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目的 探討卷柏總黃酮(Total Flavonoids of Selaginella Tamariscina,TFST)及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AMT)對損傷的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及其作用機制,并比較二者對血管內皮保護作用的強弱。
方法 1.選擇體外培養(yǎng)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為研究對象,建立腫瘤壞死因子(
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誘導HUVEC細胞復制血管內皮細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損傷模型。
2.MTT法確定TFST和AMT作用于HUVEC細胞的量效、時效,并檢測TFST和AMT對HUVEC細胞增殖的影響,同時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TFST和AMT對HUVEC細胞周期的影響來探討增殖機制。
3.在誘導模型及藥物作用量效、時效都已
3、確定的基礎上,采用MTT法檢測TFST和AMT對TNF-α誘導HUVEC細胞增殖的影響,通過硝酸還原酶法檢測NO及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ET-1來探討TFST和AMT對內皮的保護作用;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來探討藥物的抗氧化作用。
4.通過ELISA法檢測炎癥相關因子與氧化損傷相關因子并作相關性分析;采用ELISA法和免疫印跡法(Western-blotting)檢測粘附因子VCAM-1
4、、E-selectin,炎癥因子IL-6、IL-8蛋白的表達來探討TFST和AMT對血管內皮炎癥損傷的保護作用。
5.通過Western-blotting法檢測IκBα、胞核NF-κBp65蛋白表達以及采用激發(fā)光共聚焦顯微鏡技術檢測NF-κBp65的核遷移情況來探討TFST和AMT對NF-κB信號通路的影響。
6.采用上述所有方法,檢測TFST和AMT對血管內皮損傷的保護作用。
結果 1.經查閱
5、文獻TNF-α作用的最佳劑量為10 ng·mL-1,ELISA法檢測VCAM-1、E-selectin結果顯示:TNF-α作用的最佳作用時間是24h(p<0.01)。
2.MTT 實驗結果顯示:TFST 的最佳作用時間是 36h,有效劑量是 5μg·mL-1、10μg·mL-1、15μg·mL-1、20μg·mL-1;AMT的最佳作用時間是12h,有效劑量為2μg·mL-1、4μg·mL-1、6μg·mL-1、8μg·mL
6、-1(p<0.01)。對HUVEC細胞增殖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較,TFST 濃度為 5μg·mL-1、10μg·mL-1、15μg·mL-1、20μg·mL-1 及 AMT 濃度為2μg·mL-1、4μg·mL-1、6μg·mL-1、8μg·mL-1時細胞存活率極顯著性增高(p<0.01)。流式細胞術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TFST 濃度為 5μg·mL-1、10μg·mL-1、15μg·mL-1、20μg·mL-1及AMT濃度為2μ
7、g·mL-1、4μg·mL-1、6μg·mL-1、8μg·mL-1使S期細胞百分比顯著性增加(p<0.01)。
3.對TNF-α誘導HUVEC細胞增殖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細胞存活率(%)明顯降低;與模型組相比較,TFST及AMT不同濃度時細胞存活率(%)明顯增高(p<0.01)。檢測NO和ET-1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NO含量顯著性降低, ET-1 的含量顯著性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卷柏總黃
8、酮和穗花杉雙黃酮各劑量組均可使NO含量顯著性升高,ET-1含量顯著性降低(p<0.01)。SOD和MDA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 SOD 顯著性降低,MDA 極顯著性增高(p<0.01),卷柏總黃酮和穗花杉雙黃酮各劑量組能顯著性提高SOD活力,降低MDA水平(p<0.01)。
4.相關性分析表明:在TNF-α誘導損傷的HUVEC細胞損傷的細胞模型中,SOD與 VCAM-1、E-selectin、IL-6、IL-8 呈
9、顯著性負相關(r=-0.870,-0.97-0.990,-0.937);MDA與VCAM-1、E-selectin、IL-6、IL-8呈顯著性正相關(r=0.850,0.623,0.782,0.693)。檢測炎癥因子和粘附因子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VCAM-1、E-selectin、IL-6、IL-8 的含量顯著性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卷柏總黃酮組和穗花杉雙黃酮組均可使VCAM-1、E-selectin、IL-6、
10、IL-8含量顯著性降低(p<0.01)。Western-blotting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VCAM-1、E-selectin蛋白表達上調(p<0.01);與模型組相比,卷柏總黃酮組和穗花杉雙黃酮組均可使VCAM-1、E-selectin蛋白表達顯著性的下調(p<0.01)。
5.對NF-κB信號通路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IκBα蛋白表達顯著性下調,胞核蛋白NF-κBp65表達顯著性上調(p<0.01);
11、與模型組相比,卷柏總黃酮和穗花杉雙黃酮均可顯著性的上調IκBα蛋白表達,使胞核蛋白NF-κBp65表達顯著性下調(p<0.01)。CLSM結果顯示:隨著TFST和AMT濃度的增加,熒光由黃色到橘色,提示NF-κBp65從胞漿遷移進入胞核量的由多到少,即NF-κB的活性強度逐漸減弱。
6.TFST和AMT在最佳劑量和最佳作用時間的條件下對HUVEC保護作用進行對比研究,從檢測NO/ET-1、SOD/MDA、VCAM-1、E-
12、selectin、IL-6、IL-8蛋白的表達以及NF-κBp65的核遷移的情況的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NO降低、ET-1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VCAM-1、E-selectin、IL-6、IL-8蛋白表達上調(p<0.01),免疫熒光疊加顯黃色;與模型組相比,卷柏總黃酮及穗花杉雙黃酮均可顯著性的增加 NO、減少 ET-1、增加 SOD 活力、降低 MDA 含量、下調 VCAM-1、E-selectin、IL-6
13、、IL-8蛋白表達(p<0.01)、免疫熒光疊加由黃色到橘色,且卷柏總黃酮的作用強度強于穗花杉雙黃酮。
結論 1. TFST和AMT對HUVEC的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上調NO分泌、下調ET-1的表達,進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來實現(xiàn)的。
2. TFST和AMT對HUVEC的保護作用機制可能與①抗氧化損傷;②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③抑制NF-κB信號通路調控的下游粘附因子VCAM-1、E-selectin,炎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卷柏中穗花杉雙黃酮降糖作用機制研究.pdf
- 番茄紅素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基于蛋白組學技術研究卷柏總黃酮及穗花杉雙黃酮降糖作用機制.pdf
- miRNA-720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凋亡的作用及機制.pdf
- 25091.卷柏中穗花杉雙黃酮的提取和分離純化研究
- 生地黃提取物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microRNA在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凋亡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pdf
- 江南卷柏提取物中穗花杉雙黃酮的藥動學研究.pdf
- 薯蕷皂苷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炎癥的影響的研究.pdf
- 黃芩莖葉總黃酮對ox-LDL致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姜黃素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MMP-9的影響.pdf
- 卡托普利對百草枯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葉酸對同型半胱氨酸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辛伐他汀對TNF-α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MMP-9及ICAM-1表達影響的研究.pdf
- 黃芩莖葉總黃酮對過氧化氫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NO-1886對高糖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Ghrelin對AngⅡ體外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甲醛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損傷作用及機制.pdf
- 姜黃素對缺氧復氧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辛伐他汀納米粒對脂多糖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