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研究目的: 孤獨癥(autism)是1943年由Kanner首先報告并命名的,屬于廣泛性發(fā)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一種亞型,是一種慢性的神經發(fā)育障礙性疾病,3歲前起病,以語言障礙、社會交流障礙、狹隘的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為特征。孤獨癥具有復雜性和異質性,嚴重程度不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孤獨癥兒童預后的一些研究表明語言、智商、訓練程度與孤獨癥預后有關,但學者們
2、認為仍有一些其他未知因素與孤獨癥兒童發(fā)展進步有關。由于孤獨癥內在的顯著的語言和社會缺陷,在測驗孤獨癥兒童時往往存在困難,因此運用一種適合孤獨癥的測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多國公認的適合評估孤獨癥兒童的工具是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Revised(PEP-R),它能客觀評估患兒的心理發(fā)育水平,提供兒童目前發(fā)展水平的信息,指出兒童偏離正常發(fā)展的特征與程度。PEP-R具有很高的效度、評定者信度、重測信度和內在一
3、致性。 國外有少數(shù)用PEP-R評估孤獨癥兒童治療療效的研究,但往往缺乏大樣本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我國對孤獨癥兒童的研究起步較晚,尤其是運用PEP-R進行的孤獨癥研究幾乎沒有。因此,考慮到孤獨癥兒童的特殊性,在孤獨癥兒童影響因素研究中,運用PEP-R評估兒童的發(fā)展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本課題運用PEP-R測試結果作為短期預后的指標,對可能影響孤獨癥兒童短期預后的多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預后影響因素,為臨床判斷孤獨癥兒童的預后提供參考。
4、 二、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病例組患兒為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就診,經發(fā)育行為兒科學醫(yī)生確診為孤獨癥患者,進行過2次PEP-R評估的病例。符合入選標準者共89例,其中男77例,女12例,男女比例為6.4:1,初次評估時生理年齡為21月~63月,平均40.05±12.13月。第二次評估生理年齡為28月~71月,平均50.62±13.39月。兩次評估間期6~41
5、月,平均11.47±7.20月。 (二)、研究內容和方法 1、應用PEP-R對孤獨癥兒童進行2次評估,采用2次發(fā)展年齡差值與實際年齡差值的比值,作為2次評估間隔時間內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deltaDQ),將deltaDQ作為短期預后的指標(因變量)。采用自制的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和訓練情況調查表,了解兒童自身因素、父母因素和訓練情況等變量(自變量)。進行相關分析,找出影響孤獨癥兒童預后的因素; 2、比較不同年齡段七
6、個發(fā)展子區(qū)間的變化情況; 3、發(fā)展量表七個子區(qū)間的變化速率之間的相關性比較; 三、結果: 1、男性與女性孤獨癥兒童發(fā)展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27>0.05)。診斷年齡不同,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30>0.05)。語言水平對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有正性線性影響(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319,P=0.001),表明孤獨癥兒童語言情況越好,其發(fā)展進步越大。 2、母親文化程度不同孤獨癥兒童的發(fā)
7、展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9)。父親文化程度不同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4)。母親性格對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有正性線性影響(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221,P=0.019),表明孤獨癥兒童母親性格越外向,其發(fā)展進步越大。父親性格不同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50>0.05)。家庭對訓練看法、支持程度、了解程度對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沒有影響(該三種因素被剔除出逐步回歸)。 3、2次評估中間訓練時
8、間對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有顯著影響(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283,P=0.00<0.05),說明孤獨癥兒童訓練時間越長,其發(fā)展速率越緩慢。開始訓練年齡也會對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有顯著影響(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242,P=0.005<0.05),說明開始訓練年齡越早,孤獨癥兒章進步越大。 4、語言情況、訓練時間、開始訓練年齡、母親性格與孤獨癥兒章的發(fā)展速率有線性回歸關系。孤獨癥兒童的發(fā)展速率由這4個變量解釋占33.4%,其他因素
9、和偶然因素的原因占66.6%。 5、2次評估孤獨癥兒童在總的發(fā)展能力和七個子區(qū)間能力的提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各P值均<0.001),即孤獨癥兒童各項能力處于不斷進步中。 6、不同年齡段孤獨癥兒章在大肌肉這個區(qū)間的發(fā)展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1),具體表現(xiàn)為≥60月與≤35月、36-47月、48-59月孤獨癥兒章大肌肉的發(fā)展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04,0.002,0.001),表明≥60月孤獨癥兒章大肌肉的發(fā)展速率
10、明顯低于其他年齡組。 7、模仿的發(fā)展速率與知覺、小肌肉、大肌肉、手眼協(xié)調、認知(理解)、認知(表達)的發(fā)展速率存在正相關(r=0.46,0.40,0.38,0.32,0.49,0.42);知覺的發(fā)展速率與模仿、小肌肉、大肌肉、手眼協(xié)調、認知(理解)存在正相關(rs=0.46,0.31,0.31,0.37,0.26);小肌肉發(fā)展速率與模仿、知覺、手眼協(xié)調、認知(理解)發(fā)展速率有正相關(rs=0.40,0.31,0.22,0.59)
11、;大肌肉發(fā)展速率與模仿、知覺、手眼協(xié)調發(fā)展速率存在正相關(rs=0.38,0.31,0.28);手眼協(xié)調發(fā)展速率與模仿、知覺、小肌肉、大肌肉、認知(理解)發(fā)展速率存在正相關(rs=O.32,0.37,0.22,0.28,0.35);認知(理解)發(fā)展速率與模仿、知覺、小肌肉、手眼協(xié)調、認知(表達)發(fā)展速率存在正相關(rs=0.49,0.26,0.59,0.35,0.60);認知(表達)發(fā)展速率與模仿、認知(理解)發(fā)展速率存在正相關(rs=
12、0.42,0.60)。 四、結論: 1、孤獨癥兒童的語言情況、訓練時間、開始訓練年齡、母親性格對孤獨癥兒童短期預后有顯著影響,其中語言情況影響最大。語言情況、訓練時間、開始訓練年齡、母親性格這4個變量能解釋孤獨癥兒童發(fā)展變化的33.4%,仍存在較多其他因素(66.6%)影響孤獨癥兒童的預后。 2、孤獨癥兒童的性別、診斷年齡對孤獨癥兒童短期預后沒有影響。 3、五歲后孤獨癥兒童大肌肉的發(fā)展速率較五歲前明顯降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孤獨癥兒童記憶研究
- 孤獨癥兒童記憶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量表
- 兒童孤獨癥-(副本)
- 孤獨癥兒童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研究.pdf
- 寧夏兒童孤獨癥患病率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父母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語言訓練
- 兒童孤獨癥劉漪
- 兒童孤獨癥早期診
- 孤獨癥論文:兒童孤獨癥的早期識別與早期干預
-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
- 孤獨癥論文:兒童孤獨癥的早期識別與早期干預
- 孤獨癥、智力低下兒童環(huán)境危險因素的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教育策略
- 孤獨癥兒童父母創(chuàng)傷后成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高功能孤獨癥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行為干預(講義)
- 206例孤獨癥兒童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孤獨癥兒童的動作訓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