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聚集在工廠、礦山、建筑工地等場所共同勞動,機器成為主要生產(chǎn)工具,勞動者之間、勞動者與機器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許多勞動崗位需要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致使事故傷害、意外傷害及職業(yè)病增多,損害后果嚴重。勞動者在生產(chǎn)、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意外傷害而負傷、殘疾、死亡,或者罹患職業(yè)病、突發(fā)疾病死亡等(即勞動法上所謂“工傷”),所受損失如何補償,已經(jīng)成為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由于用工者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一方支付報酬,一方
2、提供勞務”的合同關系,與工傷事故有關的其他勞動者大都拒絕對受害人遭受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用工者從自身利益考慮,對工傷損害往往不愿給予最大限度的補償,甚至以種種借口推卸、逃避責任。工傷勞動者的身心遭受創(chuàng)傷,個人、家庭及其相關親屬的生活發(fā)生困難,在尋求保護的過程中卻經(jīng)常處于弱勢和不利的境地。因此,如何有效救濟工傷損害,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為現(xiàn)代法律制度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文以工傷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為題,全文共分為六個部
3、分。 第一部分界定勞工、損害和工傷損害的定義,闡述勞工損害的法律特點,并厘清損害與損失、賠償與補償之概念,同時介紹了及工傷損害的歷史演變。勞工,為受到法律特殊照顧的一類主體,界定其內涵及外延極其重要。工傷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的歷史流變,追溯勞工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演進過程。工業(yè)社會初期,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堅持勞工“自己責任”原則,由勞工自己承擔勞工損害之不幸;隨著工業(yè)化的進程,過錯貴任原則貫穿于勞工損害事故
4、的處理中;由于大量出現(xiàn)工業(yè)事故及危險活動事故引發(fā)社會問題,過錯責任主義遭受巨大沖擊,出現(xiàn)過錯推定、舉證責任倒置等有利于勞工之制度;但過錯責任主義的擴大仍囿于過錯責任主義之框架,無法妥善地解決勞工損害,并進而發(fā)展為雇主無過錯責任主義。與無過錯責任主義幾乎同時出現(xiàn),雇主貴任保險作為分散風險的一種機制,介入勞工損害賠償制度中,標志損失承擔開始走向社會化。然而,僅通過私法環(huán)節(jié)尚不足以切實保陣受害勞工之生存權,于是國家開始運用公權力之千預,強制實
5、行工傷社會保險制度,旨在為遭遇勞工損害的受害勞工提供基本生存之保障。 第二部分工傷損害賠償各法律制度之法理分析,剖析勞工損害賠償各法律制度之哲學基石、理論基礎及其價值取向。勞工損害侵權賠償經(jīng)歷過錯責任主義向無過錯貴任主義之演進,體現(xiàn)了理性主義哲學向實證主義哲學的演化和自由主義向社會利益的變動。工傷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之經(jīng)濟分析,運用經(jīng)濟學分析方法,旨在對勞工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予以經(jīng)濟性評價。法律的經(jīng)濟分析方法現(xiàn)已成為法學的一種研究范式
6、,它以進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理性人為研究模型,分析法律應當如何提供一種激勵機制,以實現(xiàn)對效率基本價值的追求。勞工損害侵權賠償法律制度的經(jīng)濟分析從兩方面著手:過錯貴任主義僅能在一定情形下達成社會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具有局限性;無過錯責任主義通??梢詫崿F(xiàn)社會成本最小化,并能在一定情形下通過減少行為人活動量,達到減少事故發(fā)生率的目的,相對而言更符合效率的原則,是更合理的制度。 第三部分工傷損害賠償與補償?shù)膮^(qū)別,要找到一種適合我國情況的制度模
7、式,必須首先對工傷保險與侵權損害賠償進行比較?,F(xiàn)代各國的工傷賠償制度模式,主要有四種基本類型:免除、選擇、兼得和補充(下一節(jié)中將有論述)。四種制度模式各有其利弊,法學界對此也形成了一些比較成熟的觀點。但是考察這四種模式,其實質不外乎都是如何在工傷保險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間進行選擇。該節(jié)從介紹競合理論開始,試圖從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契合點,對我國的工傷保險賠償制度予以完善。 第四部分工傷損害賠償模式,本節(jié)考察了當今世界范圍內存在的
8、四種復合賠償體系模式,它們分別是選擇模式、免除模式、相加模式和補充模式。在介紹現(xiàn)有四種模式的墓礎上,詳細分析各種模式之優(yōu)點與缺陷,通過分析,逐漸表明筆者對補充模式的傾向性。 第五部分我國工傷損害立法與實踐現(xiàn)狀,分析我國現(xiàn)行工傷保險的雙重性質,審視我國工傷損害賠償立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工傷事故,勞動法從工傷保險關系的角度加以規(guī)范,民法從工業(yè)事故無過錯責任特殊侵權行為的角度加以規(guī)范,就構成了工傷事故的雙重性質,既屬工業(yè)事故特殊
9、侵權行為,又屬工傷事故之勞動保險。因此,不能簡單地推論我國的工傷事故只具有特殊侵權的性質,否認其客觀存在的勞動保險性質。同時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解釋》第十二條及《工傷保險條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立法現(xiàn)狀矛盾與缺陷非常明顯。立法機構過于原則的規(guī)定也好,司法實踐部門努力所作的補充解釋也好,都有失偏頗,難以令人信服。我國現(xiàn)行立法對工傷保險與人身損害賠償競合關系及處理原則未作統(tǒng)一明確的規(guī)定,各地
10、的操作也是雜亂無章,因此亟須加以完善。 第六部分我國工傷損害賠償?shù)耐晟?,對工傷損害賠償模式補充模式的合理性分析,肯定了我國應該實行這一模式,并同時對現(xiàn)行立法及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完善的相應對策。為參功工傷保險的對策適用無過錯原則,適用法條上,則選擇適用《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三款,即用人單位對工傷承擔無過錯賠償責任,而不論用人單位對工傷事故存在故意或過失。已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則堅持兩種原則,以對職工的損失予以全方位的補償。另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傷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pdf
- 工傷損害賠償制度研究.pdf
- 工傷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pdf
- 工傷損害賠償案件中的工傷認定問題探究.pdf
- 勞動派遣用工的工傷損害賠償問題探討.pdf
- 我國勞務派遣中工傷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研究.pdf
- 工傷保險背景下的工傷損害賠償.pdf
- 我國外派勞務人員工傷損害賠償問題研究.pdf
- 勞務派遣船員工傷損害賠償責任研究
- 我國工傷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pdf
- 工傷損害賠償制度的法理分析.pdf
- 工傷損害與人身損害賠償競合的合理選擇.pdf
- 論勞務派遣中的工傷損害賠償責任.pdf
- 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pdf
- 舒某與華康公司工傷損害賠償糾紛案評析.pdf
- 工傷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pdf
- 論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關系問題.pdf
- 工傷保險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問題研究.pdf
- 工傷保險補償與民事?lián)p害賠償競合問題研究.pdf
- 工傷保險與民事?lián)p害賠償競合問題初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