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背景目的:
海爾曼螺桿菌(Helicobacterheilmannii,Hheilmannii),是除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以外的唯一能夠在人胃定植的螺桿菌屬細菌,被視為胃炎的可能病原體。H.heilmannii感染與胃多種病變相關(guān):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和胃B細胞粘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淋巴瘤,也有引起食管疾病的報道,其臨床意義值得重視。與國外相比,我國有較高的H.heilma
2、nnii感染率(歐美0.25%~0.95%,國內(nèi)1.78%~7.32%)。隨著H.pylori的發(fā)現(xiàn)獲得諾貝爾獎,H.pylori與慢性胃病的關(guān)系已得到廣泛認同,抗菌治療已成為常規(guī)。在大規(guī)模除菌治療多年后的今天,H.heilmannii的流行情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卻不得而知。至今為止,H.heilmannii仍不能在體外培養(yǎng)成功,快速診斷還是主要依靠切片染色的形態(tài)學方法。目前國外研究大多集中于流行病學調(diào)查,個案報道以及分子鑒定,國內(nèi)自94年
3、后的研究一直處于空白,H.heilmannii的致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世界上尚未建立穩(wěn)定傳代的H.heilmannii菌株。因此,構(gòu)建H.heilmannii能持久定植的實驗動物模型、建立體外培養(yǎng)的穩(wěn)定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成為深入研究的必要手段和必然途徑。
此次研究的目的:了解目前國內(nèi)H.heilmannii的流行情況;體外培養(yǎng)H.heilmannii;建立H.heilmannii長期感染小鼠的實驗動物模型;初步研究其致病
4、機制。
材料和方法:
1.收集南方醫(yī)院消化科2005-2006年行上消化道電子胃鏡活檢的2339例患者以及1994年1-4月819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內(nèi)鏡資料、病理標本。
2.篩檢H.heilmannii感染患者:對2007年1-6月行上消化道電子內(nèi)鏡檢查的703例胃鏡受檢者行胃粘膜涂片染色,鏡下根據(jù)Hheilmannii典型形態(tài)篩選陽性患者,獲取H.heilmannii感染患者的胃粘膜活檢標本并
5、在小鼠體內(nèi)傳代保存。
3.在多種培養(yǎng)基和多種氣體條件以及不同溫度條件下對成功定植H.heilmannii的鼠胃粘膜組織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
4.建立H.heilmannii長期感染小鼠模型:4~6周齡健康雄性BALB/c小鼠、雌性C57BL/6小鼠、雄性裸鼠各36只(SPF),分別隨機分為實驗組(n=30)和正常對照組(n=6)。實驗組灌注H.heilmannii勻漿液0.2ml/只,并于灌胃后第4、8、12
6、、24、36周分別處死6只。正常對照組分別灌注無菌布氏肉湯0.2ml/只,于實驗第4、12、36周(裸鼠為4、8、12周)分別隨機處死2只。觀察細菌定植情況和組織病理變化。
5.半定量RT-PCR檢測SPF級Balb/c小鼠、C57BL/6小鼠和裸鼠胃粘膜的IFN-γ、IL-1β、IL-4、IL-10mRNA表達水平差異,初步探索其致病機制。
結(jié)果:
1.從2339例胃鏡活檢標本中檢出7例Hhe
7、ilmannii感染標本,總檢出率為0.30%,與國外同期報道相符,但低于90年代檢出率0.98%(.p=--0.033)。
2.703例急慢性胃病患者中篩選出1例女性患者,并取其胃粘膜在小鼠體內(nèi)傳代保存,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嘗試,目前未獲成功。
3.成功建立了BAI.,B/e小鼠、C57BL/6小鼠、裸鼠月=heilmannii長期定植的動物模型。三種小鼠的定植量隨時間的延長都有增加的趨勢,BAI。B/c小
8、鼠有顯著性差異(Mann.WhitneyU秩和檢驗,P<0.05)。隨著周期延長,BAI。B/c小鼠的慢性炎癥評分在8周時最高,隨后下降,而后期再次增高(P=0.042)。而C57BL6小鼠持續(xù)較高,各時間點沒有顯著差異(P=0.877)。裸鼠未見明顯慢性炎癥,但第4-12周全程維持著明顯的中性粒細胞浸潤(Mann-WhitneyU秩和檢驗,P>0.05)。BALB/c小鼠急性活動性炎癥評分在12周最高,36周最低(Mann-Whime
9、yU秩和檢驗,P<0.05);C57BL/6小鼠活動性炎癥評分最低,但8周以后趨于平穩(wěn)(Mann-WhitneyU秩和檢驗,P>0.05)。第24周后,實驗組免疫健全小鼠開始出現(xiàn)輕度萎縮、腸化和淋巴濾泡的形成,到第36周83%的受染BALB/c小鼠出現(xiàn)淋巴濾泡,明顯破壞粘膜肌層,甚至粘膜全層。對照組三種小鼠均未見明顯感染和組織學改變。
