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葉切除護理配合,黔南州人民醫(yī)院 楊玉蘭,,,,概述,肺切除術是治療某些肺內或支氣管疾病的有效手段。根據病變的性質、范圍和病人肺功能的情況,可以切除一側全部肺臟(即全肺切除術);也可以進行肺部分切除(包括肺葉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還可以切除兩個肺葉,或作肺葉加肺段(或楔形)切除;有時也可一次(或分期)作兩側肺葉或肺段切除。對某些病人常在切除肺葉或全肺的同時,切除縱隔淋巴結、胸膜壁
2、層或部分膈肌。原則上,肺切除的范圍應該足夠,使肺內病灶被完全切除,不能殘留復發(fā);但又應盡量少切,使能保存盡量多的正常肺組織,以維持較好的肺功能。肺切除術成功的關鍵在于肺血管的處理。因為:①肺血管壁較體循環(huán)血管壁脆弱,容易撕破,尤以肺動脈為著;②大的肺靜脈損傷時,由于負壓的吸引,可產生嚴重的空氣栓塞;③肺血管與心臟直接相通,一旦大出血,迅速降低心排出量,而易導致心搏驟停。因此,要求肺切除手術的操作一定要輕柔、謹慎、細致和準確。,適
3、應證,肺葉切除術適用于病變局限于肺葉內但已超過一個肺段。1.結核性空洞經規(guī)范化療12~18個月,空洞病變無明顯吸收或增大者。痰菌陽性者,特別是耐藥的結核病例。合并咯血,反復發(fā)作,繼發(fā)感染者。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2.結核球 直徑大于3cm,規(guī)則化療無變化或增大者,不能除外腫瘤者。3.大塊干酪病灶經規(guī)則化療12個月,痰菌仍陽性、咯血。4.葉支氣管結核性狹窄,造成肺不張,肺實變。5.雙側病變,但主要病變集中于一葉,可分期分次切除
4、。6.非典型抗酸桿菌引起的肺內局限性病變,因無有效的藥物且易于發(fā)展和再活動,應予手術。7.早期非小細胞肺癌(T1N0M0)。8.肺良性疾病包括肺囊腫、肺炎性假瘤等。,禁忌癥,1.系列X線胸片顯示3個月以來病灶不穩(wěn)定者。2.化療不規(guī)則,用藥不足療程者。3.中、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及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4.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未能有效控制者。,麻醉及體位采用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單側健肺通氣,
5、詳見第十章“微創(chuàng)麻醉”有關部分。病人健側臥位,手術床呈“折刀位”30°,術側上肢懸吊在麻醉頭架上,術者于病人側面操作。切除肺葉后,再行患肺正壓通氣,使殘肺充分膨脹,以免存在胸腔鏡下難以辨認的局限性肺不張。,,手術室護士于手術前1天到病房訪視病人,主動安慰、鼓勵、關心病人,與病人及家屬充分交談,對其提出的質疑和詢問給予耐心的解釋和疏導,向病人解釋病情及手術方法,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及術中注意事項,介紹手術醫(yī)生的資歷、成功的同類手術等
6、,消除其思想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主動配合手術和護理工作。物品的準備;備齊手術所需器械及物品,除常規(guī)開胸器械外,還需要準備一些特殊器械,如肺鉗,肺鑷子,無創(chuàng)傷血管鉗及鑷子各2把,心耳鉗1把。檢查中心吸引、中心供氧、電刀,準備胸腔閉式引流瓶及引流管、體外墊、搶救藥品、氣管閉合器等,手術步驟,肺切除術常用的切口是:后外側切口:后外側切口對術野顯露最好,對肺下葉或全肺切除,以及估計胸內粘連較多的患者最
7、為適宜。此切口之缺點為:切斷胸壁肌層較多,創(chuàng)傷大,流血多,費時。另外,由于側臥位,健側肺在下受壓擠,對呼吸功能差的老年患者不利。前外側切口:此切口雖然術野顯露較后外側切口差,但可順利完成肺上葉或中葉之切除,并有損傷胸部肌肉少、失血少、進胸快之優(yōu)點。由于仰臥位對健肺干擾小,更有利于年老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腋下切口:這一切口之優(yōu)點是美觀、創(chuàng)傷小,基本不切斷任何肌肉。適于周圍小病變的局部切除及異物摘除術。胸骨正中切口:主要適用于雙
8、側肺轉移瘤之切除。,右肺上葉切除術,右肺上葉切除術:右肺上葉的肺門結構比其他肺葉復雜,其肺動脈分支變異較多。大約80%的人群右肺上葉前段與右肺中葉部分或全部融合。因此,施行右肺上葉切除頗費時,須多加小心。開胸后,在奇靜脈下方,腔靜脈外側切開縱隔胸膜。然后在肺門前方,膈神經后方擴大此切口至上肺靜脈水平。接著,在肺門后方,迷走神經前方延長縱隔胸膜切口至右中間干支氣管水平。用“花生米”向上推移奇靜脈,顯露右主支氣管和右上葉支氣管。接著向下
9、解剖,在奇靜脈和腔靜脈交界處常可發(fā)現1枚淋巴結,這枚淋巴結的下緣緊鄰右肺動脈之上緣(圖5.4.1-17)。推開肺動脈表面的疏松組織,即可顯露出右肺動脈上葉尖前段分支。將該動脈分支解剖和游離出來,在尖前段動脈共干上行近心端結扎,遠心端則分別結扎在尖段和前段分支上。若血管太短,處理有困難,可用電刀切開尖段和前段動脈表面的肺組織,延長其長度。右肺上葉尖前段靜脈常蓋在右肺上葉前段動脈之上,若先將該靜脈結扎、切斷,則處理尖前段動脈就更為安全和方便
