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是復雜的多基因疾病,發(fā)病受到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的共同影響。應用常規(guī)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設計進行病因推斷時,研究結果會受到混雜因素的干擾,暴露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也常被混淆,使得病因解釋不可信。近年來,孟德爾隨機化(MR)的研究方法廣泛運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探討研究中。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過程中服從隨機分配的規(guī)律,并且不受混雜因素的影響,另外因果時序合理,因此遺傳因素作為一個獨立因素在中間表型與目標疾病的因果關聯(lián)研
2、究中起著重要作用。國內外研究者運用孟德爾隨機化的研究方法為肥胖與充血性心臟病、心衰、2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提供了因果關聯(lián)的證據(jù),另外,也有研究運用孟德爾隨機化的研究方法為2型糖尿病與冠心病及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因果關聯(lián)的證據(jù)。本研究旨在中國人群中采用孟德爾隨機化的研究方法探討代謝遺傳易感性與亞臨床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方法: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2010年至2013年上海市寶山社區(qū)11935名的44歲及以上常住居民進行研究分
3、析。采用標準流行病學調查問卷收集研究對象的人口學資料、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用藥史等信息,對研究對象進行身高、體重、腰圍和靜息時坐位血壓等測量。所有受試者均進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采用空腹靜脈血進行血糖、血脂、胰島素和肝腎功能等生化指標的測量。全自動動脈硬化診斷儀通過袖帶傳感器記錄左右肢體的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rachial ankle purse wave ve
4、locity,baPWV)和踝肱指數(shù)(ankle-to-brachial index,ABI)。任意一側肢體ABI<0.9或>1.4診斷為外周動脈疾?。╬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baPWV大于該值的上四分位值(1902 cm/s)定義為動脈僵硬度增加。
結果:⑴在11477名參與者中,PAD的患病人數(shù)為701人(6.1%),動脈僵硬度增加的患病人數(shù)為2857人(25.1%)。由14個體質
5、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相關多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計算得到的BMI遺傳危險評分(genetic risk score,GRS)均數(shù)為25.26分(標準差:3.60分)。在校正了年齡、性別、生活方式、血糖、血壓以及血脂指標后,BMI_GRS每增加1個標準差(2.76分),BMI增加0.43 kg/m2,PAD患病風險增加17%(OR=1.17,95%CI
6、:1.07-1.29)。傳統(tǒng)流行病學結果顯示BMI每增加1 kg/m2,PAD患病風險增加6%(OR=1.06,95%CI:1.03-1.08)。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結果中,肥胖與PAD的因果關聯(lián)性為遺傳易感性決定的BMI每增加1 kg/m2,PAD患病風險增加44%(OR=1.44,95%CI:1.18-1.75,P=0.0003)。BMI_GRS與動脈僵硬度增加的相關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0.97,95%CI:0.92-1.04,
7、P=0.40),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結果亦顯示遺傳因素決定的肥胖與動脈僵硬度增加間不具有因果關聯(lián)性。⑵在11385名參與者中,動脈僵硬度增加患病人數(shù)為2853人(25.1%),PAD患病人數(shù)為694人(6.1%)。由34個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T2D)相關SNP計算得出的T2D_GRS均數(shù)為34.52分(標準差:3.89分)。在校正了年齡、性別、生活方式、血糖、血壓以及血脂指標后,T2D_GRS每增加1個標準差(3.89
8、分),動脈僵硬度增加的患病風險增加6%(OR=1.06,95%CI:1.01-1.12)。傳統(tǒng)流行病學結果顯示在校正了各混雜因素后,T2D增加動脈僵硬度增加的患病風險為78%(OR=1.78,95%CI:1.59-2.00)。孟德爾隨機化分析中,在校正了各混雜因素后,遺傳易感性決定的T2D與動脈僵硬度增加存在顯著因果關聯(lián)性(OR=1.24,95%CI:1.06-1.47,P=0.008)。T2D_GRS與PAD的相關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OR=1.05,95%CI:0.96-1.14,P=0.28),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結果亦顯示遺傳因素決定的T2D與PAD間不具有因果關聯(lián)性。
結論:在中國中老年社區(qū)人群中評定肥胖遺傳危險評分與外周動脈疾病相關,遺傳易感性決定的肥胖與外周動脈疾病間存在因果關聯(lián)性;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與動脈僵硬度增加相關,遺傳易感性決定的2型糖尿病與動脈僵硬度增加存在因果關聯(lián)性。本研究為2型糖尿病的管理及血管并發(fā)癥的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科學的依據(jù),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Frank征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代謝綜合癥及其相關性疾病心血管損害的基礎與臨床研究.pdf
- 心血管病相關基因SNPs與冠心病遺傳易感性研究.pdf
- 血清胱抑素C與2型糖尿病亞臨床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的臨床研究.pdf
- 轉化生長因子-α、核因子-κB與老年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重構相關性研究.pdf
- 心血管疾病相關
- 骨質疏松癥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能量代謝藥物與心血管疾病
- 腹內脂肪厚度與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研究.pdf
- 絕經前婦女、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糖代謝異常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
- 絕經前婦女骨密度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相關性.pdf
- 心血管疾病藥物臨床應用
- 糖代謝異常導致的心血管疾病
- 銀屑病與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相關性的初步研究.pdf
- 糖代謝異常與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策略
- 心血管疾病
- 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感染與心血管疾病
- 心血管疾病與食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