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目的:評價冠狀動脈CT造影(CCTA)在中及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非心臟手術)術前排除冠心病、從而避免無必要侵襲性冠脈造影(ICA)的價值。
方法:本實驗共納入了我院2013年1月至6月間在非心臟手術術前一周內進行冠脈CT造影的157位患者,其中高危風險的非心臟手術19人,中危風險的非心臟手術138人。術后隨訪6-11月,觀察有無心臟事件發(fā)生,包括急性冠脈綜合癥以及繼發(fā)于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死亡、心律失常、冠脈
2、血管重建及心衰。比較在CCTA指導下術前未行ICA檢查的患者以及行ICA檢查的患者中,術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有無差異。
結果:157例病人中,145例的CCTA影像可用于診斷,其中37例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88例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管腔狹窄<50%,此部分患者接受非心臟手術前未行ICA檢查;經過術前手術風險評估,118人無明顯手術風險,按時進行了手術,另外7例因為冠脈存在多支病變,手術風險比較大,經內科治療后擇期手術。20例有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并且管腔狹窄≥50%,在CCTA后3-7天內進行了ICA檢查,其中18例得到證實,根據CCTA及ICA結果,經過術前手術風險評估,11例患者按時進行手術,9例患者在冠心病得到內科藥物治療干預后再行手術。經過對冠脈無粥樣硬化、冠脈粥樣硬化并管腔狹窄小于50%與冠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大于50%兩組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CCTA顯示的冠脈血管狹窄程度對手術計劃的影響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04)。12例不能通過CCTA進行診斷的
4、患者術前進行了ICA檢查,其中4例經過PCI或CABG治療后進行手術。在未經過ICA檢查的患者與行ICA檢查的患者比較,術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沒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擬行中高危險度的非心臟手術的患者術前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可用于診斷冠心病。CCTA表現正常或者冠狀動脈狹窄小于50%的病人在術前免除ICA檢查是安全的。
第二部分:冠狀動脈CT造影指標對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計劃的影響
目的:探討冠狀動脈
5、CT造影(CCTA)指標對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非心臟手術)計劃的影響。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連續(xù)入組的非心臟手術術前懷疑冠心病而行CCTA的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特征資料,包括冠脈狹窄的嚴重程度、冠脈粥樣硬化病變累及支數、節(jié)段累及積分(SIS)、節(jié)段狹窄積分(SSS);記錄推遲或放棄手術的原因、分析CCTA結果對非心臟手術計劃的影響。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病人冠脈狹窄嚴重程度、冠脈粥
6、樣硬化病變累及支數、節(jié)段累及積分、節(jié)段狹窄積分與非心臟手術計劃改變之間的關系,計算優(yōu)勢比(odds radio,OR),作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計算曲線下面積。統(tǒng)計應用SPSS22軟件完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本研究共398例患者,其中76例(19.1%)冠狀動脈無異常表現;220例(55.3%)表現為輕度冠脈粥樣硬化征象
7、;102例(25.6%)顯示重度冠脈粥樣硬化征象;參考CCTA結果,340例(85.4%)患者如期進行了手術,26例(6.5%)患者干預后擇期進行手術,32例(9.2%)放棄手術;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個體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冠脈粥樣硬化病變累及支數、節(jié)段累及積分、節(jié)段狹窄積分是老年非心臟手術計劃改變的危險因素, OR值分別為2.07、2.89、1.17、1.16(P均小于0.05)。個體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冠脈粥樣硬化病變累及支數、
8、節(jié)段累及積分、節(jié)段狹窄積分 ROC曲線下面積依次為0.613、0.615、0.624、0.648,節(jié)段累及積分的最佳截斷點為3.50、節(jié)段狹窄積分的最佳截斷點為3.50。
結論:應用冠狀動脈 CT造影評價術前懷疑冠心病的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指標均會影響手術計劃,其中節(jié)段狹窄積分的影響較為顯著。
第三部分:冠狀動脈CT造影指標對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術后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以及風險分層策略研
9、究
目的:評價冠狀動脈CT造影(CCTA)預測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非心臟手術)術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價值;擬定基于CCTA指標的非心臟手術術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分層策略。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連續(xù)入組的非心臟手術術前懷疑冠心病而行CCTA的患者的影像資料,主要包括冠脈狹窄的嚴重程度、冠脈粥樣硬化病變累及支數、節(jié)段累及積分(SIS)、節(jié)段狹窄積分(SSS)以及臨床資料,根據有無術后心血
10、管事件分組,比較兩組間各臨床資料以及各CCTA指標有無統(tǒng)計學差異;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非心臟手術術后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利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 curve)確定危險因素的最佳截斷點,將篩選出的危險因素OR值最接近的整數值相加得到非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心血管事件風險指數,用于老年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風險分層。按照有無術后心血管事件分組,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風險指數的OR值,通過ROC曲線確定風險指數的截斷點。
11、 結果:本研究入組患者366例,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38例;平均年齡67.6±5.4歲,高危手術38例(均為大血管手術),中危手術328例;冠狀動脈節(jié)段狹窄積分(≥6.5)、吸煙、心率(≥74.5)是術后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1.74、2.83、1.07。老年中高危非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心血管事件風險指數的OR=1.98(95%CI,1.59-2.48,P=0.000);風險指數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8(95%CI為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冠狀動脈cta
- 冠狀動脈造影cta
- 冠狀動脈cta后處理
- 冠狀動脈CTA聯(lián)合血糖水平評價老年人冠心病.pdf
- 冠狀動脈的解剖與cta
- 心臟冠狀動脈解剖
- 冠狀動脈CTA源圖像對非冠脈心臟及血管病變的診斷.pdf
- 冠狀動脈cta檢查及臨床應用
- 冠狀動脈cta診斷報告與規(guī)范
- 心臟瓣膜手術同期冠狀動脈旁路術的體會.pdf
- 冠狀動脈CTA的診斷價值分析.pdf
- 冠狀動脈CTA在診斷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中的應用價值.pdf
- CTA對冠狀動脈變異的診斷價值.pdf
-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 CT冠狀動脈造影對冠狀動脈斑塊的評價.pdf
- 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前后的MSCT評價.pdf
- 中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風險評估系統(tǒng).pdf
- 心臟冠狀動脈曲面重建技術研究.pdf
- 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護理
- 心臟冠狀動脈解剖與ct診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