10、,,,,90%的人群從葉間肺動脈干上發(fā)出后段回升支動脈。如果斜裂完整,可經斜裂解剖和游離該支動脈。如果斜裂不完整,可先解剖、游離、結扎、切斷上肺靜脈,然后再解剖葉間肺動脈干,并尋找回升支動脈。比較安全的途徑是從解剖肺門后方開始(圖5.4.1-19),即切斷迷走神經至右肺上葉的分支,結扎和切斷上葉支氣管動脈,然后解剖右肺上葉支氣管之下緣。上葉支氣管與中間干支氣管交界處常有一淋巴結,將其推向遠側,上葉支氣管之下緣即可清楚顯露。上葉支氣管下緣
11、顯露后,不要試圖用直角鉗從下緣游離上葉支氣管,因為這很容易損傷回升支動脈。應從上緣銳性解剖上葉支氣管內側面(圖5.4.1-20),接著手指鈍性分離,直至其下緣(圖5.4.1-21)。上葉支氣管完全游離出來后,或用縫合器,或用間斷縫合法進行處理。鉗夾上葉支氣管遠端,并將右上肺向前、向上牽引,就很容易解剖出葉間動脈干及后段回升支動脈。將回升支動脈游離、結扎、切斷(圖5.4.1-22)。偶爾,在此附近還可遇到1支發(fā)自葉間肺動脈干的前段動脈,亦
12、應將其游離、結扎、切斷。,,,,,,分開上葉后段與下葉背段之斜裂(圖5.4.1-23)。右肺上葉與中葉之間的水平裂也予以分開,向上、向前牽引右肺上葉,即可顯露右上肺靜脈及其分支(圖5.4.1-24)。右上肺靜脈與動脈的關系此時看得清清楚楚。注意保護中葉靜脈,將上葉靜脈游離、結扎、切斷,完成右肺上葉切除術。切斷下肺韌帶,以利中下葉向上膨脹,填充右上胸腔。為防止中葉扭轉,將中葉固定在下葉上(圖5.4.1-25)。右上肺支氣管殘端用附近的縱隔
13、胸膜或奇靜脈覆蓋。,,,,,護士應熟練手術步驟、備齊所需器械用物,在解剖處理肺血管時準備好7 線和10號線。先用10號絲線結扎肺動脈近端,遠端用7號絲線結扎,靠近端用7×17圓針7號線貫穿縫扎,然后切斷肺動脈。一般肺靜脈結扎都用7號絲線結扎,方法與處理動脈相同。有
14、時用血管縫合器處理這些血管,根據手術者的需要準備好必要的一次性器械。處理支氣管時,先準備好一次性器械切割閉合器或10號絲線,當手術者采用器械閉合時,給切割閉合器。當手術者采用結扎時,給10號絲線。當手術者采用切斷開放縫合時,給6×14圓針4-0Prolene 線間斷或連續(xù)縫合。閉合支氣管殘端后,用溫生理鹽水沖洗胸腔并膨肺, 驗證氣管殘端是否漏氣, 確認無疑后,如果縱隔胸膜允許, 再用5×14號圓針4號絲線縫合縱隔胸膜
15、,包埋氣管殘端。術中應密切關注醫(yī)生的手術步驟和積極主動配合操作。在處理血管時的配合,特別重要的一點是準備好心耳鉗, 以防萬一有難以控制的出血時,鉗夾肺門或大血管。,,病變的肺葉切除后,用溫生理鹽水沖洗胸腔, 清點手術器械,紗布、紗布墊、縫針等,放置腔胸閉式引流管。護士要在胸腔引流瓶外液面處貼上標記,觀察有氣體自水封瓶液面逸出,引流瓶內水柱隨呼吸上下波動,說明引流通暢。及時觀察引流瓶內,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壓。搬運患者
16、時需用兩把血管鉗將引流管交叉雙重夾緊,防止搬運過程中發(fā)生管道漏氣、脫出等意外情況發(fā)生。待處理安置穩(wěn)妥, 方可松開血管鉗,以防搬運過程中引流瓶液面高過胸腔,引起液體反流,,肺葉切除術是胸外科常見的手術之一,手術對病人心肺功能影響較大,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醫(yī)護的密切配合, 需要手術護士具備嫻熟的手術配合技能、手術儀器的熟練使用、操作的快速準確, 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成功的同時, 也降低了護士的勞動強度, 縮短了患者的麻醉時間, 即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習]肺葉切除術手術配合
- 肺葉切除術護理查房
- 脾切除護理配合
- 肺葉切除術
- 亞肺葉切除術與肺葉切除術的回顧性研究.pdf
- 胸腔鏡肺葉切除與亞肺葉切除對肺功能影響的比較.pdf
- 左半肝切除手術護理配合分解
-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 肺葉切除術病人的健康教育
-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 [學習]肺葉切除術和全肺切除術的麻醉
- 例全鏡下肺葉切除術分析
- 藥物過敏、氣道痙攣患者行肺葉切除
-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手術步驟
- 肺癌胸腔鏡肺葉切除、胸腔鏡肺段切除與開胸肺葉切除術后對肺功能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pdf
- VATS亞肺葉切除術與VATS肺葉切除術治療Ia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長期療效比較.pdf
- 對比全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pdf
- 非小細胞肺癌袖狀肺葉切除與全肺切除的系統(tǒng)評價.pdf
- 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對比.pdf
- 支氣管肺癌經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