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6的表達和胃癌惡性程度及其預后的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探索人類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認識過程中,大量的數據已經證明趨化因子-趨化因子受體系統(tǒng)和癌細胞的潛在轉移能力密切相關。趨化因子受體CCR6對結腸癌肝轉移有著特別的親和力[4]。它的趨化因子配體在淋巴組織及肝組織中有顯著的表達[4]。趨化因子受體CCR6在胃癌細胞中的異常表達被報道,與器官選擇性轉移有著密切的關系[5、6]。然而,CCR6在胃癌中的所扮演的角色仍舊不明確。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已發(fā)現(xiàn)CCR6在胃癌組織中表達上調預示胃癌患者的生

2、存期縮短。本論文的研究價值在于確定CCR6在胃癌中的表達情況以及闡明其臨床意義。
  第一部分 CCR6蛋白在胃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以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目的:
  用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CCR6蛋白在胃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水平。用免疫組化法分析372例胃癌中CCR6蛋白的表達情況和表達水平。對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闡明CCR6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方法:

3、
  1、患者與組織樣本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山東省齊魯醫(yī)院普外科372例胃癌手術患者的腫瘤組織標本,對其回顧性研究。372例胃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依據腫瘤的位置,對患者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術,部分病人行淋巴結清掃。任何遠處轉移的病人都不在本研究之列。224例女性,148例男性;≥65歲238例,≤65歲134例,平均年齡為58.1±11.7歲;按PTNM分期,T1+T2102例,T3+T4270例;其中21

4、8例(58.6%)患者發(fā)生淋巴結轉移、154例無淋巴結轉移;按ICUU胃癌TNM分期Ⅰ、Ⅱ、Ⅲ期的病例分別為82例(22.0%)、94例(25.3%)和196例(52.7%);按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及中分化者108例(29.0%),低分化及未分化者264例(71.0%)。胃癌侵及漿膜或外擴展生長者174例,未侵及漿膜者198例。脈管有癌栓者34例,無癌栓者338例。術后復發(fā)者156例、未復發(fā)者216例。
  2、用western

5、blotting法檢查CCR6蛋白在胃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
  我們用免疫印跡法檢測30對胃癌/癌旁正常組織中CCR6的表達,結果顯示,相比于正常胃粘膜組織,胃癌組織中的CCR6表達明顯上調(P=0.0015)。
  3、用免疫組化法分析胃癌CCR6蛋白的表達。
  用免疫組化法分析372例胃癌CCR6蛋白的表達。結果顯示:在372例胃癌樣本中有210例(56.5%)呈高表達。CCR6的陽性表達顆粒主要位于細

6、胞膜和細胞漿中(Fig.2c,d),細胞核基本無表達。正常胃粘膜細胞有微弱的CCR6表達(Fig.2b),腫瘤細胞內的CCR6的表達在腸型胃癌(Fig.2c)和彌漫型胃癌(Fig.2d)增加明顯。CCR6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胃粘膜(P<0.001)。
  4、分析CCR6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Chi-square檢驗與Fisher精確檢驗來分析CCR6表

7、達與臨床病理變量的關系。
  結果顯示在胃癌漿膜外生長組CCR6的高表達的比例明顯高于無胃癌漿膜外生長組(72.4%vs39.4%,P<0.001);胃癌術后復發(fā)組CCR6的高表達的比例明顯高于無術后復發(fā)組(70.5%vs43.5%P<0.001);而與年齡、性別、腫瘤大小、淋巴結有無轉移、TNM分期、腫瘤分化程度和靜脈癌栓等無關(P>0.005)。
  結果:CCR6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胃粘膜組織(P<0.001

8、),CCR6的高表達與胃癌侵及漿膜或漿膜外生長以及術后復發(fā)緊密相關連((P<0.001)。
  結論:
  1、我們的研究第一次證明高CCR6的表達與胃癌侵潤漿膜或漿膜外生長和術后復發(fā)緊密相關。
  2、CCR6有可能成為判斷胃癌患者預后的一種新的標志物。
  第二部分 CCR6的表達對胃癌患者OS和DFS的影響
  目的:
  探討CCR6表達水平對胃癌患者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

