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 業(yè) 論 文</b></p><p>  創(chuàng)新情境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p><p>  姓 名: </p><p>  學 號: </p><p>  系 別: 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系

2、</p><p>  專 業(yè): 化學教育 </p><p>  年 級: </p><p>  指導教師: </p><p>  2009年7月12日</p><p><b>  目 錄<

3、;/b></p><p>  摘要……………………………………………………………………Ⅰ</p><p>  一、明確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設計的要求…………………………2</p><p>  1、探究問題要有價值、有吸引力……………………………………2</p><p>  2、研究的問題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吻合……………………………2<

4、;/p><p>  3、研究活動所需條件要學校,社區(qū)能夠具備 ………………………3</p><p>  4、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氛圍 ……………………………………3</p><p>  二、明確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手段………………………4</p><p>  1、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改進和補充一些演示實驗………………………4</p>

5、<p>  2、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在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5</p><p>  3、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充分利用課外小實驗進行研究活動 ……………5</p><p>  參考文獻………………………………………………………………6</p><p>  致謝……………………………………………………………………7</p><p&g

6、t;<b>  摘要</b></p><p>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現(xiàn)代學習方式,情境性、自主性和實踐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由老師啟發(fā)引導或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確定研究方案決定收集什么資料,確定這些資料的可靠性和重要性,通過分析和推理取得結論。教學過程中要求老師為創(chuàng)新情境設計的問題要有意義,有吸引力,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相吻合,創(chuàng)設的問題所需的條件要所在學校、社區(qū)能夠具備,同時教學過

7、程中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補充和改進一些演示實驗,增加一些課外趣味實驗都有利于創(chuàng)設新情境,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p><p>  關健詞:創(chuàng)新情境 研究性學習 創(chuàng)新能力</p><p>  創(chuàng)新情境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p><p>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所有的知識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在更新,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可能

8、會邊學邊落后,為了讓我們國家在新的世紀里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一大批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人才,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顯然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那么現(xiàn)代教育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又如何教?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改變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并且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倡導學生

9、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在具體課堂教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p><p>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現(xiàn)代學習方式,情境性、自主性和實踐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由老師啟發(fā)引導或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確定研究方案決定收集什么資料,確定這些資料的可靠性和重要性,通過分析和推理取得結論。因此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鼓勵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本質上增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

10、能,發(fā)揮了學生最大的潛力,促進學生良好認識結構的形成,對于學生個性特長、創(chuàng)造才能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作為教師明確培養(yǎng)學生這種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意義是非常必要的?,F(xiàn)代教育理念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對了,世界自然就對了——觀念對了,行動自然就對了”[1]。教師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責任,了解研究性學習的意義才能鼓勵學生大膽進行研究性學習,試想,我們的教育如果讓一個在學校中9年或者說12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于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

11、之中,對于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知半解,似懂非懂,成為考試的機器,只懂得機械的重復,我們怎么能想象和指望他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夠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設者?我們的教育又如何能夠吸引一大批活潑好動、敢想敢問的孩子?如何避免七年</p><p>  一、明確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設計的要求</p><p>  研究性學習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12、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設計富有研究價值,趣味性濃厚,實踐性強,又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研究性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去經歷研究過程,獲得智能的發(fā)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并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設計研究性學習情境是最重要的,只有好的情境才能激起學生尋求問題答案的興趣,引發(fā)更深入探索奧秘的興趣,為了設計好研究性學習情境,就要明確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設計的要求。</p><p>  1、探究問題要有價值、

13、有吸引力。</p><p>  設計來自學生身邊,但平時并未引起學生注意的情境,才能引發(fā)出學生的研究問題,激發(fā)起學生的研究熱情和興趣,學生在這種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就進入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p><p>  例如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要把這個學習內容作為學生研究的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注意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情境。通過用托盤天平演示一段蠟燭燃燒后蠟燭質量的變化,一塊鐵片侵入硫酸銅溶液質

14、量的變化及變化了多少?引來學生研究的興趣。這時老師設計的研究問題就要注意設問明確,有吸引力,那就只能是“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是怎樣變化的?”如果設計的研究問題就事論事,讓學生“研究質量守恒定律,何需探究?最多是驗證罷了。因此怎樣創(chuàng)設化學教學情境,提出探究問題,是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設計的第一個關鍵點。</p><p>  2、研究的問題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吻合</p><p>  創(chuàng)設一個新的情

15、境,研究所需要的知識水平、能力要求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要相吻合,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學生同樣覺得抽象,難于理解,就失去了研究的興趣,或錯誤百出。研究性學習活動就無法順利進行下去,也就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鼓勵想象創(chuàng)造,發(fā)揮學生最大的潛力,促進良好認識結構的形成。</p><p>  例如認識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要把這個學習內容作為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課題,就要讓學生先認識什么是物質的溶解性。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

16、關于有些物質如蔗糖、食鹽易溶于水,而有些物質如鐵塊、石頭難溶于水。油漬用水不易清洗,而用汽油容易洗滌這樣的生活常識,那么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了解什么是物質的溶解性后,引發(fā)學生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就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發(fā)展水平相吻合,就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發(fā)揮其潛力。</p><p>  3、研究活動所需條件要學校,社區(qū)能夠具備。</p><p>  研究性學習重在

