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和目的: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居女性腫瘤的首位,在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每9名婦女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將患乳腺癌。我國原為乳腺癌低發(fā)國家,但近年來,隨著生育模式、生活方式的改變,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趨向年輕化,嚴重危害婦女的健康和生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高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影像學檢查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臨床分期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旨在探討3.0 T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
2、n weighted imaging,DWI)、動態(tài)增強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其聯(lián)合應用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
材料與方法:收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08年05月至2009年02月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乳腺病例55例,女性53例,男性2例;年齡21~67歲,平均44.5±10.9歲,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腫塊。磁
3、共振共檢出72個病灶,其中惡性腫瘤27例,30個病灶;良性病變28例,42個病灶。檢查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3.0T磁共振儀、專用雙穴乳腺相控陣表面線圈,雙側(cè)乳腺、全乳同時掃描。所有病灶均行先行常規(guī)MR成像,然后依次行DWI、DCE-MRI掃描。常規(guī)MR成像采用快速小角度激發(fā)三維梯度回波序列(three-dimensional fast low angle shot spoiled gradient-ec
4、ho,FLASH-3D)序列,橫軸位T1WI,和快速反轉(zhuǎn)恢復序列(Turbo inversion recovery,TIR)橫軸位T2WI。DWI采用單次激發(fā)自旋-平面回波序列(spin echo-echo planner imaging,SE-EPI),擴散敏感因子b值取0s/mm2、500s/mm2、1000s/mm2,層厚:4.0mm。DCE-MRI采用FLASH-3D序列,橫軸位T1WI,加脂肪抑制,TR/TE:4.23ms/1
5、.57ms,層厚:0.9mm。注射對比劑前先平掃一次,平掃結(jié)束后從肘前靜脈團注對比劑0.1mmol/kg,并用25ml生理鹽水沖管,注射速度2.5ml/s。平掃結(jié)束后第20s開始增強掃描,并行連續(xù)無間斷掃描6次。單次掃描時間60s,全乳掃描時間共計7min23s。將所得DWI及DCE-MRI圖像傳送Syngo工作站,使用表觀擴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計算軟件及Mean Curve動態(tài)
6、增強曲線生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根據(jù)病變的形態(tài)特征、不同b值時的ADC值、早期增強率、強化峰值、達峰時間、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對病變性質(zhì)進行判斷。以術后標本病理結(jié)果作為金標準,評價MR形態(tài)學、DWI、DCE-MRI及聯(lián)合成像對乳腺疾病定性的診斷價值。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選擇避開出血、液化、壞死、囊變、鈣化等區(qū)域,于病灶最大層面選取早期強化最顯著的區(qū)域作為ROI;于對側(cè)正常乳腺腺體組織豐富的相同區(qū)域選取相同
7、大小ROI作為對照。
結(jié)果:55例乳腺疾病患者,MRI檢出及病理證實72個病灶,其中惡性腫瘤27例,30個病灶,包括浸潤性導管癌23例25個病灶,導管內(nèi)癌3例4個病灶,浸潤性小葉癌1例1個病灶;良性病變28例,42個病灶,其中纖維腺瘤11例21個病灶,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1例1個病灶,囊腫2例4個病灶,炎癥5例6個病灶,乳腺腺病7例9個病灶,男性乳房發(fā)育1例。31.9%病灶(23/72)在磁共振平掃不能被檢出,結(jié)合增強后的形態(tài)學特征
8、對乳腺癌的檢出的敏感性為86.7%,特異性為66.7%,準確性為75.0%。66.7%良性病灶(28/42)呈類圓形或分葉狀,邊緣光整邊界清晰,強化均勻:86.7%惡性病灶(26/30)為不規(guī)則形或有毛刺,邊界不清,強化不均勻。DWI顯示97.6%良性病變(41/42)及所有惡性病灶。在b=500和1000s/mm2時,惡性病變組平均ADC值分別為1.257±0.279×10-3 mm2/s、1.021±0.192×10-3 mm2/s
9、;良性病變組平均ADC值分別是1.549±0.341×10-3mm2/s、1.397±0.216×10-3 mm2/s;正常組織組分別是1.974±0.492×10-3 mm2/s、1.764±0.432×10-3 mm2/s。惡性-良性組、惡性-正常組和良性-正常組之間的平均ADC值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F=50.998,P<0.001;F=84.646,P<0.001)。b=500 s/mm2時,以1.5×10-3mm2/S為界,AD
10、C值診斷的敏感度86.7%、特異度76.2%、準確度80.5%、陽性預測值72.2%和陰性預測值88.9%;b=1000 s/mm2時,以1.2×10-3 mm2/s為界,ADC值診斷的敏感度80.0%、特異度85.7%、準確度83.3%、陽性預測值80.0%和陰性預測值85.7%。以早期增強率≥80%為惡性、<80%為良性,良、惡性病變的早期增強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x2=6.73,P<0.01),診斷的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59.
11、5%。以早期增強率≥100%作為惡性標準,敏感性為93.3%,特異性為73.8%。良、惡性病變強化峰值的差異沒有顯著性意義(P=0.18)。90.0%惡性病變(27/30)的達峰時間≤3min,14.3%良性病變(6/42)的達峰時間≤3min,良、惡性病變達峰時間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01)。46.7%惡性病灶(14/30)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為Ⅲ型,50.0%惡性病灶(15/30)為Ⅱ型,66.7%良性病灶(28/42)時間
12、-信號強度曲線為Ⅰ型,16.7%良性病灶(7/42)為Ⅱ型,4.7%良性病灶(2/42)為Ⅲ型,11.9%良性病灶(5/42)為Ⅳ型,良、惡性病變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類型分布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x2=11.84,P<0.01)。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取Ⅱ、Ⅲ型曲線為惡性病變,Ⅰ型、Ⅳ型曲線為良性病變,診斷的敏感性為96.7%,特異性為78.6%,準確性為86.1%。
結(jié)論:(1)常規(guī)MRI平掃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診斷價值有限。(2)
13、在b=500s/mm2和1000s/mm2時乳腺癌、良性病變和正常乳腺組織的ADC值不同,通過ADC值的測定有助于鑒別乳腺良惡性病變。(3)乳腺癌、良性腫瘤、正常組織的平均ADC值呈逐步遞增趨勢,在b=500s/mm2和1000s/mm2時設定ADC值為1.5×10-3mm2/s和1.2×10-3mm2/s,對乳腺癌檢出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4)DCE-MRI有助于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pdf
-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對肝臟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研究.pdf
- 高場磁共振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pdf
- X線攝影、超聲及核磁共振檢查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pdf
- 3.0t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 3.0t磁共振聯(lián)合序列檢查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
- X線鉬靶、B超、磁共振對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的ROC曲線分析.pdf
- 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在鼻腔鼻竇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pdf
- 3.0t磁共振新技術聯(lián)合鉬靶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研究
- 超聲造影對腎臟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價值.pdf
-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IVIM對乳腺良惡性占位病變的診斷價值.pdf
- 聲輻射力脈沖彈性成像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pdf
- 支持向量機對乳腺鉬靶片良惡性病變的輔助診斷價值.pdf
- 3.0t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中的應用
- 宮腔鏡診斷宮腔良惡性病變的臨床價值.pdf
- 3.0t磁共振動態(tài)增強定量分析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研究
- 剪切波彈性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pdf
- 探討血供在鑒別乳腺良惡性病變中的價值.pdf
- 聲觸診組織量化技術在乳腺良惡性病變中的診斷價值.pdf
-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肌骨系統(tǒng)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