9、l,OS)和無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響,進一步明確CCR6在判斷胃癌患者預后中的價值。
  一、分析CCR6表達水平對總體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的影響,評價對胃癌預后的價值
  方法:
  設計思路:胃癌TNM和PTNM分期差、淋巴結有轉移和組織分化程度低是影響胃癌預后的關鍵因素,為了排除上述因素對CCR6影響預后的干擾,分別檢測腫瘤PTNM分期、淋巴結有無轉移、腫瘤分化程、腫瘤

10、侵潤深度組的CCR6的表達水平,分為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再比較CCR6高、低表達對胃癌生存率的影響。比較完成后再匯總全部標本,按CCR6表達水平,分為高CCR6組與低CCR6組,再次檢驗分析CCR6高、低表達組對胃癌生存率的影響。
  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無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應用log-rank檢驗比較生存差異。<

11、br>  結果:
  372例胃癌患者中CCR6高表達組比低表達組的無病生存期(49.2:69.7個月,log-rank檢測P<0.001)和總生存期(50.5:72.1個月,P<0.001)明顯縮短。
  胃癌Ⅱ期組:CCR6高表達組比低表達組OS明顯縮短(P=0.020;Fig.4b)。
  胃癌Ⅲ期組:CCR6高表達組比低表達組OS明顯縮短(P<0.001;Fig.4c)。
  T3/T4期腫瘤:CCR6高

12、表達組比低表達組OS明顯縮短(P<0.001;Fig.4g)。
  淋巴結轉移組:CCR6高表達組比低表達組OS明顯縮短(P<0.001;Fig.4h)。
  低分化和未分化胃癌組:CCR6高表達組比低表達組OS明顯縮短(P<0.001;Fig.4i)。
  然而在Ⅰ期胃癌(P=0.162;Fig.4a)、T1/T2腫瘤(P=0.281;Fig.4d)、淋巴結無轉移(P=0.305;Fig.4e)和高/中分化的胃癌細胞

13、組(P=0.119;Fig.4f),CCR6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的生存期無明顯差異。
  結論:CCR6高表達的患者比低表達的患者顯示了顯著的縮短的總生存期,可以作為判斷預后的因子。
  二、影響胃癌預后的多因素COX分析
  方法:
  COX回歸單因素分析胃癌患者臨床特特征,包括年齡、性別、病理分級、脈管癌栓、胃癌組織學分級、胃癌分期、淋巴結轉移、胃癌CCR6的表達等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響,再將上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的因素納入COX比例風險模型,進一步用多變量檢測影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從而判斷CCR6表達水平對判斷預后價值。
  結果:
  1、單變量分析結果顯示:
  胃癌無漿膜外擴展組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胃癌漿膜外擴展組(P=0.001)。
  T1/2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T3/4(P<0.001)。淋巴結無轉移組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淋巴結轉移組(P<0.001)。
  CCR6低

15、表達組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CCR6高表達組(P=0.016)。
  然而年齡、性別、脈管癌栓、組織學分級對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影響,無差別。
  結果提示:CCR6的表達水平和胃癌大小、淋巴結轉移、胃癌漿膜外擴展一樣,都是影響預后的因素。
  2、以上有意義的臨床因素進一步用多變量檢測,結果顯示:
  T1/2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T3/4(P<0.001)。
  淋巴結無轉移組的總生存期

16、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淋巴結轉移組(OS:P=0.005、DFS:P=0.009)。
  CCR6低表達組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明顯高于CCR6高表達組(OSP0<.016、DFS P=0.005)。
  而胃癌無漿膜外擴展組與胃癌漿膜外擴展組對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率的影響無差異(OS:P=0.583、DFS:P=0.470)。
  結果進一步提示:CCR6的表達和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一樣,都是胃癌獨立的預后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