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三萜皂苷的分離純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以市售油茶皂苷粗品為試驗材料,旨在分離純化出油茶皂苷單體,并鑒定其化學結構;研究油茶皂苷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機制,以及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和小鼠H22腫瘤的抑制作用。主要結果如下:
  1、聯(lián)合使用AB-8大孔樹脂、正相硅膠H、LH-20凝膠、ODS-C18OPN柱、Pre-HPLC等分離純化油茶皂苷,得到4個油茶皂苷單體化合物和2個黃酮類化合物。經(jīng)HPLC-ESI-MS2分析得知,4個油茶皂苷單體化合物中,分

2、子量為1202.27的皂苷產(chǎn)生的二級碎片為1022、890,推測其為camelliasaponin B1;分子量為1216.53的皂苷產(chǎn)生的二級碎片為1036、904,推測其為oleiferasaponin A1;分子量為1246.59,1188.58的皂苷推測其分子式為C60H94O27和C58H92O25。2個黃酮類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別為286.2和330.2,結合標準品鑒定為山奈酚和2甲基黃酮醇。
  2、采用牛津杯法測定了純

3、化后的四類油茶皂苷(即總皂苷F0、高極性皂苷F1、中極性皂苷F2、低極性皂苷F3)對玉米小斑病菌和水稻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實驗組皂苷均對玉米小斑病菌表現(xiàn)出更強的抑制作用,其中5mg/mL的F2對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直徑達到37.47mm;玉米小斑病菌經(jīng)250μg/mL的F0處理24h后,光學顯微鏡觀察其菌絲粗細不均,末端菌絲膨大畸形,菌絲分枝增多且較短呈囊泡狀,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細胞膜系統(tǒng)遭受不可修復的破壞,無完整的亞細胞結構,

4、從而阻礙了菌絲的正常生長。
  3、采用四甲基偶氮唑鹽(MTT)法測定了粗品皂苷、F0、F1、F2和F3體外抑制人乳腺癌細胞MCF-7的活性,IC50值分別為63.33μM、10.61μM、36.83μM、9.44μM、29.84μM;應用流式細胞儀測定了F0、F2對MCF-7細胞周期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F0、F2均可使細胞周期停滯在G1/S期,且阻礙效應與劑量呈正相關,從而阻礙了MCF-7細胞的正常生長;F0和F2作用MCF-7細胞

5、24h后,侵襲實驗表明MCF-7細胞的侵襲能力顯著降低。與對照相比,F(xiàn)0、F2在4μM和6μM劑量組時的細胞轉(zhuǎn)移率分別為72.92%和41.67%、68.75%和37.50%。
  4、采用小鼠肝癌腹水H22細胞株皮下移植法建立了荷瘤昆明小鼠模型。F0和F2在10mg/kg劑量時均能顯著抑制小鼠體內(nèi)腫瘤生長,與對照組相比,腫瘤抑制率分別達到76.80%和50.25%,均達到極顯著差異(P<0.01)。通過對比處理組與對照組小鼠體質(zh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