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利用超聲能量非創(chuàng)傷性治療腫瘤一直是業(yè)界追求的目標。近年,針對微泡超聲空化的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微泡空化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微泡的藥物載體作用和超聲空化增強作用兩方面。微泡超聲空化不僅能導致局部組織通透性增高,而且能增強藥物傳遞和滲透,具有非創(chuàng)傷性治療腫瘤的潛力。 已知陰離子脂膜微泡表面帶有負電荷,在循環(huán)中通過補體C3b介導的免疫粘附更容易粘附滯留于微血管壁,數(shù)量比中性微泡高10倍。這樣,在超聲空化時陰離子微
2、泡與微血管壁的距離可能較中性微泡更貼近,空化發(fā)生時容易產生更顯著的生物學效應。本研究設想,利用陰離子脂膜微泡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制備成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的陰離子脂膜微泡。利用陰離子微泡的血管內皮粘附能力聯(lián)合超聲空化,在損傷腫瘤微血管內皮同時釋放凝血酶原復合物,促進局部微循環(huán)血栓形成,栓塞阻斷腫瘤微循環(huán),從而達到非創(chuàng)傷性治療腫瘤的目的。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制備陰離子脂膜微泡并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是前期的必要工作。 目的: 首先
3、,探討通過改變脂質配方、增加負電荷脂質成分,增強脂膜微泡表面負電荷的可能性;其次,對制備的陰離子微泡進行理化檢測,包括:微泡表面電位、濃度、粒徑等;第三,陰離子脂膜微泡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的嘗試,采用直接連接法和親和素-生物素法,并對該微泡的理化性質、凝血酶原復合物與微泡的結合情況、穩(wěn)定性及所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的凝血活性進行初步評價。 方法: 1.陰離子脂膜微泡的制備:通過改變配方中脂質成分比例以及聚乙二醇(PEG)的用量
4、設計三種配方:配方1以中性磷脂為主,負電荷磷脂少,PEG為支架物質;配方2以負電荷磷脂為主,中性磷脂少,PEG為支架物質;配方3以負電荷磷脂為主,中性磷脂少,以甘露醇為支架物質替代PEG。機械振蕩法制備三種配方微泡后,觀察微泡形態(tài)、大小,并測定其濃度、表面電位、PH值、粒徑及分布。 2.陰離子脂膜微泡與凝血酶原復合物的連接1)直接連接法:①制備結合熒光標記凝血酶原復合物(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標記物為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
5、)。配方2、3(陰離子微泡配方)各分三組:第一組,機械振蕩法制備陰離子脂膜微泡;第二組,機械振蕩前加入FITC-PCC溶解液,然后機械振蕩;第三組,機械振蕩法制備陰離子脂膜微泡后加入FITC-PCC溶解液,再經漩渦混合振蕩儀混勻。上述制備完成后孵育30min,取一半采用浮選法洗滌,另一半靜置,分別觀察或測定洗滌前后各組微泡大小、形態(tài)、濃度、微泡熒光亮度,流式細胞儀檢測微泡與FITC-PCC的結合率。②制備結合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經檢
6、測證實FITC-PCC與微泡結合后,采用非熒光標記的PCC替換FITC-PCC,重復上述步驟制備。全自動凝血儀檢測微泡結合的PCC中Ⅸ因子的凝血活性,并與相同濃度PCC溶液中Ⅸ因子的活性對照。2)親和素-生物素法:①直接連接法制備結合鏈酶親和素(SA)的陰離子脂膜微泡,SA用吲哚碳花青甙熒光素(Cy3)標記,將配方2、3(陰離子微泡配方)各分五組:第一組,機械振蕩法制備陰離子脂膜微泡;第二組,機械振蕩前加入Cy3-SA,然后機械振蕩;第
7、三組,機械振蕩法制備陰離子脂膜微泡后加入Cy3-SA,再經漩渦混合振蕩儀混勻;第四組、第五組將機械振蕩替換為超聲振蕩,基本步驟第四組同第二組、第五組同第三組。上述制備完成后孵育30min,取一半采用浮選法洗滌,另一半靜置,分別觀察或檢測洗滌前后各組微泡大小、形態(tài)、濃度、微泡熒光亮度、微泡與SA的結合率。②制備結合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經檢測證實Cy3-SA與微泡結合后,重復上述分組,將各組制備的陰離子脂膜微泡分別與生物素化PCC混合、
8、孵育30min,分別觀察各組微泡大小、形態(tài)、濃度。檢測不同濃度生物素化PCC中Ⅸ因子的活性。 結果: 1.陰離子脂膜微泡的制備:三種配方對脂膜微泡的濃度、體外穩(wěn)定性幾乎無影響,但對脂膜微泡的電荷特性有明顯影響。三種配方所制備微泡的粒徑均值分別為1066.6nm、1605.4nm、1552.5nm;微泡表面電位均值:在蒸餾水中分別為-33.8mV、-57.6mV、-66.7mV,在生理鹽水中分別為0.1mV、-37.5mV
