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觀察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干預糖尿病大鼠后胰腺自噬相關標志物LC3BmRNA及其蛋白表達的變化,光鏡觀察胰腺脂肪沉積情況;加用氯喹阻斷自噬通路后,比較上述指標變化,探討自噬與胰腺脂肪沉積的關系及利拉魯肽通過調節(jié)自噬改善胰腺脂肪沉積的作用機制。
方法:
以糖耐量正常大鼠(NGT組)作為對照,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隨機分為三組:生理鹽水對照組(DMNS組)、利拉魯肽干
2、預組(DMLIR組)及利拉魯肽+氯喹組(DMLIR+CQ組)。DMNS組皮下注射生理鹽水作為空白對照,DMLIR組皮下注射利拉魯肽,觀察利拉魯肽干預后大鼠胰腺自噬水平及胰腺脂肪沉積的變化, DMLIR+CQ組皮下注射利拉魯肽及自噬抑制劑氯喹,觀察在利拉魯肽基礎上阻斷自噬通路后胰腺脂肪沉積的變化。
1.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備:以36只4~5周齡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為研究對象,體重180~200g,每籠6只,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采
3、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分為糖耐量正常組(NGT組,10只)和糖尿病組(DM組,26只)。NGT組以基礎飼料喂養(yǎng),每克飼料提供熱量13.4kJ,其中脂肪占10.2%,蛋白質占23.3%,碳水化合物66.5%。DM組以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每克飼料提供熱量21.8kJ,其中脂肪占56.0%,蛋白質占7%,碳水化合物37.0%。早晚各喂養(yǎng)1次,飲水自由。飼養(yǎng)環(huán)境:光照12小時,室溫18~22℃,相對濕度30%~70%,每2周測大鼠體重、空腹血糖(FBG
4、)。12周時,NGT組FBG為4.4~4.9 mmol/L,DM組血糖為5.3~5.9mmol/L,隔夜禁食12h后,DM組大鼠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溶液(25mg/Kg),NGT組大鼠腹腔注射等體積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72h后鼠尾采血測FBG,以FBG≥7.8mmol/L并持續(xù)一周以上為糖尿病造模成功,其中DM組造模成功25只,死亡1只。NGT組大鼠血糖均在正常范圍內。
2.大鼠分組及檢測指標:糖耐量正常組(NGT組,10只
5、)繼續(xù)予基礎飼料喂養(yǎng)。造模成功后,25只糖尿病大鼠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分為三組:生理鹽水對照組(DMNS組,n=9)、利拉魯肽干預組(DMLIR組,n=8)及利拉魯肽+氯喹組(DMLIR+CQ組,n=8),三組繼續(xù)予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DMLIR組以100ug/Kg每天兩次腹部皮下注射利拉魯肽溶液,DMLIR+CQ組以100ug/Kg每天兩次腹部皮下注射利拉魯肽溶液,并以50mg/Kg每三天一次腹腔注射氯喹溶液,DMNS組、NGT組腹部注射
6、等體積生理鹽水,每周測定各組大鼠體重及FBG。上述藥物干預大鼠4周后,隔夜禁食12h后,測定體重,鼠尾采血測定FBG、50%葡萄糖注射液灌胃(4ml/Kg)2小時后測定2hBG。次日空腹腹腔注射20%烏拉坦溶液(4ml/Kg)麻醉大鼠,開腹后經腹主動脈取血,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取三塊約100mg的胰腺組織,錫箔紙包裹于液氮罐中保存,待行實時熒
7、光定量PCR測定LC3B mRNA水平,通過擴增曲線使用2-△△CT進行線性轉換后進行定量計算。以脾臟為標記,取胰腺尾部浸泡于10%甲醛液固定48h后石蠟包埋,備做病理切片,用于免疫組化測定LC3B蛋白的表達,顯色結果采用ScanScope GS掃描儀分析,隨機選取5個LC3B蛋白陽性表達區(qū)域,在400倍視野下計算染色區(qū)域的灰度值(灰度值與蛋白表達水平呈反比),取平均值進行統計分析。光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40倍物鏡下計算胰島內空泡細胞
8、與胰島細胞總數的比值,取平均值評價胰腺脂肪沉積情況。分離內臟脂肪、稱重,并計算內臟脂肪與體重的比值即內臟脂肪相對含量(VF/W)。
3.統計學方法:上述指標均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NGT、DMNS、DMLIR、DMLIR+CQ四組實驗數據均滿足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檢驗。DM組LC3B mRNA與FBG、TG、TC、FINS、VF/W、空
9、泡細胞/總胰島細胞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通過多元逐步回歸法確定自噬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各組大鼠一般特征比較:適應性喂養(yǎng)期間,大鼠飲食量、體重無明顯差異,精神狀態(tài)良好,毛色光澤。造模期間,DM組大鼠較NGT組大鼠飲食量、體重均增加,DM組大鼠體型肥胖、少動。造模成功后,藥物干預期間,NGT組大鼠飲食量較前無變化,體重呈穩(wěn)定增長;DMNS組大鼠較同期NGT組大鼠體重增
