現象 “記憶恢復”現
6、象是幼兒的另一種特殊心理現象。根據記憶的一般規(guī)律可知:人們貯存在頭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但在某些幼兒身上卻出現與此相反的現象,即量的增加。也就是識記的內容在后來回憶時比即時回憶要多。比如:讓兒童識記兒歌、故事,許多幼兒過了一兩天后記憶兒歌、故事的內容要比當時記的效果要好。這就是記憶的恢復與增長?! 坝洃浕謴汀爆F象之所以發(fā)生,一方面由于在識記時有積累的抑制,影響識記的記憶效果,過了一段時間,抑制解除,記憶效果又提高了
7、;另一方面,是由于識記材料的前部和后部的作用所引起的消極影響,過一段時間抑制解除,記憶也就恢復了。兒童的“記憶恢復”現象較成人普遍,是因為幼兒的皮層細胞比成人更易產生疲勞所致。,,“記憶恢復”現象是幼兒心理的一種正?,F象。幼兒由于神經系統發(fā)育很不成熟,活動時間稍長就易引起疲勞,這樣就可導致記憶中的抑制,使得當時記憶效果并不是最好的,過后抑制一解除,記憶效果反而好一些。這樣就提醒成人,當發(fā)現幼兒在回憶時出現“記憶恢復”現象時,就應意識到這
8、是幼兒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為了提高即時記憶效果,要盡量縮短活動時間,避免疲勞,隨著幼兒年齡不斷增大,神經系統逐漸成熟,記憶效果就可以提高。,,三、“想象與現實混淆”現象 想象與現實混淆,是指把想象的東西當作現實的東西。幼兒期兒童有時把渴望得到的東西說成是已經得到的東西,把希望發(fā)生的事情當作已經出現的事情來描述。此外,幼兒在參加游戲或欣賞文藝作品時,往往和扮演的角色一樣,身臨其境,或與劇中人物同興奮,共憂愁,產生同樣的情緒反應。這
9、也是由于想象與現實混淆的緣故。這種現象在有些幼兒身上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 〕扇藨糜變旱倪@一特點,在組織幼兒學習活動時,一方面使幼兒在想象中和故事或游戲中的角色一樣活動,分享角色的樂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來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應盡量避免引起恐懼、害怕等情緒。尤其對年齡較小且又膽小的幼兒,在有關的活動中,更要多加說明,使他們知道這些不是真實的,不要害怕。此外,父母和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把幼兒說的與事實不符的話都簡單地歸之為說謊,而
10、應深入了解,弄清真相,假如是想象與現實的混淆,就要耐心指導幼兒,使他們分清想象與事實。,,四、“情感”共鳴現象 幼兒期的兒童常表現出“情感共鳴”現象,即看到別的兒童哭,他也隨著哭,看到別的兒童笑,他也跟著笑。 “情感共鳴”現象在幼兒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正?,F象。這種現象與以后兒童情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不僅能夠感知他人的情感,而且還能體驗他人的情感,從而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產生移情。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表現,有
11、的幼兒比較敏感,能通過與人交往,立即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反應并有所體驗,有的幼兒則比較遲鈍。有些幼兒隨年齡增大,“情感共鳴”逐漸減弱,對他人的情感反應也就相應遲鈍了,而另一類幼兒則始終保持了“情感共鳴”的敏感性,也就使他能迅速地感受并體驗與他人相同的情感。情感的敏感性可導致幼兒心理向不同方向發(fā)展:一方面使幼兒能產生較強的移情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會導致幼兒過度敏感、細心,易于情緒化;情感的反應遲鈍則可能造成幼兒性格上的缺陷:軟弱,沒有主
12、見,易隨波逐流。因此,對于幼兒的“情感共鳴”現象應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之朝向正常、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在“想象與現實混淆”的現象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即“假想的游戲伙伴”,這是幼兒正常的感情表達形式。幼兒把想象中的人或動物當作真實的,他們對它說話,和它一起玩,在談話中提到它。據調查約有15~30%的兒童在3到10歲內有假想的伙伴。這些無形的朋友一般在兒童兩歲半到六歲左右來到幼兒的生活中,一般在幼兒學齡時消失?! ≡谟變浩冢變汉湍?/p>
13、個不存在的人一起游戲,這不是什么病態(tài),但大部分家長感到無法忍受幼兒的這種“神經兮兮”。家長應明確認識到,有假想伙伴的幼兒通常也能和其他幼兒玩得很好。他們在和其他幼兒游戲時,就不再帶上他們的假想伙伴。獨生子女和第一個孩子比有哥哥姐姐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伙伴,這表明這些幼兒找到了免于寂寞的巧妙方法。與智力方面缺乏創(chuàng)見的幼兒相比,聰明伶俐、寓于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幼兒期,‘重聽”現象,“記憶恢復”現象,“想象與現實混淆”現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常心理現象
- 大眾心理現象
- 九種趣味心理現象
- 8大無解的神奇心理現象
-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現象
- 教師怎樣看待自己的心理問題
- 芻議器樂教學中的心理現象——意動
- 離異家庭子女心理現象分析與對策
- 歌唱技巧學習的生理心理現象探討.pdf
- 樂記中的音樂教育心理現象研究
- 心理現象的基本內容和心理健康的標準匯總
- 《樂記》中的音樂教育心理現象研究_15170.pdf
- 淺析舞蹈表演的心理現象形成與激發(fā)
- 美國人是怎樣看待心理咨詢的?
- 一 如何科學地理解人的心理現象的實質
- 基于懷舊心理現象的家居用品設計研究.pdf
- 談初中生早戀心理現象的原因及對策
- 捍衛(wèi)人類精神的健康——鐵凝小說心理現象分析.pdf
- 城市中學生對待貧困資助的心理現象分析
- 《樂記》中的音樂教育心理現象研究_4644.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