9、、-37.8mV。與配方1比較,配方2、3所制備微泡大小適中、表面帶有更多負電荷(P<0.01),配方2、3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2.直接連接法制備結合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①與第一組(空白組)比較,第二組(機械振蕩前加入FITC-PCC)、第三組(機械振蕩后加入FITC-PCC)制備的微泡濃度、粒徑及粒徑分布無明顯變化,但易靜置分層;②熒光顯微鏡觀察:洗滌前結合FITC-PCC的各組微泡均能激發(fā)出明亮的綠
10、色熒光,洗滌后微泡濃度由1010左右降到107左右,微泡熒光亮度由“3級”變?yōu)椤?級”;③微泡與PCC的結合率:洗滌前或洗滌后各組間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洗滌后結合率均值由洗滌前的95%左右降為80%左右(P<0.05);④Ⅸ因子凝血活性檢測:洗滌前結合PCC的各組微泡均能保持較高活性,與相同濃度的PCC溶液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各組間亦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洗滌后各組間仍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11、(P>0.05),但活性明顯下降,由洗滌前的90%左右降為19%左右(P<0.01);⑤配方2、3各組間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3.親和素-生物素法制備結合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1)直接連接法制備結合SA的陰離子脂膜微泡:①與第一組(空白組)比較,第二組、第三組(機械振蕩法)制備的微泡濃度、粒徑及粒徑分布無明顯變化,但易靜置分層;與第二、三組比較,第四組、第五組(超聲振蕩法)制備的微泡粒徑稍大,但濃度偏低,
12、且易靜置分層;第四、五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②熒光顯微鏡觀察:結合Cy3-SA的各組微泡均能激發(fā)出明亮的紅色熒光(3級),洗滌三次后微泡濃度雖明顯降低,但熒光亮度無明顯改變。③微泡與SA的結合率:洗滌前后比較及組間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合率均值高達98%左右。配方2、3各組間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無顯著性意義(P>0.05)。(2)親和素-生物素法制備結合PCC的陰離子脂膜微泡:①微泡外觀、粒徑、濃度與結合SA的
13、微泡比較無明顯區(qū)別;②Ⅸ因子凝血活性檢測:生物素化后PCC中Ⅸ因子活性明顯減低(降低約93%)。 結論: 1.增加脂質成分中負電荷磷脂的比例,可制備出表面帶有更多負電荷的陰離子脂膜微泡。 2.直接連接法可制備結合凝血酶原復合物的陰離子脂膜微泡,微泡與凝血酶原復合物結合率較高,且能保持較高的活性,但易靜置分層。 3.直接連接法可使鏈酶親和素與陰離子脂膜微泡很好地結合,但是生物素化可能破壞凝血酶原復合物的活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攜RGDS脂膜氟烷微泡的制備及靶向作用研究.pdf
- 超聲及微泡造影劑介導基因轉染的方法學研究.pdf
- 脂質微泡的制備及應用研究.pdf
- 攜帶抗VEGF多克隆抗體、α-,v-β-,3-單克隆抗體脂質微泡超聲造影劑的制備方法學研究.pdf
- 脂質微泡的制備及血小板受體靶向微泡構建的初步研究.pdf
- 超聲造影劑——全氟丙烷脂質微泡的制備與評價.pdf
- 載姜黃素納米粒的脂質超聲微泡的研究.pdf
- 載多西紫杉醇脂質超聲微泡聯(lián)合超聲靶向微泡破裂對肝癌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載 4HPR脂質微泡聯(lián)合超聲對瘢痕疙瘩治療作用的研究.pdf
- 微泡增強治療超聲溶栓的實驗研究.pdf
- 包膜微泡超聲造影劑的制備研究.pdf
- 載基因陽離子脂質超聲微泡制備及其體外增強基因轉染的實驗研究.pdf
- 載氧脂質微泡的制備及體外實驗研究.pdf
- 超聲微泡發(fā)生方法及裝置設計研究.pdf
- 超聲微泡聯(lián)合穿膜肽促基因轉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實驗研究.pdf
- 超聲聯(lián)合載卡莫司汀脂質微泡治療大鼠腦膠質瘤的研究.pdf
- 載4HPR脂質微泡的制備及其聯(lián)合超聲對瘢痕疙瘩的作用研究.pdf
- 治療超聲聯(lián)合微泡溶解體外血栓的實驗研究.pdf
- 自制脂質納米泡聯(lián)合低功率超聲治療腫瘤的實驗研究.pdf
- 帶有連接臂的微泡超聲造影劑的制備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