17、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識的多少。正如中科院前院長盧嘉錫說:“化學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人類認識物質自然界,改造物質自然界,并從物質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得到自由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武器。就人類的生活而言,吃、穿、用無不密切地依賴化學。” [2]因此化學教學中堅持聯(lián)系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的實際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已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應用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要學習的新知

18、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存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這時學生面臨的陌生問題可能是復雜的,跨科學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這就需要學生不斷的自主學習,因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學生進行研究性活動,校內環(huán)境及所在地區(qū)的一些資源,應該加以很好的開發(fā)和利用,這樣避免學生遠離生活而導致教學活動越來越抽象,例如通過創(chuàng)造這樣的教學情境:用多媒體教學展示金屬銹銹蝕,鐵制品已不能再用,這時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19、,調查哪些地方鐵制品容易生銹,哪些地方不容易生銹?鐵生銹條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鐵生銹?這些問題的解答就把學生</p><p>  4、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氛圍。</p><p>  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其中合作學習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學習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習者面臨著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依靠學習伙伴的集體。通過合作學習和研究,學習者可以取長補短,取得高

20、質量的成果。與此同時,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還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個性,學會相互交流與合作。這種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與合作的能力?,F(xiàn)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的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范圍。因此,培養(yǎng)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體現(xiàn)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我們在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情境中,就要營造生動活潑、熱烈有序、有感召力的交流討論研究性學習氛圍。例如:氣體的制取和收集裝置的選擇,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介紹,

21、CO、CH4等物質的制取原理,藥品狀態(tài),這些氣體的水溶性、密度及一些化學性質,設計出它們的抽取和收集裝置。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和辨析,每個同學都闡述了自己設計方案的理由,同時也獲知了其他同學所設計的方案和理由,最后同學們從理論上是否合理、操作上是否簡便、過程中是否環(huán)保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得出了制取和收集氣體裝置選擇應注意的問題,得出了制取和收集這些</p><p>  二、明確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手段。<

22、;/p><p>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化學實驗現(xiàn)象是學習化學知識的向導,化學實驗還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自覺遵守化學實驗規(guī)則,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才能保證化學的學習研究活動。以往,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重知識輕實踐,學生課業(yè)負擔重、學校經費不足,就出現(xiàn)“讀實驗、背實驗、黑板實驗”的方法替代實驗操作的實踐的情況。</p><p>  這種方

23、法不僅無法學好化學實驗,無助于化學的學習,還嚴重損害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削弱了學生實驗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性學習不僅要讓學生動手實驗,還要求學生學會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從實驗中收集證據,驗證假設,獲得問題的解決或取得研究的結果。讓學生成為實驗的設計者。操作、觀察、記錄、分析、思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設計的引導者,實驗的倡導者,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啟發(fā)指導,提出建議,回答疑難。教師可以引發(fā)討論建議變換實驗方法,使

24、實驗研究做的更深入些,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做好實驗研究的過程與結論的表述工作,組織交流。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探究,也提高了實驗興趣和實驗技能。為了更好地利用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就要創(chuàng)設新的化學情境。</p><p>  1、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改進和補充一些演示實驗。</p><p>  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在教學中,改進或補充一些演示實驗,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

25、燃燒條件探究活動中,學生固有的思想是水火不相容,但并未從化學角度去分析水火為什么不相容。于是我在教學中特意補充了把氧氣通往到熱水中的白磷。這樣一個實驗就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巨大動力,能吸收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燃燒條件的欲望。</p><p>  2、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在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p><p>  化學家的發(fā)明成果大多出自

26、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fā)現(xiàn)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因此通過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情境,就能引發(fā)學生在操作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溶液酸堿性檢驗中,有意將一滴濃鹽酸滴在紫色康乃馨花瓣中,紫色康乃馨瓣變成紅色引發(fā)學生更進一步的研究,其他的酸是否也能使它變色?其他有顏色的花瓣是否也能變色?它們能用來做酸堿指示劑嗎?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分析,學會了創(chuàng)新。</p><p>  3、創(chuàng)新化學情境,充分利用課外小實驗進行研究活動<

27、/p><p>  化學教學要充分利用課外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讓理論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lián)合。例如,常用化學肥料的檢驗、石灰石、大理石、蛋殼中碳酸鈣的檢驗,自制皮蛋等。學生通過學以致用的這些研究性學習活動不但培養(yǎng)了動手操作能力,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p><p>  綜上所述,明確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設計的要求,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的重要作用,創(chuàng)設出新的化學教學情

28、境,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的動力,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是新課程改革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只要我們更新觀念,迎接挑戰(zhàn),必能讓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結出累累碩果! </p><p><b>  參考文獻</b></p><p>  [1]余文森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9、2002.9</p><p>  [2]方明建主編.化學與社會.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1</p><p><b>  致謝</b></p><p>  在此論文的選題、開題到成文全過程,我得到我的導師翁文老師的悉心指導,特此感謝同時感謝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系全體任課老師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在論文編寫中,參考了諸多相關教材和資料,我在此對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