10、加,少動;DMLIR組大鼠較同期DMNS組大鼠飲食量、體重均下降,精神狀態(tài)良好;DMLIR+CQ組大鼠精神萎靡,有脫毛現象,較同期DMNS組大鼠飲食量、體重均下降,與同期DMLIR組大鼠比較,飲食量、體重無差別。
與NGT組比較,DMNS組大鼠VF/W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DMNS組比較,DMLIR組大鼠VF/W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MLIR+CQ組大鼠VF/W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11、05)。
2.各組大鼠生化指標比較:與NGT組比較,DMNS組大鼠FBG、2hBG、FINS、TG、TC、LDL-C升高,HDL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DMNS組比較,DMLIR組大鼠FBG、2hBG、FINS、TG、TC、LDL-C降低,HDL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MLIR+CQ組FBG、2hBG、HDL降低,FINS、TG、TC、LDL-C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3.各組大鼠胰腺自噬水平及脂肪沉積比較:與NGT組比較,DMNS組大鼠LC3B mRNA及蛋白表達、空泡細胞/總胰島細胞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DMNS組比較,DMLIR組大鼠LC3B mRNA及蛋白表達升高、空泡細胞/總胰島細胞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MLIR+CQ組大鼠LC3B mRNA及蛋白表達下降、空泡細胞/總胰島細胞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光鏡下觀察胰腺脂肪
13、沉積情況:NGT組大鼠胰腺由團索狀的胰島及周圍外分泌部腺泡組成,胰島散在分布,結構規(guī)則,胰島內細胞排列緊密,細胞核呈圓形并居中,細胞內無明顯脂滴,細胞間有豐富的血竇。DMNS組大鼠胰腺小葉間纖維增生,胰島細胞排列紊亂,間隔增寬,部分胰島細胞內可見脂滴,形成空泡細胞。DMLIR+CQ組胰島內胰島細胞排列松散,胰島內血管數量增多,擴張,胰島細胞內脂滴明顯增多,細胞核被推擠變形。DMLIR組胰島組織結構呈現逆轉,胰島細胞數量較DMNS組明顯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利拉魯肽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大鼠自噬與肝細胞脂肪變性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利拉魯肽對糖尿病前期OLETF大鼠糖脂代謝的作用及相關機制.pdf
- 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利拉魯肽對糖尿病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pdf
- 利拉魯肽對糖尿病小鼠認知功能下降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pdf
- 利拉魯肽對高脂喂養(yǎng)大鼠心肌組織自噬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利拉魯肽抑制mTOR表達延緩糖尿病腎損傷的機制研究.pdf
- glp-ra利拉魯肽治療型糖尿病
- 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及血流變的影響.pdf
- 胰高血糖素樣肽-1對糖尿病大鼠心臟自噬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pdf
- 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衍生因子的影響.pdf
- 利拉魯肽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分析及機制探討.pdf
- 利拉魯肽介導胰腺TLR4-NF-κB通路調控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謝的研究.pdf
- 利拉魯肽降低內臟脂肪
- 利拉魯肽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療效評價和作用機制研究.pdf
- 細胞自噬在糖尿病大鼠脊髓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組織的影響.pdf
- 小檗堿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組織自噬相關蛋白的影響.pdf
- 福辛普利對糖尿病腎病大鼠保護作用的機制研究.pdf
- 利拉魯肽通過AMPK信號通路促進自噬流減輕ZDF大鼠心肌損傷.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