4.感染初期,免疫健全小鼠胃粘膜的IFN-γ、IL-1β、IL-4、IL-10mRNA均
10、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IL-1β在第4周即達高峰,而IFN-γ、IL-4、IL-10在隨后的第8至12周有最大表達。免疫健全小鼠的炎癥因子表達趨勢相似,但C57BL6小鼠的IFN-γ表達量在12周后變化不大,而BALB/c小鼠明顯下調(diào),且第36周C57BL6小鼠的IL-4低于對照組(P<0.05)。裸鼠各細胞因子也較對照組稍有增高,除IL-1β、IL-4mRNA外(P<0.05),IFN-γ、IL-10組間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
11、(P>0.05)。BALB/c小鼠的慢性炎癥程度與IL-1β、定植程度分別相關(guān)(rs=0.489,P=0.005;rs=0.446,P=0.012),C57BL/6小鼠慢性胃炎程度與IFN-γ相關(guān)(rs=0.552,P=0.001)。
結(jié)論:
1.現(xiàn)階段H.heilmannii在上消化道疾病中檢出率較90年代降低,大規(guī)??股氐氖褂每赡苁瞧湟驗椋粰z出病種多見于萎縮性胃炎,提示H.heilmannii是萎縮性胃
12、炎的一種重要致病菌。
2.成功建立了H.heilmannii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體內(nèi)長期定植,為研究H.heilmannii的致病機制提供了研究模型。
3.T淋巴細胞代表的細胞免疫在H.heilmannii感染中占主要地位,體液免疫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4.不同品系小鼠對H.heilmannii感染的免疫機制不同,C57BL/6小鼠對H.heilmannii感染呈Th1型免疫占優(yōu)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非典型腸致病性大腸桿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與特性研究.pdf
-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流行病學研究.pdf
-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調(diào)查.pdf
- 中國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致病性的流行病學研究.pdf
-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UPEC)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與致病性研究.pdf
- mdr 鮑曼不動桿菌的流行病學和治療策略11期
- 蛙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其對中華鱉致病性和防治.pdf
- 蛋雞J亞群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致病性研究.pdf
- 流行病學實驗流行病學
- 鮑曼不動桿菌β內(nèi)酰胺酶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pdf
- 幽門螺桿菌的分子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學研究.pdf
- 德州地區(qū)雞源致病性大腸桿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與耐藥性分析.pdf
-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分子流行病學和耐藥機制研究.pdf
- 致病性牛源大腸桿菌毒力基因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耐藥突變選擇窗的應(yīng)用.pdf
- 流行病學疾病防治性的研究和評價
- 致病性鵝新城疫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分子流行病學特征.pdf
- 實驗大小鼠螺桿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肝螺桿菌flaB基因的表達.pdf
- 萊州市雞源致病性大腸桿菌流行病學調(diào)查與耐藥性分析.pdf
- 重癥燒傷病房鮑曼不動桿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pdf
- 口腔幽門螺桿菌與齲齒發(fā)生及胃內(nèi)幽門螺桿菌關(guān)系的流行病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