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翻譯的目的論視角——以黃梅戲翻譯為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密級:( 秘密、機密、絕密)學校代碼:1 0 0 6 9研究生學號:Y 2 0 1 0 0 1 2 7戲劇翻譯的目的論視角——以黃梅戲翻譯為例O n D r a m a T r a n s l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S k o p o s t h e o r i e——A C a s eS t u d y o fH u a n g m e i O p e

2、 r a T r a n s l a t i o n專 業(y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張定指導教師:王占斌天津商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2 0 1 3 年5 月摘要戲劇是一種獨特的具有二元性的文學體裁,它既可以像小說一樣作為文學作品供讀者閱讀,又可以用以舞臺演出供觀眾欣賞。在翻譯研究史上,與其他文學體裁相比,戲劇翻譯還沒有獲得足夠的學術關注,國內外關于戲劇翻譯的專著和論文也較為貧乏。戲劇固有的“二元性”特征,一方面極大地增加了戲劇翻譯的難度

3、,另一方面讓譯者面臨著如何確定翻譯目的及翻譯方法等難題。例如,是把劇本翻譯給讀者欣賞來突顯戲劇的文學特性,還是翻譯給觀眾觀看來保證戲劇的可表演性呢? 另外,怎樣評價戲劇翻譯的標準,也是一個頗棘手的問題。在眾多的翻譯理論中,目的論把翻譯目的看作是決定翻譯行為的首要因素,整個翻譯過程都受翻譯目的制約,這不僅擺脫了對等理論的束縛,還為解決戲劇翻譯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視角。譯者首先只有準確確定自己的翻譯目的,才能進一步考慮采取什么樣的翻譯策略和

4、方法。此外,為了說明何種類型的譯文才是譯者真正所追求的,目的論就此提出了“翻譯綱要”的概念,至于如何合理評價譯文,目的論則用“充分性”代替“對等”,并以此作為評價戲劇譯文優(yōu)劣的標準。本研究基于目的論的相關理論,以黃梅戲部分名曲的英文譯本作為語料進行詳細研究。作者主要結合目的論來分析黃梅戲的翻譯目的和翻譯綱要,并就該理論對黃梅戲翻譯的可行性和適用性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從易懂性、上口性、個性化和簡潔化這四個方面對譯文進行詳細研究和分析,希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