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囊膜病毒與宿主細胞的膜融合是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第一步,這一過程涉及到病毒囊膜表面蛋白質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蛋白質(或唾液酸)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構象變化.該論文研究了仙臺病毒和禽副粘病毒-2這兩種副粘病毒入侵宿主細胞過程中病毒囊膜表面相關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副粘病毒囊膜中與融合功能有關的糖蛋白有兩種,即血凝素神經氨酸酶(HN)和融合糖蛋白(F),其中F蛋白有兩段七肽重復區(qū)域(heptad repeat, HR),分別稱為七肽重復區(qū)域1(HR1)
2、與七肽重復區(qū)域2(HR2).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研究已經證明,這兩段多肽(HR1、HR2)相互結合形成六螺旋束(或稱發(fā)夾三聚體)結構從而引發(fā)膜融合.該研究通過體外表達HR多肽和體外實驗,經分子篩及圓二色譜實驗證明,仙臺病毒F蛋白的七肽重復區(qū)(HR1-linker-HR2)可形成穩(wěn)定的六螺旋束結構,熱變性溫度為95℃,首次獲得了該聚合體的蛋白結晶,該晶體在pH2.5、0.1M檸檬酸環(huán)境下生成,X-光衍射解析結果確證其形成的結構是典型
3、的六螺旋束(發(fā)夾三聚體)結構.采用病毒合胞體形成抑制實驗研究首次證明,體外表達的禽副粘病毒-2 HR2多肽能特異性地高效抑制病毒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且與禽副粘病毒-1(即新城疫病毒)沒有交叉抑制活性,而體外表達的禽副粘病毒-2 HR1則沒有這種抑制活性;用分子篩結合蛋白電泳及圓二色譜實驗首次證明,禽副粘病毒-2的HR1和HR2可相互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六螺旋束結構,其熱變性溫度大于90℃.采用ExPASy與DNAstar蛋白質結構預測系列軟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犬瘟熱病毒、犬冠狀病毒入侵宿主細胞機制研究.pdf
- 野生水禽副粘病毒的分離鑒定及V蛋白對抗宿主細胞先天免疫機制的研究.pdf
- 乙型腦炎病毒入侵神經細胞的機制研究.pdf
- 誘導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早期入侵宿主細胞的天然及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機制.pdf
- 枯草芽孢桿菌拮抗病原菌入侵宿主細胞機制的研究.pdf
- 乙型腦炎病毒入侵神經細胞的內吞機制研究.pdf
- 草魚呼腸孤病毒拮抗宿主細胞RNA干擾信號通路的機制研究.pdf
- 腸道病毒71型感染人腸道細胞的入侵機制研究.pdf
- 51788.腺病毒侵染與trail誘導宿主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研究
- 基于DIP病毒的腫瘤相關γ皰疹病毒-宿主拮抗機制研究.pdf
- 白蛉病毒屬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機制的研究.pdf
- 鴨副粘病毒的致病性研究.pdf
- 24877.風疹病毒宿主細胞受體的研究
- 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抑制宿主細胞干擾素-β表達的機制研究.pdf
- 55757.凡株不同宿主副粘病毒的分離鑒定和f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 輪狀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宿主對泡沫病毒轉錄調控相關機制研究.pdf
- 泡沫病毒轉錄激活因子調控宿主細胞周期并受宿主細胞microRNA的調控.pdf
- 脂筏對丙型肝炎病毒、日本腦炎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細胞入侵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阻斷HCV病毒進入宿主細胞抑制劑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